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到哪里去了》说课稿大杖子学区解放小学史振丰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水到哪里去了》,在课本的29页。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环节等几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节课是“物质的状态”这一单元的重点,在前一单元学习天气变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物质的状态及变化,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帮助学生认识到温度的变化可能促使物质状态的变化。在前一节课研究了水在加热条件下的物质变化,知道了沸腾可以使水由液态变成气态这一变化,在此基础上,本课重点研究蒸发这一常温下的汽化现象。为下节课《雨的形成》,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作铺垫。(二)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①结合日常生活,对蒸发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②利用感觉器官感觉水蒸发过程中伴随的热量变化。③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液态的水经蒸发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并带走一定的热量。④能通过实验探究常温下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勇于表达的科学品质。3、科学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发。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举例说明蒸发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2-(三)教学重难点根据《水到哪里去了》这节课的内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亲身体会感受蒸发的探究过程,难点体验水蒸发要吸热这一科学原理。(四)教学材料上课之前,我准备了一杯水、湿布、酒精、温度计等实验仪器和多媒体课件。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了一年半的科学,在这段时间里,同学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小组间的合作学习也渐成雏形,他们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去动脑,进行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新教材的教学理念是在课程中重视学生探究性学习,因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身的科学素养,这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四个主要环节:三、说教学流程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2、感受蒸发,学习新知。3、联系生活,实际运用。4、导学明理,巩固练习(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为了让学生们亲身观察,感受探究的乐趣,一上课,我就告诉同学们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术”,同时用湿布快速的写出一个“水”字,让同学们观察“水”有什么变化,一会儿“水”不见了,这使学生们获得了充分的视觉体验,体现了科学的真实性。随着“水”的慢慢消失,课堂的气氛应该会比较活跃。这时我马上会追问同学们现在你的脑里会产生些什么问题?学生会回答:水到哪里去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出示课题“水到哪里去了”)。那么大家猜猜水到哪里去了?四年级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可想而知他们的回答是丰富多彩的。-3-我预计会有以下几种回答:飞走了。藏到黑板里了。变成水蒸气了。对于孩子们多样的回答我首先是给与表扬和鼓励,如:你说得真好!你的想象力很丰富!然后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例解决问题,如我们用玻璃杯盛水,水容易渗出来吗?答案是明显的“不会”,同时告诉学生我们的黑板也是用玻璃制成的,从而学生因为黑板渗水使水消失的猜想就不攻自破了。将学生们支离破碎的知识纳入比较完整的体系中,用自己的话说出水得消失是因为水蒸发了,至此导入这节课的主题——蒸发。(板书:蒸发)(二)感受蒸发,学习新知。这时课件会出示一张图片,其实蒸发就是水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的现象。(板书:水——水蒸气)提出平时我们晾衣服就是利用了水蒸发原理,让同学们说说你们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能够感觉科学知识就是生活中的常识,研究科学没什么神秘的,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再次激发学生的探究水蒸发的兴趣。在蒸发的过程中有没有温度限制呢?没有。可以说:(板书:在平常温度下进行)。在蒸发的过程当中,还有没有其它的现象呢?指导学生利用温度计做实验,体验蒸发需吸热的科学原理。(出示课件)指导学生用温度计先测室温,然后测酒精温度,最后取出温度计看温度的变化。)接下来就是体会蒸发的感觉,在这个环节我实施开放教学,运用“引导—探究”教学法,分组协作共同学习。通过动手实验、体会等多种活动,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活动其中,方法:用手指蘸少量的温水或酒精,抹在脑门上或手背上,仔细体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我预计学生们的积极性会再次被调动起来,你抹抹我擦擦,课堂上的气氛会相当的活跃。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充分的交流这种感觉,分享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的新知识,当学生们说出抹温水或酒精后感觉会比较凉时,我会及时追问学生怎么会产生这种感觉呢?在经过-4-小组的讨论,学生们会得出是因为水或酒精蒸发时要吸热的原因。为了加深学生理解蒸发吸热这一科学现象。(三)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科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到生活中是检验科学的最好方法。我采用直观教学法,课件直接出示了以下事例,让学生们分析:1、游泳后为什么会感觉冷?2、平时你们怎么晾衣服的?3、使潮湿的粮食尽快晒干,可采取什么办法?通过学生运用刚才学习到得知识解释生活中事例,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水蒸发时要吸热。这样导入下一个探究目标: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四)导学明理,巩固练习。新课程的课堂为学生思维的“活”提供了条件,解放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先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生活经验,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尽可能多地提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然后进行分类筛选,选择几种因素分别进行设计对比实验来研究。怎么证明你的猜想呢?采用分组探究,每个小组选择探究目标,共同协作,共同研究,设计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法并请同学到讲台上演示他们的方法,请其他同学们评价这个实验方法的可行性。由于蒸发实验需要时间较长,具体操作可请学生在课下进行。实验结论可以在下节课讨论交流,共同总结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这样的设计是希望在课堂上引发的科学学习能够延伸到课下,使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因课堂教学的结束而终止,将科学探究带到生活中课堂外。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谈谈感受,启发学生关于水蒸发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鼓励学生们课下进行探究,成为学生新探索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