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向市场经济过渡与中国的改革模式分析重点:•什么是过渡经济?什么是经济转型?•如何看待我国的渐进式改革?•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是什么?•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存在哪些新特点?主要内容:一、过渡经济和经济转型二、渐进式与激进式改革三、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四、当前我国改革模式的实质和经验五、我国经济转型的新阶段和新特点背景资料之一●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90年代初的苏联解体,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市场经济目标●由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涉及到的国家有30个,占世界人口的1/3●按人口排序,最大的有中国大陆(12亿)、俄国(1.5亿)、越南(7000万)、乌克兰(5000万)、波兰(4000万),其他国家不足2500万●从GDP看,最大的三个转轨经济国家:第一是中国(亚洲)、第二是俄国(前苏联)、第三是波兰(中东欧)●以经济增长率衡量,表现最好的是中国,东欧表现最好的是波兰,最不理想的是俄国背景资料之二•89年的中欧或91年的苏联•激进式转轨•••中国和越南••渐进式转轨••政治支柱(一党制)的•断裂单纯国有经济支柱的变化背景资料之三•从90年代的历史中,把转轨绩效与转轨方式综合考察,大体有三种转轨道路•中欧道路新自由主义战略•后苏联道路严重的经济萧条••经济改革先于政治改革•亚洲道路亚洲比苏联、东欧穷•多数人口从事农业、多数中小工业•一、过渡经济和经济转型•过渡经济是指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而形成的经济存在形式和运动方式。•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独联体、东欧国家为代表,通过“激进式”改革(“休克疗法”)而形成的过渡经济;另一种是以中国为代表,通过“渐进式”改革而形成的过渡经济。经济转型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具体地讲,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经济转型的分类•按转型的状态划分: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型体制转型。指从高度集中的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体制转型的目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制度创新。结构转型。是指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结构转型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在转型过程中改变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和区域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按转型的速度划分:激进式转型和渐进式转型二、渐进式与激进式改革•激进式改革: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全面配套地按总体改革蓝图推进改革,与俄罗斯式的道路联系在一起的,有时也特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俄罗斯推行的“休克疗法”,或称“大爆炸”、“创世纪”式改革。俄罗斯“休克疗法”的主要内容:•私有化•自由化•稳定化渐进式改革•是指在根本经济制度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限制或阻碍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行逐渐地改革。渐进式改革是80年代后,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逐渐形成的经济转型方式。我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内容:•一在所有制结构改革上,并非一味强调私有化,而是要建立一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二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上,首先打破平均主义,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然后提出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三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四在价格改革上循序渐进,依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及消费者承受能力,从以调为主到调放结合,最后再到全面放开,形成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五当改革推进到一定程度时,适时推开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六对外开放也是渐进式推进的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四个“有先有后”的特征:•先农村后城市•先试点后推广•先易后难•先做后说中国改革杂志/马晓河:渐进式改革30年:经验与未来渐进式改革特点:•在改革开放路径上,采取了从下到上、先易后难的路径。•在改革开放顺序上,改革采取了先生产后流通、先经济后社会政治其他领域,开放采取了先东部沿海后沿江沿边和中西部地区的策略•在改革开放进程上,采取了先点后面推广的方式。•在改革开放的利益分享结构上,采取了先改革增量,然后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的激励办法“渐进式改革”显示优点•“渐进式改革”,群众比较能够承受,也有利于锻炼广大群众的承受能力。•由于改革采取渐进的方式,震荡小,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领导者积累和总结经验,探索和开拓改革的新路子。渐进式改革的阻力和缺陷:•改革理论准备不充分易导致实践上的盲目•既得利益集团的坐大容易使改革误入歧途•渐进式改革导致劳动和资本等结构性矛盾长期累积•非平衡推进易衰竭改革动力——《渐进式改革的张力》胡迟:国企改革渐进式道路反思2008年06月30日渐进式改革之不足:•1.重要改革延后•2.国有资产流失•3.拉大分配差距经济观察报2010.2.05赵人伟:重新审视渐进式改革中国渐进式改革目前遭遇了五大挑战:•挑战一:收入差距过大•挑战二:寻租、设租活跃和“增量”进入老体制•挑战三:市场化不足和市场化过度并存•挑战四:体制转型滞后于发展转型,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挑战五:中产阶级的培育和壮大进程缓慢三、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中国的经济转型首先是工业化和市场化双重转型的统一,是以经济发展和现代化为中心或导向的•中国的经济转型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与这种制度的创新联系在一起,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四、当前我国改革模式的实质和经验•以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相结合•国家的主导作用与市场的基础作用相结合•提高效率与促进公平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我国改革模式的实质和经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局部推进和整体协调•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初始条件与改革的路径•弱政府还是强政府•中国经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中国渐进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五、我国经济转型的新阶段和新特点中国的经济转型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1978年改革开放——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前期或初级阶段(2)从1992年——中国加入WTO,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中期(3)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的经济转型开始从中期进入后期我国经济转型新阶段的新特点:•新的改革形势•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国际环境•新的矛盾与风险粗放增长模式无法为继、社会不公问题更加突出、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等•对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根本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