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运动性疲劳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分类(一)概念(注意区分力竭)1983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将疲劳(fatigue)定义为: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力竭(exhaustion)是疲劳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疲劳发展的最后阶段。(二)分类心理疲劳与身体疲劳运动性疲劳是身心疲劳中枢疲劳与外周疲劳二、产生机制(一)“衰竭学说”观点:认为疲劳的产生主要是运动过程中体内能源物质大量消耗而得不到及时补充引起的。•主要能源物质:•1.高能磷酸化合物大量消耗•2.血糖含量下降•3.糖原含量下降(二)“堵塞学说”观点:认为疲劳的产生是代谢产物堆积(三)“离子代谢紊乱学说”观点:认为运动时离子代谢紊乱可导致运动性骨骼肌疲劳。(四)“保护性抑制学说”观点:认为无论是体力疲劳,还是脑力疲劳,都是大脑皮层保护性抑制发展的结果。•证据:•1.疲劳时大脑内-氨基丁酸含量升高。•2.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中,血浆支链氨基酸含量下降,使AAA/BCAA比值升高,AAA可使大脑出现抑制。(五)“突变理论”观点:认为肌肉疲劳是由于运动过程中能量消耗、力量下降和兴奋性或活动性丧失三维空间关系改变所致1.肌肉疲劳的控制链2.肌肉疲劳衰减突变过程(六)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学说概念:自由基观点:认为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及其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可攻击细胞及线粒体等生物膜,造成离子、能量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运动性疲劳。三、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及不同类型运动疲劳的特点(一)部位1、中枢疲劳2、外周疲劳(二)不同类型运动疲劳的特点:见表13-1四、运动性疲劳的诊断方法(一)、骨骼肌系统指标检测1.肌肉力量:疲劳时肌肉力量下降。2.肌肉硬度:疲劳时肌肉放松能力下降。3.肌肉围度:疲劳时下肢围度增加。4.肌电图:疲劳时肌电图功率谱左移,肌电图振幅不规则。(二)心血管系统指标测定1.心率:从基础心率、运动中心率、运动后心率恢复进行判断。2.血压体位反射:疲劳时血压恢复能力下降。3.心电图:疲劳时出现T波下降或倒置,ST段下移(三)感觉与神经系统功能测定1.皮肤空间阈:疲劳时触觉机能下降,辨别皮肤两点最小距离的能力下降。2.闪光频度融合:疲劳时视觉机能下降,根据闪光频率融合的阈值可诊断疲劳。3.脑电图:疲劳时快波明显增多。4.反应时:疲劳时反应时延长。(四)主观感觉判断1.身体自我感觉能力2.疲劳自觉症状测定表3.时间再生法第二节恢复与提高过程一、恢复过程的三个阶段二、机体能源贮备恢复三、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手段1、整理活动2、营养学手段3、物理手段4、中医药手段5、睡眠6、心理学手段7、肌肉产生酸痛后的恢复可取的恢复时间最小最大ATP和CP的恢复2分钟3分钟非乳酸氧债的偿还3分钟5分钟氧合血红蛋白的恢复1分钟2分钟肌糖原的恢复10小时5小时46小时(长时间运动后)24小时(间歇运动后)肌肉和血中乳酸的消除30分钟60分钟1小时(活动性恢复)2小时(休息性恢复)乳酸氧债的偿还30分钟1小时精疲力竭运动后可取的恢复时间[思考题]1、赛前状态有哪些类型?如何对赛前状态进行调整?2、简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3、试述“极点”和“第二次呼吸”。4、如何促进人体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