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规划是由人参与的、并由人主导的过程如何保持规划的科学性?第一节生态规划学的理论框架自然经济社会生态规划生态学自然科学规划技术学工程技术学经济生态学社会生态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规划学的主要理论框架体系来源学科主要理论个体生态学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原理、最小限制定律、耐性定律、生物生长定律、生态适应理论种群生态学种群密度理论、种群空间分布理论、种群增长及动态理论、种群相互作用理论、种群调节理论、种群遗传理论、种群生态对策理论、种群协同进化理论、种群生态位理论群落生态学群落组成和结构理论、群落稳定性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边缘效应理论、群落演替理论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理论、食物链(网)理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理论、生产力理论、系统承载力理论、生态平衡理论景观生态学景观整体性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景观等级理论、景观格局与过程理论、景观尺度理论、景观配置理论环境生态学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理论、环境自净理论、生物修复理论经济生态学生态经济平衡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价值流与信息流规律、生态经济区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生态学资源过程理论、资源替代理论、资源环境价值理论、资源生态经济平衡理论、资源配置理论产业生态学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工业新陈代谢理论、清洁生产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系统学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自组织理论、灰色理论生态规划学的理论来源地理学地域分异规律、人地关系理论第二节生态规划的主要理论•地域分异规律•生态适宜性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区位理论•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一、地域分异规律(lawsofregionaldifferentiation)•地域分异现象(regionaldifferentiation)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地域分异规律是由于太阳辐射、海陆位置、海拔高度等因素的空间差异,而引起的自然环境与生物群落在空间地域上发生分化及由此产生的差异。•地域分异规律一般包括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地方性规律。•纬度地带性是指由于太阳辐射能按纬度分布不同而引起的气候、植被、土壤、农业生物与耕作制度等在纬向上的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是指由于距海远近即海陆位置不同而导致地理环境和生物群落等在经向上的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是指由于地形、地质结构而导致地理环境和生物群落等在垂直高度上的分异规律。•地方性规律主要是由地方地形、地面组成物质及地下水埋深等因素引起,具有系列性、组合性及重复性等表现形式。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有四个特征(1)海洋是地球水圈的主体(2)东半球北部大陆集中(大陆总面积64%在东半球,36%在西半球)。(3)除南极洲以外,大陆成对集结,向北极汇合,形成“大陆星状”。(4)大陆与海洋接触的地带构造复杂,出现山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等地貌。理想大陆自然带模式中国土壤水平地带分布模式珠穆朗玛峰南坡的垂直自然带冰雪带5500m4000m高山草甸3000m针叶林2500m针、阔混交林500m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地域分异规律在生态规划中的指导作用地域分异是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要素(如气候、植被、土壤等)在空间上表现出来的客观现象,因此,在生态规划过程中,特别是在开展大范围大尺度的生态规划时,必须遵循地域分异规律。•宏观指导作用——在生态规划过程中,针对不同地区,在总体上必须根据其热量带、气候带、植被带和土壤带等来进行总体生态功能分区,在此基础上来优化布局相应的农林牧副渔等生产门类和建设项目,原则上要求在不同的气候带和土壤带上应安排与之相适应的农、牧、水产、林业等项目。•局地指导作用——尽管该规律反映的是大尺度上的变化,但同样可用以提导一些局部地区的生态规划(垂直地带性对不同高度带上的布局、局地小气候发展特色种植等)。二、生态适宜性理论•生态适宜性——是指某一特定生态环境对某一特定生物群落所提供的生存空间的大小及对其正向演替的适宜程度。•生态适宜性原理——任何生物的生长和发育都要受到生态环境条件的制约和限制,并只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梯度范围(生态幅内)。也就是说,任何生物总是倾向于生活在其最适宜的生境范围内,并占据着一定的生态位,在这种生态环境条件下,生物种群保持着最大的生命活力、生产力和稳定性。种群数量数量很低种群消失种群消失数量很低数量最高不能耐受区生理受抑制生理受抑制不能耐受区最适区环境梯度低耐受性下限耐受性上限生物种的耐受性限度图解(仿Smith,1980)•自然生态适宜性(Ecologicalsuitabilityornaturalenvironmentalsuitability),指特定自然环境条件对某一生物或发展项目的适宜程度。•经济适宜性(economicsuitability):指发展某一项目时,是否存在与之相适宜的经济投资环境、投入成本、市场需求善以及经济发展前景。•技术适宜性(technicalsuitability):指在某一地区或某一时间阶段发展某一项目时,是否存在与之相适宜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水平。•社会适宜性(socialsuitability):指在某一地区发展某一项目时,是否具备充足的、相适应的社会劳动力资源,是否能够得到该地区人们的接受和认同,是否符合当地之夜良展的主导方向,是否能提高该地区居民的社会公共福利。•文化适宜性(culturalsuitability):指在某一地区发展某一项目时,是否存在与之相适宜的文化环境,或该项目的发展是否对当地的文化造成冲击。生态适宜性理论内涵拓展•在农业生态规划中的应用•在林业生态规划中的应用•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在土地规划和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生态适宜性理论在规划中的指导作用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图耕作制度区划种植业区划水稻区划小麦区划玉米区划大豆区划花生区划油菜区划棉花区划苹果区划柑桔区划茶叶种植区划烟叶种植区划化肥施用区划农村能源区划农产品加工业区划蚕业区划林业区划畜牧业分区饲料区划水产区划生态适宜性理论——全球观、地域观甘肃舟曲县卫星遥感对比地图(左图为灾前右图为灾后)三、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人类的社会分工分为两种形式——部门分工和地域分工。•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表现形式。•劳动地域分工——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以商品交换为前提的分工,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分离、区域间产品交换和贸易是其生产的必要条件,各区域之间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是其产生的客观物质基础。•劳动地域分工表现为——各种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的某一部分。劳动地域分工的理论基础•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在生产效率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如果各国都生产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再进行交换,则可获得绝对好处。•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任何国家都具有相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各国都把劳动用于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生产和出口相对有利的商品,进口本国相对不利的商品,将使各国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双方获得比较利益。•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在于各区域生产要素的自然禀赋或充裕程度的不同。在不考虑需求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相对稀少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不利的地位。•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地域分工是提高生产率的途径。区域产业链与生态规划•产业链——即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1)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2)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3)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产业链越长,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深度越深。(4)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但起点和终点并非固定不变。波音公司B-747巨型喷气客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分别由美、英等6个国家的1500家大企业和15000家中小企业合作生产,其中外国企业提供的产品重量占飞机构件总重量的70%。自然区、经济区与行政区自然区的划分,是根据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相对一致性所划分的区域。行政区——则是按照统治者为加强地方统治的政治原则所划分的区别;有时为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可以考虑自然地理要素,有时则为了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力,有意违反自然地理原则。。经济区——则是根据产业的地域分工和商品贸易经济原则划分的。行政区——是封闭的、内向的,经济区则是开放的、外向的。行政地理的划分一般以经济地理为基础的,所以研究历史地域经济,仍需以政区的划分为空间区划。京三角珠三角长三角三大经济圈七大经济区环渤海长三角东北西北西南与华南中部五省三大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带中部经济带西部经济带在规划中要考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四、区位理论•区位——是一个区域的数理地理位置(即经纬度位置又称天文位置)、自然地理位置(即海陆位置、地形位置、气候位置、以及河湖、海岸线等轮廓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如与周围地区的原材料供应、产品市场等方面的联系)、政治地理位置(如邻国)、人文地理位置的综合。四、区位理论数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人文地理位置区位自然因子运输因子集聚因子劳动因子市场因子文化因子技术因子行为因子时间因子•区位论理论——系统观、匹配观区位论的几个学派(一)成本学派•杜能的古典农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高兹的海港区位理论(二)市场学派•克里斯塔勒与中心地方论(三)行为学派(一)杜能的古典农业区位理论•杜能理论的假设:一个大平原中央有一个城市,共同组成了一个孤立的地区;该地区内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都是均质的;区内唯一的运输手段是马车,运费与重量和距离成正比;唯一的农产品市场是中心城市;区域与外部环境相隔绝。这样抽象得出的“孤立国”就是杜能理论的前提。(一)杜能的古典农业区位理论•杜能根据上述假定进一步提出了他的农业区位向心圈理论模式。把农业产品的销售成本看作是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之和,则有下式成立:π=P-(C+T)(1)式其中π代表利润,P代表产品的市场价格,C为生产成本,T为运输费用。(一)杜能的古典农业区位理论•杜能假定,单一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不依据城市距离远近而异,于是,产品的纯收入就完全取决于距离城市的远近。杜能把这一纯收入定名为区位地租(位置级差地租)。这样,在多种农业生产品类之间,由于其各品类收益不同,导致所能偿付的区位地租有差异,以致其空间分布呈一以市场为中心的同心环带。农作物的合理分布区,是其能偿付区位地租的地段,杜能自己曾在《孤立园》中阐述了六种农作制度,呈向心环状围绕城市中心,即著名的“杜能环”。杜能圈层(1)鲜活农作圈:紧靠城市,生产蔬菜、牛奶、鲜花等(2)林业圈:生产林木,用于薪柴、建筑、家具,用量大(3)轮作农业圈:黑麦-黑麦-马铃薯-大麦-苜蓿-豌豆(4)谷物农作圈:谷物、畜产品,经营比较粗放(5)三圃式农作圈:谷物-牧草-休闲(6)畜牧圈:以牲畜及乳制品供应市场(7)自然区域:以休闲、狩猎为主的灌木林带杜能圈层的说明•1.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为最近的城市农业地带,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如蔬菜、鲜奶。由于运输工具为马车,速度慢,且又缺乏冷藏技术,因此需要新鲜时消费的蔬菜,不便运输的果品(如草莓等),以及易腐产品(如鲜奶等)等就在距城市最近处生产,形成自由式农业圈。本圈大小由城市人口规模所决定的消费量大小而决定。•2.第二圈——林业圈。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由于重量和体积均较大,从经济角度必需在城市近处(第二圈)种植。•3.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没有休闲地,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六区轮作,第一区为马铃薯,第二区为大麦,第三区为苜蓿,第四区为黑麦,第五区为碗豆,第六区为黑麦。其中耕地的50%种植谷物。杜能圈层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