1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深深的怀念主备人:周平德组别:六年级语文备课组备课组成员:周平德舒笑非邵红英编写时间:2014年3月执教者:2单元主题追忆革命先辈教学内容10.十六年前的回忆11.灯光12.为人民服务13.一夜的工作口语交际·习作三教材简介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雄。本组课文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我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被捕后备受酷刑,但面对敌人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解放战争时期的郝副营长在一次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壮烈牺牲;开国总理周恩来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日夜操劳……本组教材中的人物所处时期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却是相同的。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因此,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围绕革命志士共同的理想与信念,加强各篇课文教学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尝试进行单元整组教学。“口语交际·习作”安排的是“我的理想”,希望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受到情感上的熏陶,并将自己的理想和革命先驱的理想联系起来。“回顾·拓展”安排的是交流课文的写法,阅读、积累一些革命诗歌,并在课外阅读一些革命题材的名著。教学本组课文,一是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二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基于本组课文的特点,本组课文的教学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本组教材不仅内容感人,写法上也很有特点,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去发现。32.本组课文距离学生生活都比较远,因此课前应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在重点、难点上给以必要的点拨,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3本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尽可能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放手让他们讨论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课题10.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型讲读课文主备人周平德参备人邵红英舒笑非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教学方法品读交流。教学准备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自学生字新词。课时安排2课时分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生字词。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教学过程施教批注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1、同学们,每当清明节时,我们都要祭奠过世的亲人,缅怀离世的朋友。而每一年清明节,我们更应该想起那些为了中国的解4放,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今天,让我们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一起走进第10课,深深地怀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同志。(板书课题)2、了解背景,简介李大钊(1)结合题目,看看注释,再读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2)简介李大钊二、抓住“回忆”,整体感知1.自课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认读生字、生词情况。3.再读课文,想一想:按时间顺序,“我”回忆了父亲的哪些事情?4、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交流板书:被捕前(2-5)被捕时-(8-17)法庭上(18-29)被害后(30-32)三、品词析句,感悟“革命者”形象1.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顺序,默读三部分课文,找出描写父亲语言、行动、表情的语句画一画,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眼前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2.交流讨论:()的李大钊。并用文中词句说明理由。3.理解词语: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军阀、宪兵等)4.指导朗读。四、回归整体,提升感情1.课堂小结。2、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再次感受这位坚强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者的英雄气概。五、作业:1、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52、深入预习课文,为下一课时的学习作准备。分课时教学目标第二课时1.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2.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施教批注一、复习导入,丰富认识1.听写: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提示;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练说。)二、回归文本,感悟“父亲”形象1.再次朗读课文,划出写“我”心里感受的句子,想一想:女儿眼里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2.交流讨论(1)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相关语句感受李大钊同志对孩子的慈爱及在危险面前给予亲人信心与力量的父亲形象。(2)对比:“父亲总是耐心地回答”与“小孩子家懂什么”对比体会父亲的用意。(3)补充:李大钊“要学就学得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体会父爱。3.感受父爱如山。三、感悟李大钊作为一个革命者的高大形象。1.读课文,找一找文中能体现李大钊作为一个革命者形象的词句。并做简要批注。2.交流汇报。四、感悟写法,课外拓展1.听老师读第一自然段与后三自然段,说一说:你听出了什么?6a内容上:女儿为父亲的遇难而痛苦,并深深地怀念父亲。b写法上:通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2.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也采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工友阎振山被捕前后)3.体会首尾呼应写法的好处(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对父亲深深地怀念)五、了解李大钊墓碑上的评价,引导课外阅读1、齐读中共中央对李大钊的评价。2、引导课外阅读。板书设计10、十六年前的回忆被捕前:坚决地说忠于革命被捕时:不慌不忙视死如归被捕后:瞅了瞅没说坚贞不屈反思意见7课题11.灯光课型略读课文主备人周平德参备人邵红英舒笑非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及表达顺序。2.速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探究,体会郝副营长的无私奉献精神。3.学习抓住主要线索去读懂课文的阅读方法。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抓住几个“多好啊!体会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难点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教学方法阅读交流,合作探究。教学准备预习课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施教批注一、揭题:1.那如果有人的愿望是“如果我能看到电灯,多好啊”,你听了,有什么想法?(普通)是啊,电灯这个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物品在战争年代却是奢侈而美好的代名词,看到电灯也是一个奢侈而美好的愿望,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王愿坚去追忆那逝去的但却记忆犹新的往事。2.生读题,再读学习提示:看看学习这篇课文,要我们解决哪些问题?(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多好啊!”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3.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2.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8三、细读课文1.快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完成表格。次数时间地点情况想到什么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2.交流3.在学生理解第二、三次“多好啊”以后,要让学生再深入往下想,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怎么做,画出有关语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四、再次深入理解课文1.找找文中写“灯光”的句子,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2.自由交流第一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第二句: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第三句: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第四句: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第五句: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93.指导感情朗读。五、五、小结1、“我”怎么会想起郝副营长这位亲爱的战友?2、教师小结。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小练笔:读了这篇课文,你最想说什么?以“多好啊”为题写一段随想。也可缩写《灯光》(100字以内)板书设计灯光灯光(多好啊)幸福生活火光(多好啊)生命换取反思意见课题12.为人民服务课型讲读课文主备人周平德参备人邵红英舒笑非10教学目标1、学会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葬、哀思。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教学难点认识议论文,初步了解议论文。教学方法品读、感受教学准备搜集资料,了解张思德。课时安排2课时分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教学过程施教批注一、板书课题,谈话交流1、你见过“为人民报务”这个标语吗?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2、今天我们一起去聆听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前那深情演讲。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自主阅读。自学课文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读顺。2、指名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1)兴旺、李鼎铭读音(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抓住问题,理清脉络。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讲的?用波浪线画出。2、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3、师生通过讨论,拟出层次提纲:(板书)①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11②死的意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③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④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⑤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3、划分层次,理清脉络。4、填空:要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就必须必须必须必须。5、学生质疑。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作业:1、摘抄本课生字词。2、熟读课文。分课时教学目标第二课时1、交流品读,深入文本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了解议论文围绕主题分层论述的方法,初识议论文。教学过程施教批注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小组讨论,自学质疑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同学们自愿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就本篇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各小组将问题汇总。同学可能提出的问题: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着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这句话中,“完全、彻底”两词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怎样12理解?司马迁是谁?然后举例说一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哪些人的死比鸿毛还轻。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个“目标”是什么?4)、毛主席借追悼会发表演讲,讲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2、讨论问题,交流讨论。三、逐层分析,深入理解1、请同学们划出表示中心的句子,交流意思。启发同学回答“完全”与“彻底”不能去掉,体会其使用妙处。2、交流司马迁的话,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3、为人民服务就要正视缺点,改正错误。请同学找出这里举了一个谁的例子来证明上述观点。引导学生抓住四个关联词语体会层层递进的论证方法。4、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这部分要结合时代背景来理解。四、再读成诵,以情激情让同学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给组内同学听。五、作业:主题班会:“为人民服务”,我能做些什么?1、宗旨2、死的意义为人民服务3、不怕……不怕……4、不怕……5、寄托哀思13反思意见课题13一夜的工作课型略读课文主备人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