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重庆高考理综试卷物理试卷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二)逐题点评14.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听到石头落底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10mB.20mC.30mD.40m答案:B解析:石头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位移公式可以知道B正确。点评:是运动学,自由落体问题。设置了这样一个农村山野中生活情景,考察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规律,以在井口释放石头,通过听回声来测井深,很容易解答。15.某汽车后备箱内安装有撑起箱盖的装置,它主要由气缸和活塞组成.开箱时,密闭于气缸内的压缩气体膨胀,将箱盖顶起,如题15图所示.在此过程中,若缸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忽略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缸内气体A.对外做正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B.对外做正功,内能增大C.对外做负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对外做负功,内能减小答案:A解析:密闭于气缸内的压缩气体膨胀对外做正功W<0,缸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说明Q=0,忽略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说明内能是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可知内能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减小,温度降低。所以只有A正确。点评:考查气体性质、热力学第一定律。设置了一个汽车后备箱的支撑装置的情景,考查的是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气体膨胀问题,考生需要知道什么是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的内能与分子平均动能的关系,气体膨胀对外是做正功还是做负功,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含义,那么也就能轻松作答了。16.核电站核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碘131和铯137。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会释放β射线;铯137是铯133的同位素,半衰期约为30年,发生衰变时会辐射γ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131释放的β射线由氦核组成B.铯137衰变时辐射出的γ光子能量小于可见光光子能量C.与铯137相比,碘131衰变更慢D.与铯133和铯137含有相同的质子数答案:D解析: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α射线才是由氦核组成,A错误;γ光子在所有电磁波中频率最高,能量最大,B错误;半衰期越小衰变越快,应该是碘131衰变更快,C错误;与铯133和铯137是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D正确。点评:考查原子物理中的同位素、半衰期等问题。以核电站污染物为背景,较为全面地考查原子核的有关知识,学生需要知道β射线的组成,光子的能量与它频率的关系,γ光子与可见光频率的大小,半衰期与同位素的定义,就能愉快作答了,本题主要考识记。17.介质中坐标原点O处的波源在t=0时刻开始振动,产生的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t0时刻传到L处,波形如题17图所示。下列能描述x0处质点振动的图象是答案:C解析:从波形图可以看出,t0时刻传到L=3λ处,说明t0=3T。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则在t0时刻x=x0质点的运动方向是沿y轴的负方向的,和波源在t=0时刻的运动方向相,即每一个质点的起振方向都是沿y轴的负方向的,则C、D可能正确。由于λ<x0<5λ/4,说明在T<t<5T/4的时间内x0处质点没有振动,所以在t0时刻x0处质点的振动时间是3T-5T/4<t0-t<3T-T,即7T/4<t0-t<2T,即振动图像中t0时刻前有少于2个多于7/4个的完整图形,所以C正确。点评:考查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内容,已知波动图像确定某一质点振动图像的问题。学生要知道机械波的形成原理,以及机械振动图像与与机械波的图像中确定质点在某时刻的运动方向的方法(振动以后定前,波动以近定远),传播波的所有质点起振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那就能顺利得到正确答案了。这道题有一定的思维难度。18.在一次讨论中,老师问道:“假如水中相同深度处有a、b、c三种不同颜色的单色点光源,有人在水面上方同等条件下观测发现,b在水下的像最深,c照亮水面的面积比a的大。关于这三种光在水中的性质,同学们能做出什么判断?”有同学回答如下:①c光的频率最大②a光的传播速度最小③b光的折射率最大④a光的波长比b光的短根据老师的假定,以上回答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视深公式hhn说明频率最小的光,水对它的折射率最小,在水下的像最深,所以b的折射率最小,频率最小,波长最大,传播速度最大,③错误,④正确;照亮水面的圆面积的半径R与临界角C满足tanRCh,又1sinCn,c照亮水面的面积比a的大,则c的临界角大,水对c的折射率小,所以a的折射率最大,a的频率最大,a的传播速度最小,①错误,②正确。所以正确的说法是②和④。点评:考查光的折射现象(含全反射)。设置了老师提问学生作答的情景,物深相同,像深不同,判断光的折射率不同;在空气中观察水中的光源发出的光照亮的水面面积不同来判断光的折射率不同。本题考查的是折射成像和全反射的知识,知道折射率的大小关系以后,用在同种介质中光的折射率与光的频率、光速、光的波长的对应关系就可选判断出同学回答得的正误,选出正确答案。特别说明一下的是,试题用“老师提问学生作答,给出的几个判断,再让考生进行判断、选择”的情景,实际上是给老师们上课时提出了一种很好的方式-民主、和谐、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19.如题19图所示,电量为+q和-q的点电荷分别位于正方体的顶点,正方体范围内电场强度为零的点有A.体中心、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B.体中心和各边中点C.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D.体中心和各面中心答案:D解析:考查点电荷电场叠加以及空间想像能力。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在其连线中点处的合场强为零,两个等量同种正电荷在其连线中垂线上的合场强沿中垂线指向远离正电荷的方向,两个等量同种负电荷在其连线中垂线上的合场强沿中垂线指向负电荷的方向。在正方体的上面中心,上面的四个电荷分成两组产生的场强都是零,下面的四个电荷分成两组产生的场强等大反向,所以正方体的上面中心处合场强为零,同理所有各面中心处的合场强都为零。在体中心,可以将八个电荷分成四组,产生的合场强为零。而在各边中心,场强无法抵消,合场强不为零。D正确。点评:判断电场强度的问题,题目在一个正方体的八个顶点上设置八个电量相同的点电荷,在面对角线的电荷电性相同,交叉对角线上电荷的电性相反,要学生判断正方体边中点、面中点、体中点的电场场强是否为零。学生可以在这些中点依次设置放一试探电荷,通过受力分析和电场强度的定义即可判断。当然也可据对称性直接判断出面的中点合体的重点和体的中点的电场强度为零。这道题还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20.在测量电珠伏安特性实验中,同学们连接的电路中有四个错误电路,如题20图所示。电源内阻不计,导线连接良好,若将滑动的变阻器的触头置于左端,闭合S,在向右端滑动触头过程中,会分别出现如下四种现象:a.电珠L不亮;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b.电珠L亮度增加;电流表示数增大c电珠L开始不亮;后来忽然发光;电流表从示数不为零到线圈烧断d.电珠L不亮;电流表从示数增大到线圈烧断与上述a、b、c、d四种现象对应的电路序号为A.③①②④B.③④②①C.③①④②D.②①④③答案:A解析:在①中伏特表和安培表的连接是错误的,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置于左端,闭合S后电珠L不亮,在向右端滑动触头过程中,电珠L逐渐变亮,由于总电阻减小,干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是b;在②中安培表连接错误,应该连接在干路上,开始时滑动阻器的电阻最大,通过电珠的电流太小,电珠L不亮,在向右端滑动触头过程中,电珠后来忽然发光,由于大部分电流流过电流表造成电流表从示数不为零到线圈烧断,是c;在③中伏特表和安培表应该互换位置,由于伏特表串联造成电珠L不亮,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是a;在④中安培表使电珠短路,电珠L始终不亮,电流表从示数增大到线圈烧断,是d。即①②③④分别对应bcad。A正确。点评:考查电学实验中的故障电路定性分析,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可以看作实验题。题目列出了四种现象和四个电路图,要学生判断它们的对应关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电路结构分析能力,明确滑动变阻器的作用,电压表是大电阻,本题就较易解决。这道题看似较难,但是比较好入手。21.某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均可视为圆。每过N年,该行星会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如题21图所示。该行星与地球的公转半径比为.231()NNB.23()1NNC.321()NND.32()1NN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行星的轨道半径大周期长。每过N年,该行星会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说明从最初在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开始,每一年地球都在行星的前面比行星多转圆周的N分之一,N年后地球转了N圈,比行星多转1圈,即行星转了N-1圈从而再次在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所以行星的周期是1NN年,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3232rTrT地地行行则答案是B。点评:是有关天体运动的问题,学生要明白,两颗行星要再次转到与太阳在一条直线上,离太阳近的行星要比离太阳远的行星多转一周,也就是一个追击(角度的)问题,知道它们的周期关系,就可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求出它们的距离关系。22.(1)某电动机的三组线圈①、②、③阻值相同,均为几欧姆,接法可能是题22图1中甲、乙两种之一,A、B和C是外接头。现有一组线圈断路,维修人员通过多用电表测量外接头之间的电阻来判断故障,若测A和B之间、B和C之间、A和C之间的电阻时,多用电表指针偏转分别如题22图2(a)、(b)、(c)所示,则测量中使用的欧姆档的倍率是(填×1、×10、×100或×1k),三组线圈的接法是(填甲或乙),断路线圈是(填①、②或③)。解析:(1)由于所测电阻均为几欧姆,串联后还是几欧姆,所以欧姆档的倍率选择×1;所测值分别是4Ω、4Ω和8Ω,说明接法是乙,断路的是③。因为采用甲接法时测量值应该有两个是无穷大,一个是8Ω。点评:第(1)小题,考察的是万用表欧姆档的使用,在选挡上提出问题,之后据欧姆表的读数来判断电路结构,即电路故障出在何处,是一个有点综合又较简单的实验题。(2)某同学设计了如题22图3所示的装置,利用米尺、秒表、轻绳、轻滑轮、轨道、滑块、托盘和砝码等器材来制定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滑块和托盘上分别放有若干砝码,滑块质量为M,滑块上砝码总质量为m′,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A到B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小题数T22T22_1T22_2小题满分19712平均分11.265.196.07难度系数0.590.740.51①为测量滑块的加速度a,须测出它在A、B间运动的与,计算a的运动学公式是;②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到a与m的关系为:1gamgMmm他想通过多次改变m,测出相应的a值,并利用上式来计算。若要求a是m的一次函数,必须使上式中的保持不变,实验中应将从托盘中取出的砝码置于;③实验得到a与m的关系如题22图4所示,由此可知μ=(取两位有效数字)。解析:①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A到B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212sat得22sat,所以需要测量的是位移和时间。②根据整体法有()()(1)mgMmgmgMmmgmggamgMmmMmmMmm若要求a是m的一次函数必须使(1)gMmm不变,即使mm不变,在增大m时等量减小m′,所以实验中应将从托盘中取出的砝码置于滑块上。(3)将(1)gMmm取为k,有1212agagkmm,在图像上取两点将坐标代入解得0.23(在0.21到0.25之间是正确的)点评:第(2)小题,用验证牛顿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