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普通心理学》第十三章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第十三章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一《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心理诊所病例:成年女病人可怕的念头–每当想到男朋友,就希望他出车祸–每当看到母亲做饭,就想到她用刀切手–当小朋友去游泳,希望他们都被淹死–看到同学的脑袋,总想起踢足球–但我爱他们!强迫观念《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本章概要第一节心理健康的一般概述第二节青少年的心理障碍类别第三节青少年的心理保健《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第一节心理健康的一般概述一、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二、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运动的发展三、健康与心理健康四、心理健康标准《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一、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哪个国家、哪个文化或哪所学校特有的问题,而是全球共同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7年召开的全球心理健康会议上,呼吁各国政府、机构重视心理和行为问题,开展的各项活动以服务于各类人群。其中,儿童青少年是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据WHO估计:全球大约有1/5儿童和青少年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情绪或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缺乏自信、与同龄人或成人交往困难、吸烟、酗酒、吸毒、过早的性行为、少女怀孕、离家出走、自杀及暴力、犯罪等,其中只有不足1/5的患者得到了适宜的治疗。《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心理健康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被人们普遍地叫做“心理卫生学”。二次大战后,很多精神医学家和医学心理学家,感到“心理卫生”一词在科学性上有些欠缺。他们认为心理卫生更多地是着眼于从消极意义方面来指导人们怎样诊断、治疗和预防心理疾病,而忽略了怎样积极主动地,从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上,去探讨如何保持与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他们指出:心理卫生最早只不过是侧重于强调对心理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后来,《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它虽然也标榜促进心理健康,但实际上远远没有完成和达到这样的目标。随着精神医学和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的进展,同时也依据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的要求,怎样更加积极主动地从理论原理和方法技术上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相比之下,“心理健康”这个词,更富有积极性的建设性的意义,于是索性改用“心理健康”或者“心理保健”来代替了“心理卫生”。《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为什么要讲究心理卫生?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说过:“我们因注意身体的健康,故研究生理卫生,我们要使心理得到健全的发展,则必须注意心理卫生。”讲卫生是为了保健康。但以往我们所提出的讲卫生指的是除四害、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净的食物等,讲的是生理卫生,目的是维护躯体的健康,这是一个生物医学模式的卫生观。《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现在认识到讲究心理卫生、维护心理健康不但有利于预防精神病、神经症、人格变态一类的心理疾病,而且还能预防象高血压、冠心病、恶性肿瘤等一类心身疾病的发生。由于心理活动与人们的工作、学习直接相关,讲究心理卫生对于提高劳动效率、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提高生活质量都有密切的关系。讲究心理卫生既是身心健康所必须,也是社会安定和个人幸福之必须。《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二、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运动的发展1903年,心理卫生运动的发起人、心理健康学的先驱——美国精神病医生克利福德·比尔斯(1876~1943年),写了一本名叫《一个发现自我的心灵》的自传体著作,1909年出版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几乎每年都再版,成为风靡一时的畅销书。比尔斯在这本书里,呼吁人们要注意对精神病患者的种种不公正的、不人道的待遇,引起了社会上普遍的重视。《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1908年英国的克洛斯通出版了《心理卫生》一书后,这一专业术语才被正式采用。1948年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协助下,“世界心理卫生协会”宣告正式成立。在我国,1933年国立中央大学开设了心理卫生学科;1935年,在南京首创“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组织,国内几所大医院设立了脑系科,几个大城市设立了精神病医院。但是,心理卫生门诊咨询工作,始终未能在我国很好地开展起来,心理卫生知识也未能在社会上普及开来。《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早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就在学校、社区设立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门诊。在80年代以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到了80年代以后,从事心理辅导的心理学工作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全体学生身上,特别是注意学生心理的健康教育。美国不同的州、不同的学校所采用的基本模式相同,心理健康教育课以活动为主。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某些心理状态,以此来改变认知观念、接受行为训练、提高心理技能,从而达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本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围绕着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心理素质而展开,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有关健康、安全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培养学生保持和增强心理健康的实践能力,并将学习意愿、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力、判断力和行动能力作为健康教育的基础学习。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开始在学校设置心理咨询室,2000年,日本政府开始在中小学设置心理健康课程。《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香港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模仿了美国的模式。90年代,许多心理咨询工作者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以预防为主。因此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也出版了。有的是单独一门课,由班主任来担任这门课,两周1课时,一学年16课时,每课时35分钟;另一种形式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到社会课程里,约占课程的1/4,由教社会课的老师来担任。《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台湾地区实施9年国民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90年代中小学生的心理卫生和辅导工作更加受到重视。学校心理卫生与保健工作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健康的求学环境;实施心理卫生教育。增加相关的科目,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公民与道德》、《伦理》等课程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开展心理保健活动,如演出与心理适应有关的话剧,举行心理健康故事比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学校设置学生辅导中心,专门负责辅导工作的计划以及个案处理的研究和辅导。《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我国大陆情况:八十年代以来,一些省、市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2001年8月,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教育部门已将中小学的心理卫生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目前,由于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家庭和社会对于孩子的期望大,孩子受到溺爱多、保护多、压力多,而动手能力的培养、情操教育容易被忽视,使得现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承受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和打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专家指出,虽然我们还不能像国外找心理医生看病像去看感冒那样方便,但“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应当成为目前大众的心理调节模式。专家提醒人们应当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自助,学会保持心理健康,成为一个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人。《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现代医学的观念,认为人类的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那么,讲究卫生之道,就应当是生理卫生与心理卫生两者并重。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给人们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所以,讲究心理卫生,提高人的应激能力,以培养和维护健全的人格,提高人们的心身健康水平,就日益显得重要。目前,心理卫生问题已经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心理卫生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公认和各阶层人士的关注。《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探讨人类如何来维持和保护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措施的一门学问。它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诸如精神疾病的康复及预防;减轻充满冲突的世界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使人处于能按其身心潜能进行活动的健康水平。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已明确地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躯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健康是躯体健康的保证和动力,二者紧密相关、相辅相成。《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心理卫生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它在儿童青少年卫生保健工作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要使儿童青少年获得心理健康,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各种适宜有效的技术与卫生措施。如果从儿童青少年时代就重视心理卫生,将会为今后一生的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三、健康与心理健康(一)健康新概念(二)心理健康《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一)健康新概念1948年WHO成立宪章中提出健康新定义:身体、精神、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的综合性良好状态,不单指身体无疾病。(身心健康)“不仅指肌体的强健和无疾病,而且是一种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方面的完满状态。”(WHO,1978)“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WHO,1989)《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健康尺度:医学尺度心理尺度社会尺度道德尺度《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二)心理健康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除了生理健康以外一切精神因素的健康,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新定义中所提到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良好。狭义的心理健康,参照心理学家英格里士(English)的观点,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状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生活,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我们所讨论的是狭义上的心理健康。《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四、心理健康标准①智力正常。②情绪愉快而稳定。人的情绪愉快而稳定是人的情绪健全的重要标志。愉快表示身心活动和谐。③心理协调。人的思想与行动相统一,称为心理协调。④人际关系的适应。⑤反应适度。⑥心理行为符合年龄《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除此之外,心理健康的标准还包括:注意力集中、适度耐受各种压力、能悦纳自己和认同他人、有社会责任心、有现实的人生目标等。当然,处于发展中的儿童青少年,其心理和行为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及可塑性。因此,上述心理健康标准对他们具有相对性,衡量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只能大体符合“标准”。简言之,对儿童青少年来讲,健康心理是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相对稳定、相对协调和充分发展,并与客观环境保持统一和适应。《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正常与变态病因或症状标准社会标准统计标准文化差异诊断标准客观吗?–Rosenhan(1973):八位假装幻听的心理学家《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正常人的特点了解并基本肯定自己掌握自己的思想行动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能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独立谋生的意愿与能力追求理想但不脱离现实《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第二节青少年的心理障碍类别传统的分类近20年的分类更细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心理治疗《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吴继霞传统的分类–神经症–人格障碍–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器质障碍。《普通心理学》苏州

1 / 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