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小学校本课程一年级下册庄国强2012.2鼓浪屿故事文化之奇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故事、演讲等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初浅的了解鼓浪屿的基本状况,开始对鼓浪屿的有关文化产生感情。知识与技能1、了解“鸡母山”、“虎巷”的传说。2、了解鼓浪屿趣味路名与鼓浪屿的山、岩、礁等景物的民间传说。3、在绘画有关山、岩、礁等景物中,感受鼓浪屿的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鼓浪屿的美,浅显认知鼓浪屿,激励学生对鼓浪屿的热爱。二、教学重点1、“鸡母山”、“虎巷”的传说。2、鼓浪屿趣味路名与鼓浪屿的山、岩、礁等景物的民间传说。三、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绘画、参观等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学习。开篇的话教学目标通过简要介绍,让学生了解本学期要学习的校本内容—鼓浪屿景物的故事,激发学生对鼓浪屿故事的了解,对鼓浪屿的景物文化产生兴趣,加深了对鼓浪屿的感情。教学重点概述鼓浪屿的景物文化中的有关故事、掌故、趣闻等教学难点促使学生对鼓浪屿文化感到兴趣,深入了解鼓浪屿的故事文化。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2一、引题1、同学们,上学期听了那些鼓浪屿的故事呢?学生回答。2、教师概述上学期,我们了解了“龙头山、虎头山”以及覆鼎岩的附近礁石的传说和故事,这学期,我们要继续了解有关鼓浪屿景物:山、石、路的有关传说与掌故。下面老师来介绍一下。二、简介本学期要学习的校本课程的内容1、“鸡母山”、“虎巷”、“十八脚桶”的故事鼓浪屿有个形似母鸡的石头,这块石头有着动人的故事,同学们要好好去了解它的生动的传说。多年前,有只老虎泅水登上鼓浪屿岛屿,引发了一个流传的故事,产生了一个小巷的名称,我们就要了解和探究它的相关资料。在内厝澳的光华一带有关民居的大院内,曾经设置水泥十八个洗衣盆,简称“十八脚桶”。这个“十八脚桶”有着趣闻,同学们要好好去调查,然后讲述给大家听。2、“弥勒山、骆驼山、笔架山、观彩石”的景观“弥勒山、骆驼山、笔架山、观彩石”等山、石景观,在这些景观里不但风景美丽,还有一些历史故事,同学们要提前与家长询问有关情况,让家长带你们去现场观察了解。3、鼓浪屿的有趣的路名“一的:龙头路;二的:黄家渡;三的:三丘田;四的:四丛松;五的:五个牌;六的:六耳礁;七的:七星石;八的:八卦楼;九的:九层塔。”这些路名串起来就成了一个有趣的闽南顺口溜,你们想不想了解它们到底在鼓浪屿的那些地方吗?想不想了解它们的掌故?我们这学期就要来了解它们。三、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内说明的这学期学习的校本内容,与家人交谈,提出帮助要求。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鸡母山的传说教学目标通过图片、视频、演讲使学生了解民间故事鼓浪屿鸡母山的传说,以及该民间传说故事与鼓浪屿历史的关系,初步对鼓浪屿产生感情。教学重点鼓浪屿鸡母山的民间传说教学难点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有关校本能力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题你知道鼓浪屿有一块巨石形似鸡头,人们称它为什么名称?你知道它有着动人的故事吗?学生回答。二、鼓浪屿鸡母山的地理位置鼓浪屿日光岩西麓,有巨石耸立形似鸡头,人称“鸡母石”,巨石下面的地名为“鸡母嘴口”,它的旁边道路的路名就叫“鸡山路”,以前这里有个居委会称为“鸡山居委会”。三、鼓浪屿鸡母山的民间传说介绍1、故事一相传,唐末一进士辞官归隐此岛,日游海上小屿,见一石形如鸡,甚喜爱,想把它搬回岛,奈何力所不能及,夜来思念不已,郁郁未眠。一日拂晓,忽闻鸡啼声,原来“石鸡”飞至岛上山头。自此每日司辰,岛民视之为吉祥物。明朝时期,倭寇作乱,此岛首当其冲常受骚扰。某夜更深月昏,倭寇偷摸上岛,于鸡山下扎营。蓦然,“石鸡”怒啼不止,其声凄厉似警,众寇惊恐鼠窜,寇首执火药枪出,打歪鸡嘴。众民闻声群起围歼倭贼,寇首丧命,余寇逃遁一空。此后,“石鸡”受伤不能啼,岛民感其恩情深厚如同慈母,遂将此山名为“鸡母山”。2、故事二传说古时候,从远处飞来一只仙鸡,歇在鼓浪屿日光岩的西边坡地。不远处有个旧庵河住着一些半渔半耕的人家,这些人家看见山坡上飞来一只漂亮的大母鸡,非常高兴并且很喜欢它,每天喂它食物。这只仙鸡受感动,每天给这里的人家生一粒金蛋。还每日司辰,为旧庵河的百姓报时刻。鸦片战争时期,英军占领鼓浪屿,在日光岩下安营扎寨。仙鸡的鸣叫骚扰侵略者的美梦,英军的军官用手枪打歪了仙鸡的嘴巴。仙鸡变成巨石,从此不再鸣叫和生蛋。3、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鼓浪屿鸡母山的民间传说。学生交谈,教师点评。四、学生练习讲述鼓浪屿鸡母山的民间故事学生先分组讲述,再上台演讲,师生共同点评。4五、布置作业回家询问家长查询有关鼓浪屿民间传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虎巷的传说教学目标通过图片、视频、演讲使学生了解民间故事鼓浪屿虎巷的传说,以及该民间传说故事与鼓浪屿历史的关系,初步对鼓浪屿产生感情。教学重点鼓浪屿虎巷的民间传说教学难点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有关校本能力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题你知道鼓浪屿有一条虎巷,人们为什么称它为虎巷?老虎是怎么跑到鼓浪屿岛上的?你知道它有着动人的故事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要来了解虎巷的民间传说故事。二、鼓浪屿虎巷的地理位置虎巷东起中华路口西至永春路口北通海坛路全长11l3.5米宽l.3/2.7米。传说1916年有一只老虎从南太武山脚泅水来鼓被工部局巡捕枪杀于此故名,俗称虎行路。三、鼓浪屿虎巷的故事1、故事一传说一九一六年农历四月十六夜,玉兔西沉,金岛未东升。人们尚在甜乡美梦之时,一只吊睛白额大虫从南太武山浮海而来。从港仔后上岸,行至日光岩下永春路一条巷口,见东方已呈鱼肚白,急窜入巷内左侧一条宽约四十厘米的暗狭巷里藏起来。这头庞然大物被两旁墙壁紧紧夹住,头朝巷底,进退两难。纵有负5隅之势,亦无法移动跃跳。附近居民见状,忙走报工部局,三名荷枪实弹的印度巡捕上屋顶朝下射击,倒霉的山君登时殒命了!打那起,这条小巷就命名“虎巷”了!2、故事二一九一七年暑假,位于鼓浪屿东山仔顶的寻源中学后面,有一条小小的石道斜巷,巷里有一座两层砖砌的洋楼,楼里住的是在厦门海关任职的英国人。一个星期天的清晨五点钟,住在楼底层的花匠早起开后门,突然发现花园里有一只老虎,吓得花匠立即将后门紧紧关闭,并跑上楼向户主英国人报告。邻里互传闻虎色变可是,当英国人带着枪下楼时,却不见园内动静,进了花园,见地面虎迹斑斑,于是,马上报告了当时的「工部局」。鼓浪屿出现虎踪,实属闻所未闻。工部局官员接到报告,非常紧张。岛上的警察及有枪的外国人,闻讯都组织起来围捕这只老虎。岛上居民被劝告留在家里,不要贸然外出,以免遭到老虎伤害。鼓浪屿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很多,一有什么消息,邻里互传,一时半刻岛上来了老虎的事,不胫而走。老虎是确实「拜访」了鼓浪屿的。花匠亲眼所见,老虎足迹也是清晰可证。可是前往围捕的一帮人,找呀寻呀,直到当天中午十二点钟,仍没有发现一丝踪影。直到下午一时半左右,一位六岁的小孩,透过门缝,看见日光岩下基督教福音堂后一条短而窄的小巷中,有一只「大猫」。六岁童发现一只「大猫」「有一只大猫,夹在那个石缝里!」小孩新奇地告诉母亲,要母亲前去救救那只大猫。做母亲的一听,脑子立即浮现出「虎」的形象,吓得双脚嗦嗦发抖,咿咿咿地说不出话来,紧紧抱着小孩生怕老虎窜入家门。接着,她用平生力气声嘶力竭地拚力呼救,附近的巡警立即赶来,终于听明白了她说的是怎么一回事。巡警和几个持枪的人,悄悄进入那短窄小巷进行围捕。那只「大猫」夹在石缝里动弹不得。「乒乓——」「大猫」的头部连中两弹,老虎被伤着要害,死了,又连连几阵哨声,解除了警报。人们松开了紧紧绷着的心弦,争先走出家门,奔走相告,风涌前去一睹老虎风釆。打死的老虎被扛到工部局,挂吊在大门口,供人们观览。整个鼓浪屿轰动了,人山人海,把工部局围得水泄不通。有人请来了照相馆的摄影师拍了几张虎照。从此,那条巷道就命名为「虎巷」。此后二三十年,照相馆陈列窗里还一直挂着那张老虎的相片。3、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鼓浪屿虎巷的故事学生谈谈,教师点评。四、学生练习讲述鼓浪屿鸡母山的民间故事学生先分组讲述,再上台演讲,师生共同点评。五、布置作业回家询问家长查询有关鼓浪屿民间传说。板书设计6教学反思弥勒山与骆驼山教学目标通过图片、视频、演讲使学生了解鼓浪屿弥勒山与骆驼山的地理位置和状况,以及相关的民间传说故事与鼓浪屿历史的关系,初步对鼓浪屿产生感情。教学重点鼓浪屿弥勒山与骆驼山的情况,以及相关的民间故事教学难点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有关校本能力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鼓浪屿的弥勒山与骆驼山吗?学生回答。教师点名课题:弥勒山与骆驼山。二、简介弥勒山弥勒山就是现在的升旗山,位于鼓浪屿岛的东南部,海拔仅54.2米,却闻名世界。因旧有山上的石头形如弥勒佛,被称为弥勒石又称“弥勒山”。后因该山曾开山采石,也称石窟山。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海运繁忙。1877年,厦门海关升旗信号台由白鹿洞迁到石窟山,随即改名故称“升旗山”。升旗山建升旗台,设升旗架,筑瞭望室。升旗山的升旗架必要时升上不同的旗作为信号。在通讯不发达的时代,升旗是一种重要的通讯方式。升旗山的作用主要有几项:一、升上不同的旗,表示轮船入港的信号,比如:英国的太古公司,荷兰的渣华公司等都有各自的旗帜;二、升旗指不同吨位的船只停靠在不同编号的泊位;三、通知海关引港员乘快艇出港登轮引船入港;四、还有一种叫做“挡港旗”,船只应该停靠在港外,等待海港检疫人员下轮检查,然后放行入港;五、停泊的船只可通过升旗山升不同的旗号,请求载运自来水和请派医生上船诊治。另有一种是气象台利用升旗架发布台风警报的不同等级的国际通用信号。夜间用灯光的闪动代替日间的旗帜信号。升旗山还放气球观测气象,重大的节日,升“万国旗”表示庆祝。1952年,气象台设在升旗山,1980年迁到狐尾山。在鼓浪屿的升旗山上,驻厦海军某水警区信号台6个兵就驻守在这里。这个仅有6个人的小小信号台,自1955年建立以来,一直担负着传递信号、保证舰艇安全进出港、严密观察海空情况的重任。50多年来,尽管鼓浪屿游客如织,但信号台的战士们在寂寞一隅,以对祖国和人民的满腔热忱和对本职工作的高度7负责精神,准确收发信号几十万份,上报大量有价值的海空情况。信号台先后荣立10次集体三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台长鲍东旭被评为“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三、简介骆驼山骆驼山,位于岛的西南端,因形肖骆驼而得名。山下有“鼓浪石”,故又称“浪洞山”,方言谐音“浪荡山”。浪荡山东侧有一片海岸,人们习惯称它为“五个牌”。那是由于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时候,曾设了五个禁止人们下海的大石牌,这是清政府所立的海禁警示牌。四、让学生说说有关升旗山与浪荡山的相关故事学生讲述,教师点评。五、教师顺便讲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与弥勒佛的故事。六、布置作业课外在家长帮助下,查找有关鼓浪屿升旗山与浪荡山的故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笔架山与观彩石教学目标通过图片、视频、演讲使学生了解鼓浪屿笔架山与观彩石的地理位置和状况,以及相关的民间传说故事与鼓浪屿历史的关系,初步对鼓浪屿产生感情。教学重点鼓浪屿笔架山与观彩石的情况,以及相关的民间故事教学难点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有关校本能力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8一、引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鼓浪屿有个笔架山吗?你了解它的情况吗?学生回答。我们今天要来了解笔架山和笔架山的观彩石。点名课题。二、简介笔架山与观彩石的情况笔架山,因岩石排列如笔架,故名。山顶有9块相叠的巨石,常有人在此观赏晚霞,故称“观彩石”。又有一种说法:九层塔在内厝澳的笔山,山峦叠嶂,既如笔架.又似层塔,拾阶而上.其数有九,故称“九层塔”。塔上原有“观彩石”,登其上可观夕阳彩霞。笔架山有着鼓浪屿著名的建筑:悬崖上的公馆—汇丰银行公馆、形如新娘轿子的楼房—观彩楼、许斐平的故居等,还有笔山公园。三、与学生探究“彩霞”意思与“东西”故事提问学生:“什么是彩霞?”学生回答。教师解释,彩色的云霞,类似于彩虹的、在早晚发生的一种光线现象。早晨的称“朝霞”,云体本身色彩暗淡且形体巨大,傍晚的曰“晚霞”,又名“火烧云”,色彩红艳,形状多变,云体较小。古代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