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介绍(一)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中国近代史的时限范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共110年。按社会性质,近代中国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史学界和高校习惯于把中国近代史的时限界定为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至1919年的五四运动前,而把1919年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定为现代史。这种划分是以中国革命的性质为标准的,前一段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一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这种划分,史学界历来存有争议。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异议,随着学术思想的活跃,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学术界又重新讨论这一问题。历史的断代,多是以社会性质为依据的。不少论者强调应以生产方式的改变为依据划分历史时期。1919年的五四运动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建国前,中国的社会性质一直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因此,中国近代史的下限应为1949年。在这一阶段,社会形态也相对完整,将其当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阶段加以研究也较为合适。目前这一观点已为史学界所公认。一些权威的史学著作,都把近代史的下限延伸至1949年,现行的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教材也是这样规定的。但是,目前我国不少高校受专业设置的限制,把近代史的下限仍定在1919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吸取了史学界的数人承认的新观点,把近代史的下限定在1949年,我们所编写的本册教材,也是严格按照这一观点界定的,并按照新课标的观点,力图准确地体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过程和历史轨迹。新课程标准不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但是,在确定近代史总体内容和学习主题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基本线索进行总体把握基础上,突出历史发展的时断性主题。”新课标和按照新课标编写的教科书,以学习主题的形式重新构建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内容,这并不意味着学科体系的弱化。相反,学习主题的呈现仍体现着明显的时段性。而且更有赖于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总体把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代表和体现着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反映和揭示着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历史主题。因此,作为一名施教新教材的教师,应正确、清晰地把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能高屋建瓴的把握。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热烈的话题。早在1954年,就开始了这一问题的讨论,特别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成了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学者们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讨论中,学者们提出了十几种探讨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说法。经过广大史学工作者的探索与争论,有关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有了深入发展,出现了宏论迭出,观点各异的情况,形成了学术研讨的氛围。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未形成统一观点。但著名学者刘大年所提出的民族独立和近代化说,得到了学术界较一致的认同。新课标吸取了这一观点,认为近代中国有两条鲜明主线,其一是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的主线,即民族独立;其二是中国近代化的主线。反帝反封建与中国近代化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言之,在110年的近代史上,反抗外国列强的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打击中国封建主义的专制腐败统治以获得社会进步,顺应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谋求近代化,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线索。鸦片战争,打断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控制和干预。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从而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苦难。尤其是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更使中国的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但是,富有反抗精神的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和斗争,抗击了列强的侵略,延缓了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沦亡的过程,取得了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取得了民族斗争的伟大胜利。列强在侵华过程中,与中国的封建势力相结合。在近代中国,先后统治中国的清王朝、北洋军阀政府、国民政府是中国封建势力的代表。他们不仅无力有效抵抗外侵,甚至还与列强勾结,对内实行独裁统治,阻碍中国的进步。因此,进行改革和革命,反抗清王朝、北洋军阀和国民政府的斗争,也成为近代中国的另一主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对此反映是不充分的。这不符合近代中国历史的实际,依此则无法更全面、更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斗争和解放战争的历史意义。中国近代化,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现代化”,通常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化过程。简言之,是指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近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并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包括政治、文化、教育、观念、军事、外交等社会领域的近代化。列强的入侵,同时也造成了中国社会形态的变化,在封建经济的夹缝中逐步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因此引发了中国社会的一系列变化。通常认为,中国近代化的演进层次经历了器物到制度再到心性的三段演化方式。更全面、更权威的解释是,中国近代化包括近代观念的转换、近代企业的兴办和近代民主制度构建三个方面的对近代文明的追求和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沉沦相反,中国的近代化代表了向前发展的趋向。(二)教材内容的总体结构及学习目标新的《课程标准》对本册内容规定了7个学习主题,33个子题,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历程。与教学大纲不同,课程标准主要规定了编写和教学的原则,而不是具体知识点。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基本依据,但绝不能视为不能变动的金科玉律。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科书编写者不必囿于《标准》所建构的内容体系,可以对内容标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建构,编写出不同体例的教科书……以利于历史教科书建设朝着丰富性和可选性的方向发展。”给教科书的编写留有充分的空间和余地。《课标》确定学习主题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基本线索进行总体把握上,突出历史发展的时段性主题”。但从实际来看,这种主题式的呈现方式是不可能完全按照时段性呈现的。其中“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近代化的起步”,在时间上是交叉的。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则完全是按时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则又是贯穿整个近代史始终,以专题式的形式呈现。课标确定学习主题的原则并不是一致的,一些方面的划分也是不科学的,如课标把“经济和社会生活”单列为一个主题,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交通、传媒和生活习俗单列。实际上,近代化是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观念等各方面。这一过程,包含物质生产方式的改变(指工业化)、民主政治的确立(指民主化)、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城市化)、人们思想意识的演化(指合理化和世俗化)等内容。因此,“经济和社会生活”是属近代化范畴的,如果把“经济和社会生活”单列,一方面人为割裂了经济方面的完整性,也不便于学生对近代化形成完整概念。所以我们在编写中,在基本遵循课标精神的前提下,采取了大胆突破、精心调整的方针,对课标所规定的知识点进行了取舍和调整,力图使教材达成科学有序、叙事连贯的结构特点。在学习课程标准基础上,我们把所规定的7个学习主题调整为6个,将“经济和社会生活”归并到“近代化的起步”中。这样的调整,保证了学习主题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近代化问题。此外,我们还对个别子目作了调整,将课标的34个子目归并为21课,4节探究课,在完成课标任务的前提下,减少了头绪,使教学内容更简练了。中国近代史总体学习目标如下:从知识和技能方面,《课标》的要求是:“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其包含两个层次的要求,首先要求学生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在此基础上,把握各学习主题的线索,进而从民族运动和近代化方面把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过程方法与能力方面的培养目标是:“能够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史料,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这方面的要求是:第一,能够阅读有关中国近代史方面的历史文献、文物、图片、音像等原始文献资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具有初步信息处理能力。第二,要求能以历史的视觉去理解、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培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要求是: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中国近代史有着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丰富素材,教师应在教学上充分挖掘,适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三)各单元的基本内容第一单元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共有四课。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烽烟再起;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四课分别阐述了近代前期,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同时介绍了中国人民面对日益加重的民族危机所进行的不懈抗争。突出了近代前期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这一主线。为了突出这一主线,还根据时间顺序,在相关课文中插入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左宗棠收复新疆等史实。贯穿本单元的一条线索就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第二单元是“近代化的起步”,共有五课。第1课近代工业的兴起;第2课戊戌变法;第3课辛亥革命;第4课新文化运动;第5课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五课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阐述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这一学习主题。新课标吸取了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融为较新立意的学习主题。与前一主题的沉沦相反,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融入世界,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缓慢转化,这应该是历史的巨大进步。洋务运动标志着近代工业的兴起;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中国政治上的近代化;新文化运动反映了思想观念的近代化;社会生活的变化则是从社会习俗方面折射了中国的近代化。本单元的基本线索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在政治体制、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变革的过程。但是应该看到,中国的近代化是在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下起步,充满了艰难和曲折。第三单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共有四课。第1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2课国共合作北伐;第3课红色政权的创建;第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本学习主题主要阐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兴起的过程。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共同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经过土地革命风暴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第四单元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共四课。第1课抗日救亡;第2课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第3课中国军民英勇抗日;第4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是近代以来一次最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在民族危机关头,同仇敌忾,进行了全民族的抗战,形成了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争的全面抗击。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的过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就开始了抗日救亡运动。这也反映了史学界有关抗日战争起点的新的学术观点。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第五单元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两课。第1课争取光明前途的斗争;第2课解放战争的胜利。本学习专题主要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