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地理复习提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讲文化地理导论1.形式文化区是被具有一个或多个共同文化特征的人群所占据的区域,内部的文化特性是一致的,其边界具有过渡性和模糊性,是一条带而非一条线。功能文化区是通过政治、社会、经济宗教功能而组织起来的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内的文化特征具有异质性,有清晰的节点和明确的边界,功能文化区内可以包括不同的形式文化区。2.布里吉依据民族、语言、宗教、政治、经济、历史等指标,将世界划分为十二个文化区,位于旧大陆(亚欧非大陆)的文化区有欧洲文化区、俄罗斯文化区、北非/西南亚文化区、亚撒哈拉非洲文化区、南亚文化区、东亚文化区、东南亚文化区,位于美洲大陆的有北美文化区、中美文化区、南美文化区。还有澳大利亚文化区和太平洋文化区3.每个文化区下又划分为若干亚区,其中北非/西南亚文化区可分为埃及亚区、马格里布亚区、横贯非洲的文化过渡带、中东亚区、阿拉伯半岛亚区、帝国区(非阿拉伯亚区)、突厥斯坦亚区。欧洲文化区分为不列颠诸岛亚区西欧南欧北欧东欧亚区4.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地理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跨越自然和人文两个领域。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用空间的眼光观察和分析自然现象与文化现象。文化地理学研究语言、宗教、经济、政治等文化现象空间分布的多样性与变化性。揭示不同文化要素之间空间差异与空间功能联系。文化地理学试图对文化要素空间差异进行解释。寻找区域间文化现象的共同性、规律性,也要重视区域文化现象的多样性、独特性。分析布里吉北非/西南亚文化区划分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合理:传统区域划分中以苏伊士运河以西为非洲,以东为亚洲。但从文化上分析,非洲内部南北区别很大,而非洲北部与亚洲西部的文化非常相似。北非—西南亚文化区主要是根据伊斯兰教信仰特征划分的。虽然北非—西南亚文化区的工业化程度不高,但石油资源丰富,对世界和平和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不合理:首先,这个区主要是根据伊斯兰教信仰特征划分的,但①其中东亚区的以色列却信仰犹太教,②非阿拉伯亚区中的塞浦路斯是中东地区惟一一个基督教徒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③突厥斯坦亚区中的俄罗斯国内大多数居民信仰东正教(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在俄罗斯,伊斯兰教是第二大宗教。其次,埃及亚区殖民主义时期为英国占领,马格里布亚区殖民主义时期为英国占领,中东亚区中的国家多数都是一战后、二战后兴起民族独立浪潮的,独立前叙利亚、黎巴嫩一带是法国“保护”的,阿拉伯半岛亚区的国家基本在英国的委任统治之下,非阿拉伯亚区中的伊朗被英俄瓜分了势力范围。殖民统治的文化传播必定对当地文化有所影响,不同殖民国家的文化影响也会有所不同,英、法、俄三国的文化都应在该文化区中有所体现。第二讲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文化传播形式中属于扩张传播的是刺激传播、接触传播、等级传播早期共产主义思想;鉴真东渡、唐僧取经,欧洲新教徒移民美洲(移动传播):指带着新思想的一个人或一组人,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将新思想或新文化传播到新的地方2.文化景观是由一组文化作用于自然景观而产生的。其中,文化是动力,自然景观是媒介,文化景观是结果。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是相互统一的。文化整合是指,构成文化景观的文化要素都被系统地、空间地联系在一起,文化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一个文化要素改变了,其它的文化要素也会跟着发生变化。3.文化生态是文化要素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中国被称为人地关系的研究。文化生态包括两个方面:自然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对自然的影响。地理学界对文化生态的认识有:环境决定论、或然论、环境感知论、人类作为地球的改造者。第三讲农业的起源、传播与区域差异1.在文化地理学中,农业指人类通过培育植物、养育动物的方式以获取生存的或经济的目的,从而有意识地改造地球表面的活动。2.前苏联学者通过调查,确认现今驯化的野生植物祖本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的热带、亚热带的8个地区:中国东部和中部山区,印度和东南亚,中亚,西南亚山区,地中海,东非地区,墨西哥高原,安第斯山地。3.美国苏尔农业起源于山前丘陵地区理论:农业不可能是早期人类对于饥饿的响应、最早从事植物驯化的,应该是定居、有闲暇的、食物有剩余的人群、早期农业不可能发生于草原或大河谷地、农业起源中心在东南亚的湿润地区、游牧业发生在农业之后。4.农作物的主要驯化中心分布在:西亚、东南亚(中国黄河长江)、中美洲(墨西哥高原及美国东部)、南美洲安第斯山5.驯化农作物包括两个类别:种子繁殖作物和根茎繁殖作物。几乎所有大型家畜都是在旧大陆被驯化的;新大陆在农作物的驯化方面贡献巨大。6.惠特西的农业区划分标准的是:对土地投入的劳动力、资本强度及生产的组织方式、作物种植与牲畜养殖的比例关系、农产品的消费模式、作物种植与牲畜养殖的方法、农业的组织和经营结构。惠特西区分生存农业与商业农业的标准有:农业规模、-2-农业劳动力的比例、农业生产的目的、机械化程度、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系程度7.生存农业包括游耕农业、粗放型农业、游牧业、精耕农业(精耕旱作农业和精耕稻作农业)8.商业大牧场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干旱地区、南美、南非、澳大利亚的草原地区。商业谷物种植农业北美西部平原乌克兰澳大利亚阿根廷草原地区种植小麦为主机械化程度高消耗大量石油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高投入高产出9.地中海农业的主要特点有:广泛采用轮作制度,较少人工施肥、高投入、高产出、气候上冬雨夏干,地形上平原山地相间、经济结构种植业园艺业养殖业。10.影响农业类型区域差异因素:自然条件气候降水地形土壤文化因素、饮食传统经济要素第四讲早期城市的出现及其形态特点1.城市起源的代表性理论包括:技术因素理论、宗教因素理论、政治因素理论、多因素影响理论。在旧大陆,早起城市起源中心包括埃及、两河流域、印度和中国;新大陆则主要集中在中美洲,这与早期人类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相重合。2.城市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在农业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其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自然—人文系统。城市具有以下地理属性:(1)城市是一个文化功能区。具有清楚的边界和节点,不同于形式文化区。(2)城市具有独特的形态。(3)城市具有自己的内容。(4)城市内部存在空间差异。3.宇宙-魔力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城市内部修建高大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心建筑,如宫殿、庙宇、谷仓等,分别代表了政治、宗教、经济的力量,构成了城市的核心;城市布局规整,注重方位和朝向,城市形态一般为南北朝向或东西朝向的规则方形,以这种规整的布局代表秩序;城市形态模拟天象,以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宇宙-魔力城市分布在两河流域、印度流域、中国、尼罗河流域和中美洲,在世界分布广泛,有共性但也存在差异。4.中国古代城市与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相似,城市形态呈现出城-郭二元特点;早期城市集中在黄河流域,南方城市是从北方传播过去的;规划布局讲求九经九纬,这是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理想的城市规划思想;城市布局讲求天人感应思想5.古埃及人的城市:以高大的金字塔为标志性建筑物;以死人为城市的中心;以沙漠为城市边缘;城市没有城墙比较特奥蒂华坎与古埃及城市,两者的共同点包括:两者都没有城墙;两者都以大型金字塔为标志;都有整齐的的街道。两河流域城市塔庙为核心二元分化印度河流域城市大谷仓代表经济权力摩亨佐达罗6.与古希腊相比,古罗马城市虽然继承了古希腊的城市文化,但更向世俗化方向发展;罗马城的城市空间结构由二元变为了一元,高高在上的卫城消失了;罗马帝国的殖民城市以方格网布局,但一般又有比较突出的城市轴线;在古罗马,城市功能逐渐由为特殊阶层服务开始转向为市民阶层服务。7.古希腊和古罗马城市的起源:古希腊、古罗马城市不是独立起源的;古希腊的城市文化是向埃及和两河流域学习而来;古希腊的城市建立在商业经济基础上,而不是发达的农业经济,古罗马城市文化则建立在军事掠夺之上;古希腊、古罗马的城市,在文化传播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城市形态8.构成中世纪欧洲城市形态特征的要素有:公共市场、教堂、市政厅,代表宗教、经济、世俗力量三足鼎立9.巴洛克城市布局整齐对称、市中心布置教堂、市场和行政中心、内有大型的标志性建筑、街道空间是开放的、几何街道布局①巴洛克城市中大型的军事建筑使城市的城墙增高,并且限制了城市内部空间的发展,于是建筑向上发展。②由于受到文艺复兴理性主义思想的影响,中世纪不规则的城市形态开始变得规整起来,城市的几何形态逐渐显现出来。③欧洲中世纪城市教堂即宗教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巴洛克城市到了拿破仑时代,君权战胜了宗教权。第五讲工业化以来的城市地理1.城市化含义:城市化是城市中心对农村腹地影响的传播过程、城市化是全社会人口逐步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的提高过程2.工业革命以前,城市形态中起作用的主要是政治或宗教因素;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因素。北美城市中的CBD,即中心商业区,是城市中最显著的功能区。3.同心环模式图,其中由内向外分别是中心商业区、过渡区、蓝领住宅区、中等收入住宅区、通勤住宅区4.在北美,出现了人们向城市的边缘地区移动,中心城市空心化的现象,这种现象可以用边缘理论来解释5.东欧国家曾在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指导下,一般采取分散集团式布局的原则,对城市进行统一规划。6.“花园城市”理念即“城市与乡村结合”的思想A精英住宅区B工业区C低收入区-3-7.在南亚沿海城市发展的模式中,城市一般沿港口形成CBD,CBD两侧分别是土著人口居住区和白人居住区。随着现代城市化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出现的富人阶层主要集中在白人居住区外围,原来的土著人口居住区则基本保持不变。8.北京城发展四个阶段:宇宙——魔力城市、半殖民地城市、计划经济城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城市。9.读东南亚港口城市发展模式图,其中A工业区B政府C港口商业核心D西方人区E印度人区F中国人区10.殖民主义对拉丁美洲、非洲或亚洲国家传统城市在城市形态方面的影响。殖民主义时期的第三世界,其城市的形态是二元性的。殖民主义时期的第三世界城市受到殖民者文化的深刻影响,带着强烈的殖民主义政治和宗教色彩。殖民主义结束后,经济成为主导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殖民主义的新城的建造,城市形态多整齐对称,大多属于巴洛克风格,新城内部拥有东西方向的主轴线,放射性的街道网和明显的节点。通过刻意的建筑设计和布局,达到压倒殖民地传统文化的目的。第六讲世界人口的增长与分布特点1.算数人口密度又称绝对人口密度,指一个地区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生理人口密度又称生理密度,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农业人口密度又称农业密度,是一个国家的农业人口与可耕地面积的比,反映区域农业的发达程度。2.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东亚、南亚、东南亚、欧洲、北美为世界人口密集分布区;各大洲内部沙漠、高山、热带丛林等地区人口分布稀疏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地理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河流海洋社会经济条件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发达国家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3.区域人口变化的指标,总出生率指每年、每千人中的总成活出生人数;总死亡率指每年、每千人中总死亡人数;自然增长率指每年人口增长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总出生率减去总死亡率的百分比;总生育率指一名妇女在育龄期15-49岁生育婴儿的平均数4.人口增长模式:理论上要经过低增长、高增长、中等增长、低增长四种模式;欧洲人口高速增长阶段与海外殖民扩张基本同步,大量人口向海外输出减轻了人口压力我国人口变化正处于中等增长模式(阶段),面临严峻资源、环境问题5.世界各大洲间主要移民方向,按照人口流动规模可以分为三级,其中亚洲向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向北美洲的移民属于第一级移民流向第七章人种与种族1.人种是体质人类学的概念,是按照人的生物学差别,即人的体质,形态上的某些具有遗传上的共同特征,对人群进行的划分。世界人种三分法的基本人种三亚型是蒙古利亚人种、尼格罗人种和欧罗巴人种,是居维叶按照肤色划分的。世界人种四分法认为除上述三个人种外,还有一种是澳大利亚人种。2.加恩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