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学生分组实验活动教案1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实验分析】1、性质:本堂课的实验操作是九年学生第一次在实验室进行系统实验,因此在实验操作、思想方面也都是十分关键的。2、地位:本节课是根据课程的重要性、.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加以整合的一节实验活动课。3、作用:本课内容在教材中分散,顺序为先学习性质、再学习制取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是初三学生较系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第一种物质,因此在九年化学中有着重要的基础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并加深对氧气的性质认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初步了解利用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体验实验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尝试实验成功的快乐;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方法与性质的的实验【教学难点】步骤的连贯与操作的规范【实验用品】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皮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棉花、火柴、细铁丝、木条、木炭、高锰酸钾、澄清的石灰水、水(28组)【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制法,这节课我们就制取二瓶氧气并验证它的性质。下面我们以小组实验的形式再次对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进行学习。二、课前热身1.实验室通常采用哪些药品制氧气?可采用哪些方法收集氧气?为什么?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对应的七字口诀?3.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5.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6.药品为什么要均匀的平铺在试管底部?7.停止加热时,为什么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8.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在氧气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三、制取并收集氧气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原理:。1.查:按照图2—17连接好仪器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一段浸入水中,然后用双手握住试管外壁,观察,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装: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怎么装:),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3.定: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铁夹夹在距离试管口约1/3处固定试管。4.扣:将集气瓶装满水,倒扣在水槽中。5.点: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先预热,后固定在药品集中的部位加热,注意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的距离)。6.收:待导管口有连续并均匀的气泡冒出时,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观察到什么现象时证明瓶里已集满氧气)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共收集两瓶氧气,其中一瓶留有少量水,为什么?)7.移: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8.熄:然后再熄灭酒精灯。四、试验氧气的性质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用坩埚钳夹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发红,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注意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为什么?并使燃着的木炭保持在集气瓶的中央,为什么?)观察燃烧的现象。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瓶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有什么现象?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绑在火柴杆上(为什么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火柴的作用是什么?)用坩埚钳夹住细铁丝,点燃火柴,在火柴快燃尽时,迅速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事先留有少量水的集气瓶),(注意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为什么?并使燃着的细铁丝保持在集气瓶的中央,为什么?)观察燃烧的现象。五、问题与交流:(作业)1.如果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有哪些?2.某小组实验时试管炸裂了,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板书设计】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二、试验氧气的性质: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三、问题与交流(作业)1.如果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有哪些?2.某小组实验时试管炸裂了,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教学反思】4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实验分析】1、性质:二氧化碳是学生学习化学、认识化学非常重要的一种物质,因此在实验操作、思想认识方面也都是十分关键的。2、地位:本节课是根据课程的重要性、.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加以整合的一节实验活动课。3、作用:本课内容对认识气体的制取原理、装置、检验的认识与学习均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九年化学中有着重要的基础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并加深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认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初步了解利用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体验实验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尝试实验成功的快乐;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方法与性质的的实验【教学难点】步骤的连贯与操作的规范【实验用品】烧杯、集气瓶、量筒、胶头滴管VB、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胶塞、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21·cn·jy·com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2)、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蜡烛、木条、蒸馏水、火柴等。(28组)【过程设计】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不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讨论交流结合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研究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52、操作步骤:“连—检—装—注—集—验”①按实验要求连接装配好仪器;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入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④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并控制加入的速度;⑤收集气体;⑥检验是否集满。3、收集、检验、验满的方法:(1)收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通常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不用排水法收集;收集时要注意将导管插到瓶底。如图所示。(2)检验: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观察到,说明有CO2生成。(3)验满:用燃烧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如果,证明已收集满了。(4)存放:验满后要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放在桌上,备用。二、二氧化碳的性质提出问题用以上方法制取几集气瓶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倒入点燃蜡烛的烧杯、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澄清的石灰水中各有怎样的现象?21cnjy.com讨论交流实验操作讨论归纳。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活动1.把一支短蜡烛固定在烧杯内,点燃。拿起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向烧杯内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燃着的蜡烛。证明二氧化碳,且密度比空气。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然后各滴入1~2滴石蕊溶液,观察试管中溶液呈。将其中一支试管静置。向另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溶液变色,相关反应原理为;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到色溶液又变成色,反应原理为:。2·1·c·n·j·y3.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4.经老师同意,你也可以进行其他有关二氧化碳性质(如溶解性)的实验。621世纪教育网归纳总结1.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碳酸,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H2CO3=H2O+CO2↑。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板书设计】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收集、检验、验满的方法:二、二氧化碳的性质1.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H2O+CO2↑3.Ca(OH)2+CO2==CaCO3↓+H2O。【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7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教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2.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过程中,形成与他人合作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并能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3.对所学的知识以燃烧为主线进行复习。(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与探究,初步学习利用对比思想设计探究实验,并对获得的实验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2.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感受实验探究的过程,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2.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认识燃烧条件;2.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初步学习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探究实验,了解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对照实验进行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用品】棉花、酒精、水、蜡烛、滤纸、小煤块、石子、乒乓球、玻璃棒、小木条、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坩锅钳、薄铁片、三角架、小木块【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法,讨论法、讲解法【教学过程】【环节一】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并完成相关猜想1、什么是燃烧?82、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学生猜想:猜想一:燃烧需要可燃物;猜想二: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猜想三:燃烧需要可燃物达到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环节二】实验探究一、实验前的相关准备1、每小组准备好一块湿抹布和一个装有水的水槽,备用。2、燃烧物不要过大3、小组实验完以后要确认火焰熄灭后再做下一实验,观察实验要从侧面观察,防止火焰烧到身体。二、按下列过程完成探究【探究一】燃烧需要可燃物:1.将石子和棉花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现象;2.分别点燃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现象;3.将玻璃棒和小木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现象;【得出结论】燃烧需要。【探究二】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在酒精灯上分别加热滤纸和小煤块。现象;2.在酒精灯上分别加热棉花和木块。现象;3.取一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用坩锅钳夹住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现象;【得出结论】:燃烧需要达到;【探究三】燃烧需要氧气请同学们利用蜡烛和烧杯,或其他用品设计实验,验证燃烧的另外一条件需要有氧气91、实验方案:;2、实验现象:;3、实验结论:;三、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燃烧的条件:(1)需要可燃物(2)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燃烧需要氧气四、交流思考(作业)1、如何让可燃物在水下燃烧?【教学反思】10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和某些化学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2)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认识金属的性质,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敢于质疑、勤于动手的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和探究激情,感受科学探究对知识构建的重要意义。【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初步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的基础上开展的实验教学,通过学生的亲手实验操作,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对于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的认识停留在纯知识的层面上,这样学到的知识是没有血肉的骨架,学生掌握不到位,而且容易遗忘。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实验探究去发现和验证之前所学的知识,才能使知识真正进入脑海深处,永不遗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希望通过本节课使学生的实验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金属的物理性质(2)金属的化学性质及活动性强弱探究。教学难点: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教学准备】试管、试管架、酒精灯、坩埚钳、电池、导线、小灯泡、火柴、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铁丝、铜丝、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教学过程】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提起金属,同学们都不会感觉陌生。我们家中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锅、水壶、菜刀等,他们都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下面我为大家提供一些材料,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完成以下实验。活动2【活动】金属的物理性质探究(1)观察并描述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2)采取相互刻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