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6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学常识1.孟子名字生活时代:评价:著名的家家是()之后的()大师,所以常“”并称,后人尊“”。•(轲)(子舆)(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儒家孔孟亚圣文学常识:2孟子政治上主张有哪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体现的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仁政”(法先王,行仁政)“民贵君轻”(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性善”本文的政治主张是;反对不义战争,主张以“仁政”(法先王,行仁政)统一天下出处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告子下重点实词•抢答:•1郭:2环:3池:•4兵革5米粟:6委:•7去:8域:9以:•10威:11利:12之至:•13畔:14顺:15故:重点实词:1郭,外城2环,围3池,护城河4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古代作战时士兵用以保护身体的军服)5米粟,指粮食6委,放弃7去,离开8域,界限,即限制9以,凭,靠10威,震摄11利,强大12之至:之,到;至,极点13畔,通“叛”,背叛14顺,归顺,服从15故,所以成语•古义: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今义:站在正义方面,就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必然陷于孤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分析•理解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作者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作用是?开门见山;提挈全文天时地利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多助”“天下顺之”“仁政”作战:治国:4议论后得出的结论\深化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启示:台湾民进党领导人陈水扁,肆意叫嚣“台独”,请你利用本文的一些观点进行抨击.常发:起,指被任用举:被举用,被选拔筑:捣土用的杵任:责任,担子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拂乱:拂,违逆不顺;乱,扰乱;拂乱,使颠倒错乱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忍:使坚韧曾:同“增”增加恒:水泥自流平楂痋爿犯过失通“横”梗塞,不顺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征验,表现在里面,指国内在外面,指国外有法度的世臣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作:出:过:衡:征:拂士:入:法家:成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乐使人委靡死亡.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分析•理解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体现本文中心论点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论述的?造就人才,治理国家4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历:5第一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点是什么?作者借此想要说明什么道理?这些人虽都出身贫贱,但他们都在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后,终于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说明忧患可以激发人奋发有为,成功人士必经一番磨难。9作者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乱,提出了什么论断?6经历磨难砥砺的好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7孟子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8上天要把重担加给某个人,必须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磨练他?磨练的好处是什么?心理、身体、生活境遇。(生活、思想、行为)使他性格坚韧,增长他的才干。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0如何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乱的,这样做的好处是?(1)“人恒过……而后喻”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2)”入则……国恒亡”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无内忧外患,国家灭亡)。从个人作为推论到国家治理,一正一反,相得益彰。11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1)文末归纳中心论点。(2)先论证“生于忧患”,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3)再论证“死于安乐”,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安乐亡国的事实加以说明。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启示:结合课文主旨,谈谈你从文章得到的启示: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也是如此.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旨,拟一幅对联(不少于五言)结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文,以“得”“失”或“多”“少”为开头,拟一幅对联(不少于五言).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