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国际贸易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教程(第三版)导论1、国际贸易的特点是什么?(1)困难大。由于各国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法律和贸易法规不同,世界市场上贸易障碍多,交易技术困难多,交易接洽不方便,贸易对手资信调查和市场调查不易,所以国际贸易的困难大于国内贸易。(2)复杂。国际贸易在内容、程序等方面均比国内贸易复杂得多多,货币与度量衡制度、商业习惯、海关制度,以及国际汇兑、货物运输与保险等也均比国内贸易复杂。(3)风险多。经营国际贸易可能发生的风险多,包括信用风险、商业风险、汇兑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及政治风险等。2、国际贸易中常用的基本概念有哪些?(一)出口与进口:出口与进口是对外贸易的两个组成部分。对运进商品和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是进口;对运出商品和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是出口。(二)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叫做贸易差额。(三)贸易额与贸易量:贸易额又叫贸易值,是一个用货币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各国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贸易量是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应贸易规模的指标。(四)贸易条件:贸易条件一般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五)贸易的地理方向:从一国对外贸易的角度来说,地理方向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的状况,即指该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地区)。(六)贸易的商品结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各类进出口商品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理论篇第一章国际分工(上)1、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占什么地位?(1)生产力因素:生产力的变化对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推动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也决定着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在生产力因素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2)生产关系因素:主要指参与国际分工国家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参与国际分工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或生产的国际关系。(3)自然条件因素:包括地理环境、气候、自然资源、国土面积等,在一定程度上对某种具体的生产活动有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2、论述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的重要内容及其局限性?比较利益的核心思想是:国际分工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间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全部商品,而只应停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商品,通过自由交换,可以增加世界产品,提高生产率,参与交换过也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茶品消费。局限性在于:比较利益学说并没有从根本上揭示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比较利益学说赖以成立的许多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并不符合经济现实,这就大大削弱了比较利益学说的适用性;比较利益学说与现实的国际贸易实际不相符合。3、什么是比较利益理论的现代说明?比较利益学说的现代说明,是以机会成本概念、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别曲线作为分析工具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利益的。第二章国际分工(下)1、赫—俄模型的主要理论含义和结构是什么?赫—俄模型在研究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时,把相同产品的国际价格差异作为出发点,以各国间要素禀赋不同对此进行解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每个国家以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相反就会处于不理地位。(2)如果两国生产要素存量(如劳动与成本)的比例不同,即使两国相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完全一样,也会产生生产成本的差异,从而使两国间发生贸易关系。(3)国际间商品交换的结果,往往会使各国要素报酬(如工资、地租、利息)的国际差异缩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趋势。2、什么是列昂惕夫反论?赫—俄模型的主要观点是,一个国家将生产、出口自己相对丰富、密集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将进口自己相对稀缺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在这样的观点下,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足、但劳动力相对不足的国家,因此美国在生产、出口机器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应具有相对优势,进口的则应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基于以上认识,以美国为例对赫—俄模型进行了经验检验,其结果与理论判断正好相反这一结果与赫—俄模型理论推论之间的矛盾被称为列昂惕夫反论。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具有诞生、发展、衰亡的生命周期,要经历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生命周期有四阶段模型:第一阶段,创新国因科技力量、市场广大等优势,生产出创新产品,并对该创新产品拥有垄断地位。第二阶段,外国开始仿制该新产品,因在劳动成本方面的优势,仿制国使创新国竞争力下降,出口出现相应萎缩。第三阶段,仿制国厂商开始出口该产品,创新国垄断地位逐渐丧失,出口大幅度下降,仿制国在第三国市场取代创新国产品。第四阶段,仿制国产品进入创新国,创新国从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4、如何评价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对比较利益学说的补充,它揭示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和传统的赫—俄模型用于解释初级产品和标准化产品的合理性,但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应该从其他的角度予以说明。产业内贸易理论仍然是静态分析,但在政策建议上该理论赞同动态化的建议。5、如何表示一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出口商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要素条件—国家的能力和基础设施能够确保公司的竞争地位,及生产各种产品需要的各种投入;需求条件—国内市场需求的特点,即国内市场对于某类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供应商产业的存在与否,即人们常说的某一行业的上游产业的存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行业等;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公司形成、成长、组织和经营管理的国家环境,以及产业形成的竞争状态。第三章国际服务贸易1、试述世界服务贸易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1)世界经济增长的带动。(2)世界产业结构升级继续驱动服务贸易快速发展。(3)货物贸易保持增长趋势拉动了与之相关的服务贸易。(4)国际投资正在倾斜于服务业。2、世界服务贸易的特点是什么?(1)服务商品的不可感知性。(2)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离性。(3)服务贸易的差异性。(4)服务的不可存储性。(5)服务产品的营销管理更为负责。3、WTO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原则。(1)市场准入原则:是可预见、有保障的且不断扩大的市场准入,主要强调的是市场准入的信息必须是公开的、持续的和具有约束性。(2)国民待遇原则:是建立在国际经济关系的非歧视原则基础上的,其核心是缔约方对来自任何其他缔约国的服务和服务的提供者,在法律规章和管理等方面给予其他成员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不低于他所给予本国国内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3)透明度原则:任何一谈判签约方都必须把影响服务贸易措施的有关法律、行政命令及其他决定在生效前予以公布。(4)最惠国待遇原则:每一签约方给予另一签约方有效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的待遇,也应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其他任何签约方的业务供应商。(5)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原则:在市场准入方面,允许发展中国家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少开放一些部门,以达到服务贸易逐步自由化的目的。(6)逐步自由化原则:一方面对于《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实施在时间上要逐步提高水平;另一方面在《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执行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交大的灵活性。第四章国际市场的结构与特点1、统一的国际市场最终形成的推动因素是什么?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同时爆发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在变化了的生产关系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统一的国际市场最终形成。2、当代国际市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国际市场具有全方位开放的特点,又有集团化的强烈趋势。(2)国际市场有着很大的盲目性,但国际协调已开始介入国际市场领域。(3)国际市场有着较大的动荡性,但又呈现出以较快速度增长的趋势。(4)国际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同时在各领域又有着很强的垄断性。(5)国际市场中替代性与互补性是并存的。(6)国际市场中商品的相对过剩性和结构性的供给不足是并存的。(7)国际市场上存在着复杂性和风险性。第五章国际价值与价格1、什么是国际价值?国际价值量是怎样确定的?国际价值是以世界为背景的人类无差别劳动的凝结,反映了世界市场中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价值量的确定是一个自然过程,价值本身既是商品世界的客观存在,又是一种理论分析抽象的结果,很难精确定量。目前比较成型解释有:(1)国际价值是国际贸易中商品的国民价值的加权平均数;(2)国际价值是各国实际国民劳动投入量与平均国民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乘积,即用反映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别的一种指数调整后的某种商品的国民价值;(3)国际价值是由主要供货国的生产条件所确定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等。2、在世界市场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发生了哪些变化?(1)以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衡量,强度较大的国民劳动比强度较小的国民劳动在相同劳动时间内会生产出更多的价值,这又表现为更多的货币量,等价交换的基础发生了变化。(2)生产效率较高的国名劳动在世界市场上也被算作强度较大的劳动。(3)一国内部价值规律分配社会劳动的机制,在世界市场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3、生产要素条件变化对国际价格有什么影响?(1)劳动力和资本增长的不同情况1)劳动力和资本按照同一比例增长:生产可能性曲线图按原有形态等比例地扩大。2)只有资本产生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劳动没有发生增长:该国生产可能性曲线沿着代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Y轴向上大幅度伸展。3)只有劳动产生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资本没有发生增长:该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将沿着代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X轴向右方扩展。(2)生产要素的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1)该国如果仅劳动力有所增长:贸易条件PX/PY(出口价格/进口价格)中PX将因供求发生改变而下降,整个贸易条件将恶化。2)该国如果仅有资本有所增长:本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将与进口商品发生竞争,进口量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贸易条件将有所好转。3)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同时增长,但增长幅度不一样:如果该国相对丰富的要素增加的幅度大于其稀缺要素的增加幅度,则该国贸易条件将恶化;反之,如果该国相对稀缺的要素增加幅度大于其相对丰富要素的增加幅度,则该国贸易条件将有所改善。4)产品产量增长、收入增加也会对贸易条件产生相应的影响。4、试述普雷维什关于贸易条件对发展中国家日益不利的见解。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1、技术进步的好处主要为发达国家所获,发展中国家并未获得应有的利益。2、制成品与初级产品市场结构不同,前者具有很强的垄断性。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中工会组织力量有区别。第六章国际贸易利益及价值转移1、为什么说国际贸易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引擎?(1)国际贸易的产品利益:产品利益是一种使用价值的利益。通过国际贸易,不容的国家可以获得本国不生产的产品,或补充本国生产不足的产品,从而使生产获得新的潺潺资源、机器设备,总体福利水平有所提高。(2)国际贸易的资源配置利益:国际贸易有资源配置的作用,资源供给和需求通过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达到均衡,从而得到重新组合和配置。(3)国际贸易的竞争利益:国际贸易为引进竞争机制提供了条件,在开放情况下,消费者主要根据产品质量、效用等选择商品,从而迫使生产者提供新、优、廉的商品,人类进步因而得到进步。(4)国际贸易的示范和技术传导作用:当一个国家进口了本国尚未生产,但又具有较大市场的商品时,进口商一方面开拓了全新的市场,同时也给本国厂商以刺激、示范,促使国内厂商进行模仿生产。从整体上讲,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合理性在于它已经继续积极推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于它对人类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因此国际贸易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引擎。2、试述国际贸易乘数理论及其政策意义?探讨国际贸易乘数理论的政策意义在于:首先,一个国家应积极努力扩大出口,扩大出口除了有以上乘数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好处之外,扩大出口取得贸易顺差,可以为一国带来所需要的外汇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