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点一: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主要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措施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江三角洲相比,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由于南岭阻隔,国内腹地范围小,影响产业升级加强城市之间的协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视科技、人才的引进;推进“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城市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不相适应,“城中村”现象普遍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措施工业、城市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建设项目多,大量占用耕地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污染严重工业废水和污水直接排放;火电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随雨水降落;大量固体废弃物提高污水处理率,推广洁净煤燃烧技术和使用新能源,提高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率(2011·广东四校联考)读2001~2005年广东省三个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回答(1)~(2)题。(1)图中信息反映()A.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比2004年少B.2001~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在三个区域中最大C.2001~2005年北部山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始终高于东西两翼D.2001~2005年东西两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最小的是2001年C(2)珠江三角洲2004年以后出现农民工需求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A.城市化发展迅速B.面临产业升级转型C.高科技产业完全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D.耕地锐减B点睛: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和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升级思路点拨:(1)图中为2001~2005年广东省三个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情况,不能直接用来判断三个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其中东西两翼的变化在三个区域中最大,其增长率最小的是2002年。北部山区的增长率始终高于东西两翼。(2)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逐渐丧失,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逐渐提高并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规律技巧总结:分析解答有关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需要具备区域开发和整治的眼光,即熟悉其内容和步骤。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内容和步骤:区域开发整治的实质,是从区域角度,协调好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大题材料一中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在充分探究区域开发和整治内容基础上提出的。一般而言,探究区域(如珠江三角洲)综合开发与整治问题,首先要了解区域范围、区域特征和区域产业,其次要找出存在的问题,最后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重点开发整治地带和重点项目等内容。其步骤概括起来如下图所示:变式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20世纪80年代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产业转移,迅速由一个农业为主的地区,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材料二目前,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珠三角经济圈作为东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产业转型中实现了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的双突破。变式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我国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变式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以_________型产业为主的工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促进其发展的主要原因除了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外,最重要的国际背景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运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的知识就能回答。劳动密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变式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改革开放以后,三大经济圈一直是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这些地区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三大经济圈的共同区位条件分析可借鉴工业区位的分析思路。答案:①地处沿海、位置优越、交通便利;②工业发达,产业基础好;③市场广阔、对外开放度高;④教育和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⑤国家政策的扶持;⑥现代工业发展历史较长、基础设施较完善等变式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实现由“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新跨越的过程中,不断伴随着产业转移,当前东部地区移出的产业特点多为_________________;这类产业转移对实现“效益东部”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解析:从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即可。答案:(1)技术含量低、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等(2)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缓解土地、水源资源、能源相争的矛盾;缓解环境污染压力;部分劳动力就业矛盾加剧等。聚焦点二:江苏工业化与城市化区域特征位于长江下游,黄海之滨;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19世纪初,苏州、扬州和江宁等就是世界上较大的城市存在问题①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②城市和工业发展迅速,淮河、长江、太湖等出现了严重的水污染;③乡镇企业过于分散,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不易形成一定规模的服务中心,环境问题突出);④城市规模相对缩小,优势不突山,缺少特大型城市具体措施①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撤并一批乡镇,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②“组团式”发展城市群,建设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个“城市圈”;③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2011·南京最后20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原长三角区域和新长三角区域图。(2011·南京最后20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二环渤海经济圈图。(2011·南京最后20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试分析长三角区域的扩大对苏北城市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2)简述苏北中小城市的发展对沪宁杭地区发展的意义。(2011·南京最后20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比较环渤海和长三角的区位,从位置、资源、交通等方面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环渤海新长三角相同点位置资源交通不同点位置资源交通点睛:区域不同级别城市的协调发展和两大经济圈的比较思路点拨:关注我国热点区域,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关注最新材料——新长三角的规划,分析城市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2)分析区域内中小城市的建设对缓解沪宁杭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3)关注战略物质——能源、资源的不同视角问题,在区域的分析中,以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角度提出解决区域问题的基本措施。答案:(1)由于交通便利带来物流和旅客,可以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商业地位得到加强,中心城区土地价格会上升,城区的范围会扩大。由于政策的制定,投资规模增大,促进工业化发展,进而带动城市化发展。促进会展、旅游、商贸、物流业的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2)分散大城市职能;缓解大城市的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大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答案:(3)环渤海新长三角相同点位置临海,位于东部经济地带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交通铁路、公路、航空、海运较发达不同点位置临渤海临东海有滩涂资源;煤和铁资源相对缺乏河运较发达资源有盐资源;水资源紧缺交通规律技巧总结:地理分布图的判读程序地理分布图主要包括政治区域分布图、自然要素分布图、人类活动分布图和区域综合分布图等四种类型,准确获取图中信息是提高地理学习效率、正确解答相关试题的基础。一般地理分布图的判读程序有:(1)读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例如,“20世纪末江苏省小城镇分布示意图”不仅表明了地图所示的时间是20世纪末,区域是江苏省,还表明了地图所示内容是江苏省小城镇分布。(2)读图例当地图上出现多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首先可从图例中找出各项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分门别类辨识它们的分布特点,最后根据题目的要求重点分析某项地理事物如小城镇。(3)抓住位置或形象特征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来认识其分布。如,本题中小城镇密集区在苏南,较少区在苏北。再如,法国的轮廓近似“六边形”,意大利的轮廓貌似“靴子”,智利的轮廓形似“长剑”。(4)重视主要地理分界线地理分界线是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重要依据。如江苏省长江以南为苏南,长江与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之间为苏中,淮河以北为苏北。另外,还有一些重要的省界线、国界线等也不可忽视。(5)提取、分析信息在地图上了解某一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时,可通过不同区域间的比较,找出规律,最后进一步分析成因。如苏南、苏中、苏北小城镇分布差异对比,可得出江苏小城镇的分布密度由南向北递减的规律。:读长江江苏、上海段沿岸地区城市发展变化图(图中黑圆圈大小代表城市等级高低),回答(1)~(4)题。(1)根据图示,长江江苏、上海段沿岸地区的城市等级分为()A.2级B.3级C.4级D.5级C(2)有关a、b、c、d四类城市等级体系和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a等级的城市等级最高,数目最多,服务范围最大B.b等级比d等级的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大C.c等级城市之间的距离比b等级城市之间的距离远D.d等级城市等级最低,但服务种类最多B(3)从甲图到乙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和现象有()①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②城市郊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③工业生产排放大量废弃物,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④出现“热岛”现象,不利于市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A(4)下列有关长江江苏、上海段沿岸地区城市由甲图到乙图变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此过程称为城市化B.在此过程中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C.此过程中城市人口数量增加D.此过程主要表现为逆城市化D解析:(1)图例中已显示a、b、c、d四类城市等级。(2)城市的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广,职能种类越多,彼此距离越远,反之亦然。(3)出现“热岛”,可产生热力环流,加快气流运动,利于市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4)由甲图到乙图的变化,城市数目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为城市化的典型特征,不属于逆城市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