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中美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中美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一、看待中美关系的宏观视角二、中美关系的历史回顾三、对中美关系的全面认识四、未来中国的美国政策走向一、看待中美关系的宏观视角(一)历史角度-------不平等(二)现实角度-------最重要(三)国际角度-------分不开(一)历史角度-------不平等1.近代中国的衰落与美国的崛起2.现代中国的发展与美国的遏制(二)现实角度-------最重要1.改革开放与外部环境2.统一大业与国内稳定(三)国际角度-------分不开1.世界问题2.经贸问题世界主要政治形势——美国:牛欧盟:散俄罗斯:软中国:敛。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对美关系中美关系目前核心问题——台湾问题中美关系的实质——竞争关系影响中美关系的根本因素——国家利益与实力结论:1.中美关系的良好发展对中国的现代化,对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2.耐心妥善处理双方分歧,既要坚持原则性,又要掌握灵活性二、中美关系的历史回顾•(一)近代的中美关系(1804年——1949年)•(二)相互敌对时期(1949年——1972年)•(三)缓和与加强交往时期(1972年——1989年)•(四)曲折中前进时期(1989年——2001年)•(五)平稳发展时期(2001年——2008年)(一)近代的中美关系(1784——1949年)晚清政府时期:1.美国立国后即与中国有贸易往来.在美国刚摆脱殖民地地位,中国还是天朝大国的情况下,两国关系是平等互利的.三角贸易更是有利于白银流入中国.美国商人也参与了鸦片贸易,但美国政府则对中国的禁烟采取了配合的态度.1784年,“中国皇后号”抵华时,广州黄埔港的场景2.望厦条约签订后,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不平等时期.但美国执行不使用武力,用和平方法取得最惠国的政策,在英法武装侵略中国时起调节作用.这一政策和行动在中国赢得较好的声誉.1856年,美驻华公使调停第二次鸦片战争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签定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持中立政策.美国驻华委员马沙利:”美国最高利益所寄,是在于支持中国一维持此间秩序,而不是坐视中国变成为无政府状态蔓延的场所,致终成为欧洲野心的牺牲品.”美国学者对这个纲领评价很高,认为是”经得起考验的正确的美国远东政策总结”.1861年,政变后支持清政府,华尔组洋枪队.3.”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政府一贯的政策.在各国企图瓜分中国领土时期,美国明确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是对抑制各国瓜分企图,维护中国领土完整有利的.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之一,定《辛丑条约》北洋政府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在远东为对日竞争,采取支撑中国政策.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支持中国收回山东权利,以后又开始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进程,主要是为了抑制日本,争取美国的利益,同时客观上也对中国有利.1913年,威尔逊正式承认袁世凯政府1918年,美国对华贸易占各国13.1%1919年,凡尔赛和约中对日妥协1921年,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解决中国问题1927年,北伐战争中美国有条件中立国民党政府时期:1.在日本武装占领中国东北和华北时,美国正处于经济危机.美国政府从不承认原则发展到不退让方针,尤其是罗斯福的态度,都是美国对中国早期抗战的支持.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后改变了孤立主义倾向1935年美国由经济经济已经由危机中恢复到1929年的75.6%1937年罗斯福隔离演说”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人的和平,自由和安全,正在受着其余百分之十的人威胁,这百分之十的人现在设法推翻国际的秩序和法律”,”日本在中国的行动与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原则不符.”2.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两国在远东共同抵抗日本法西斯.在反侵略中以血肉凝成了友谊.美国政府在这一时期和中共有了正式的联系.中共也有战后依靠美国建设中国的设想.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1942年,美国设立中国战区,蒋介石任战区统帅.在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8年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曾向中国提供大量军用物资以抗战,并派陈纳德将军带领航空飞行大队赴华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3.二战结束后,美国在远东的战略,是要以中国作为稳定因素以遏制苏联.在中国依靠的对象,是蒋介石政权.因此美国致力于加强国民党政府,同时调节国共矛盾.由于国共矛盾无法调和,美国的政策无法实现.4.中国内战爆发,蒋介石在中国不得民心已经明显.美国在物质上支持国民党政府的同时,已经在考虑将远东稳定的依靠力量由中国转向日本.在中国内部则试图寻找第三种力量代替蒋介石.(二)相互敌对时期(1949年——1972年)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将中国纳入”冷战”中的苏联阵营,并以包围圈来遏制中国.对台湾政权则由不支持转为支持.与反对中国新政权相呼应的,是美国国内的”麦卡锡主义”横行.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美国开始对中国实施封锁、遏制,迫使新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中国从苏联得到了战略上的支持、经济上的援助、技术上的帮助。同时,苏联还许诺:帮助中国解放台湾。中国解放台湾的准备工作进入倒计时。美国在这一时期放弃台湾.2.美国的战略目标是在欧洲对付苏联;中国的主要目标是解放台湾.朝鲜战争使双方将大量人力物力集中到朝鲜,并加剧了双方的对立情绪.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随即,美国第7舰队侵驻中国台湾。从1950年10月19日——1953年夏,中美双方在朝鲜半岛大打出手,美军伤亡39万人,南朝鲜军队和联合国军中的其他国家军人死亡逾70万人,美国经济损失830亿美元,而中国军队牺牲也超过10万人。朝鲜战争中,中美两国并没有全面宣战,也没有把战争的区域扩大并升级为对彼此国内目标攻击的全面战争。中美在第三国交手,只管埋头打,谁也不出声,打了三年,结果是中国赢得了战场上的胜利和政治上的尊严与地位,其成果便是《朝鲜停战协定》。为什么说中国赢了?因为中国是个刚刚获得独立的弱国、穷国,而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第一军事强国,又打着联合国的旗号,纠集了十几个国家的军队共同侵略朝鲜,所以,双方又回到了战争的起始点,便是中国的胜利,便是中朝人民的胜利,狠狠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3.在极端敌视和不信任的情况下,双方都制定了强硬政策,喊出了激烈口号.但双方领导人还是希望和解,不仅进行了华沙谈判,就是在台湾海峡和越南这样尖锐的冲突中,双方也都适可而止,不进入到直接对抗的程度.•朝鲜战场的失利,美国并不甘心。1964——1973年,美国又出兵越南,企图从西南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被迫进行抗美援越,美国出兵55万,中国出兵32万,双方又打了10年。不过与朝鲜战争不同的是,中国军队一般没有直接参与对美军的打击,而是做一些后勤物资保障、培训越南军官或者是工兵等方面的工作,使中国成为越南人民可靠的大后方。经过一次又一次交手,美国在损失数千亿美元、死亡58209人、受伤30余万人之后,于1973年仓皇逃离越南。而越南也于1976年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又一片土地成了赤旗的天下。(三)缓和与加强交往时期(1972—1989年)1.当苏联成为巨大的威胁力量后,中美两国从自己的安全出发,开始了改善关系的进程.由于长期的敌对,这一进程速度很慢.但这终究是一项历史性的突破.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之间开始出现摩擦,直至苏联从中国撤走专家组、停建援华的大型项目、中止核领域的合作,同盟关系名存实亡。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并不时挑起边界争端,以武力对中国相威胁。美国此时也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苦不堪言,想赢赢不了,想撤没面子。同时,面对苏联人在全球重要地区的步步紧逼,美国人是步步防守,处于劣势。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怎么办?中美联手制衡苏联。故尔,毛泽东数次向美国人挥动橄榄枝,但美国人楞是没看出来,不过,经过罗马尼亚、巴基斯坦等国领导人传递出的中国政府的明确信息,美国人还是收到了,并开始了积极行动。终于,打不败的中国人成为美国战略意义上的朋友。1971年4月,第26届世界乒乓球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毛泽东果断决策,邀请美国国家乒乓球队访华。毛泽东的“乒乓外交”以“小球转动大球”,中美两国间的坚冰被打破。中美怎么会走到一起呢?是基于双方战略利益上的共同需要,是防范苏联威胁的需要。2001年3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出席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为纪念中美乒乓外交30周年而举行的招待会。招待会前,李岚清与基辛格重温“乒乓外交”。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为此瞒天过海秘密访华两次,敲开了中美关系新篇章的大门。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前往迎接。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们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说:“这是中美两国领导人越过一个大洋,越过相互敌对20多年的握手,这表明中美关系从此将揭开新的一页。”尼克松1972年访华,这是美国总统第一次到一个没有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进行正式访问,体现了美国在战略上是多么需要中国的帮助与配合。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联合公报,史称《中美上海公报》,美国承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联手抗苏,是尼克松中国之行的最大收获。当然,中国也有相同的收获,还有另一样收获——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明确表态。尼克松的中国之行,史称“破冰之旅”。在这个时期的中美关系中,相比较而言,中国处于一种更有利的地位,因此,是尼克松访华,而不是毛泽东访美。2.坚冰解冻的必然结果,是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台湾问题,是不容易解决的.但中美政府采取各持己见,搁置问题的办法,不使它妨碍两国关系的发展.这是1979年1月1日,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举行招待会,庆祝美利坚合众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同伍德科克在招待会上祝酒。1978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决定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到1978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为什么时隔6年之久呢?关键还是美国政府的态度,只有苏联的威胁一日甚似一日,让美国人有危机感、紧迫感了,中美关系才能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与空间。此外,还有一个棘手的台湾问题。1979年1月29日——2月5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应邀访美,这是新中国政府官员对美国的首次访问。访问期间,美国热情款待了邓小平,并支持中国即将发动的针对越南的边境自卫反击战,狠狠地打击了越南防华排华反华扰华的气焰,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1979年4月,美国总统签署国会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许诺:美国有权力也有义务保障台湾的民主制度和安全。公然违背中美两个外交公报的原则,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反对。但美国为了保持台湾“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的地位,对中国的抗议和反对置若罔闻。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与苏联争夺世界霸主地位,美国推出了“星球大战”计划,企图用军备竞赛拖跨苏联。同时,为了增加抗衡苏联的威胁与扩张,美国也极需要中国进一步的帮助。因此,发展、深化与中国的关系,成为美国战略上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地维护美国的根本战略利益,美国总统里根及其政府同中国有关方面就分步骤解决美国出售给台湾武器问题举行多次会谈,并最终因美国的妥协、答成一致.1982年8月17日,中美为此发表联合公报。美国政府答应:在1983年售台武器价值8亿美元的基础上,以后每年金额递减20%,即2000万美元,直至完全停止出售。但由于美国人玩了花招,出售给台湾的武器价值总额少了,而性能与质量即技术等级却不断提高。同时,美国还以台海两岸军力失衡为由,屡次超过规定向台出售大量先进武器,致使八-一七公报名存实亡。3.当中美两国的对苏战略逐渐退居次要地位时,两国的经济联系已加深了.这使两国关系建立在一个新的更牢固的基础上.台湾问题还是存在,但不会影响建立在新基础上的关系.1984
本文标题:中美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78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