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总论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皮肤性病学总论退出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主目录主目录第一章皮肤的结构和组织第二章皮肤的生理功能第三章皮肤病的病因第四章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第五章皮肤的保健与美容第六章皮肤性病的治疗退出第一章皮肤的结构和组织(目的要求)一、皮肤的组成概况二、表皮的组成三、基底膜带四、真皮五、皮下组织六、皮肤附属器七、皮肤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主目录目的要求一、掌握表皮的构成及功能二、掌握皮肤附属器的结构、功能和分布三、了解表皮内其它细胞四、理解真皮的构成五、了解皮下组织的成分六、了解皮肤血管、淋巴管、肌和神经返回皮肤的解剖1.组成:表皮、真皮、皮下组织2.面积;成人约1.5m2,新生儿约0.21m23.重量:总重量约占体重的16%4.厚度:根据年龄、部位的不同而异,约在0.5—4mm之间(表皮厚度平均约0.1mm,而真皮的厚度是表皮的15倍—40倍)5.皮沟、皮嵴、皮野真皮纤维束的排列和牵拉形成皮沟皮沟将皮肤表面划分为细长平行,略隆起的皮嵴较深的皮沟构成三角形、多边形或菱形的小区为皮野本章目录皮肤组成概况本身结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皮肤(skin)(图)间质:血管神经淋巴管立毛肌其它结构皮肤附属器:毛发毛囊皮脂腺小汗腺顶泌汗腺指(趾)甲表皮、皮肤神经及各附属器官来源于外胚叶,其余部分来自中胚叶本章目录返回表皮的组成表皮(epidermis):属于复层鳞状上皮(口腔和食管等腔面也衬有这种上皮)角质形成细胞:光镜下由内向外依次为:基底层(图)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表皮的组成树突状细胞:包括黑素细胞郎格汉斯细胞及Merkel细胞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以往叫做角朊细胞,占表皮细胞的80%以上,分化中逐渐产生角蛋白。角质形成细胞间由细胞间桥相连,这种连接在电镜下叫作桥粒。根据细胞分化阶段和各自特点,可将角质形成细胞分成下述五种类型。本章目录表几种角质形成细胞的比较细胞名称位置及形态层数光镜下特点电镜下特点基底层细胞(生发层)位置逐渐移向表面形态由柱状变为扁平状1层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功能(胞浆嗜碱性,核分裂相常见,胞浆中有黑素颗粒)胞浆中可见张力细丝棘层4-10层核大,细胞间桥明显,呈棘状,因而细胞呈多角形,棘层上部细胞中有角质小体(oldand小体)张力细丝聚集成束,附于桥粒上颗粒层2-4层胞质中有角质透明颗粒透明角质颗粒,无胞膜,沉积于张力细丝束间透明层2-3层无核,胞浆嗜酸性,细胞间紧密连接可见较多疏水蛋白结合磷脂结合于张力细丝具有防水及防电解质通过的作用角质层5-10层(细胞已死亡)无核,胞浆嗜酸性,下方角质层尚可见桥粒,上方角质层细胞的桥粒消失无核,无细胞器,胞内充满有张力细丝和均质状物质组成的角蛋白.本章目录表皮细胞通过时间:细胞从基底层移行至角质层表面脱落的时间:共14+14=28天基底层细胞→棘层细胞→颗粒层细胞→透明层及角质层细胞14天14天角质形成细胞间及角质形成细胞与基底膜间的连接桥粒:即光镜下所见的细胞间桥,由相邻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卵圆形致密增厚形成.半桥粒:为基底层细胞和其下方的基底膜带间的连接结构,由角质形成细胞向真皮侧不规则的多个胞浆突起与基底膜带相互嵌合形成.(图)本章目录表皮内其它几种成分1.黑色素细胞(图)2.Langerhan,scell(图)3.Merkercell(图)本章目录颗粒层角质层棘层基底层返回返回返回返回基底膜带: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PAS染色为一条0.5μm-1.0μm紫红色均质带,分为4层。(见下图)本章目录基底膜带胞膜层:为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真皮内侧的细胞膜,可见半桥粒、半桥粒将表皮和真皮牢牢地铆在一起透明板:主要成分是板层素及其异构体组成细胞外基质和锚丝致密板:由IV型胶原和板层素构成.胶原通过交连形成网络,稳定支持基底膜带.致密下层:主要成分是VII型胶原,其内有毛纤维通过,把致密板与真皮连在一起.本章目录基底膜带的作用:1、使真皮表皮紧密相连2、渗透作用营养物质进入表皮及废物排出表皮的通道3、屏障作用可限制分子量大于40000的大分子通过,如炎症细胞和肿瘤细胞。本章目录真皮:来源于中胚层,其内含有皮肤附属器及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真皮从上至下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前者向表皮突出呈乳头状,其内含有血管、淋巴管和一些神经结构。网状层中也含有上述结构,但较大。本章目录真皮纤维成分: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基质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及脂肪细胞等本章目录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脂肪小叶本章目录皮肤附属器(图)(1)毛发与毛囊(图)长毛、短毛、毳毛(2)皮脂腺(图)存在于除掌跖和指(趾)屈侧以外的全身皮肤皮肤溢出区:头、面、胸背上部(3)汗腺(图)顶泌汗腺分布于腋窝、乳晕、脐窝、肛门小汗腺分布于除唇红区、包皮内侧、龟头、小阴唇、阴蒂以外的皮肤。(4)甲(图)甲由多层紧密的角化细胞构成本章目录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目的要求一、掌握皮肤的保护作用二、掌握皮肤的感觉作用三、掌握皮肤的吸收作用四、理解皮肤的分泌和排泄作用五、了解皮肤的代谢作用六、了解皮肤的免疫作用返回皮肤的生理功能(目的要求)一、皮肤的防护作用二、皮肤的吸收作用三、皮肤的感觉作用四、皮肤的分泌和排泄作用五、皮肤的体温调节作用六、皮肤的代谢作用七、皮肤的免疫作用主目录皮肤的防护作用(一)对机械刺激的防护(二)对物理性损害的防护(三)对化学性的防护正常皮肤PH为5.0~7.0。不同部皮肤PH值不同,可达4.0~9.6。故皮肤对酸和碱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四)对微生物的防御作用(五)防止体液过度丢失本章目录皮肤的吸收作用(一)皮肤的结构和部位不同部位皮肤吸收能力有很大差异。一般吸收能力是:阴囊〉屈侧〉前臂〉掌跖,婴儿皮肤角质层较薄吸收作用较成人强。(二)皮肤角质层水合程度(三)物质的理化性质油脂类吸收的一般规律是:羊毛脂〉凡士林〉植物油〉液体石蜡本章目录皮肤的感觉作用皮肤的感觉单一感觉复合觉本章目录皮肤的分泌、排泄作用(1)小汗腺分泌和排泄(2)顶泌汗腺分泌和排泄(3)皮脂腺分泌和排泄本章目录皮肤的体温调节作用一、作为外周感受器向体温调节中枢提供环境温度的信息二、作为效应器是物理性体温调节的重要方式,使体温度保持恒定。本章目录皮肤的代谢作用(1)糖代谢(2)蛋白代谢(3)脂类代谢(4)水和电解质代谢(5)黑素代谢本章目录皮肤免疫系统(一)、皮肤免疫系统的细胞成分1.角质形成细胞2.淋巴细胞3.郎格汗斯细胞4.内皮细胞5.肥大细胞6.巨噬细胞7.真皮纤维细胞(二)、皮肤免疫系统的分子1.细胞因子2.免疫球蛋白3.补体4.神经肽本章目录皮肤性病的症状和诊断目的要求(掌握他觉症状,掌握体格检查,理解自觉症状,理解病史,理解各部位常见皮肤病)一、皮肤病的症状(一)自觉症状(二)他觉症状1、原发性损害2、继发性损害二、皮肤病的诊断(一)病史(二)体格检查(三)各部位常见皮肤病(四)其它临床检查(五)实验室检查主目录自觉症状:患者主观的局部症状主要有瘙痒、疼痛、烧灼和麻木等瘙痒:轻重不一,持续时间不一、范围不一疼痛:常见于带状疱疹、疥、结节性红斑等烧灼:常见于接触性皮炎等麻木:常见于麻风等全身症状:主要可有寒战、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和关节疼等症状本章目录皮肤的原发性损害是由皮肤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结果皮肤的原发损害包括:(1)斑疹(图):为局限性的皮肤颜色改变,损害与周围皮肤平齐,大小不一,直径小于1cm。(2)丘疹(图):为局限、充实、隆起的浅表损害,直径小于1cm。其病变通常位于表皮或真皮浅层,一般由炎性渗出或增生所致。(3)斑块(图):直径大于1cm的扁平、隆起的浅表性损害,多为丘疹扩大或融合而成。本章目录(4)风团(图):为真皮浅层急性水肿引起的略隆起损害,大小不一,边缘不规则,淡红或苍白色,周围有红晕。常伴剧痒。(5)结节(图):为圆形或类圆形、局限性、深在性损害,病变常达真皮或皮下组织,可高出皮面。(6)水疱和大疱(图):为内含液体,高出皮面的局限性、腔隙性损害。(7)脓疱(图):为含有脓液的疱。脓液浑浊、可粘稠或稀薄,周围常有红晕。(8)囊肿(图):是含有液体或粘稠分泌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样损害。本章目录皮肤的继发性损害可由原发性损害转变而来,或由于治疗及机械损伤(如搔抓)所引起皮肤继发损害包括:(1)鳞屑(图):为脱落或即将脱落的异常角质层细胞,由于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而引起。(2)浸渍(图):为皮肤变白,甚至起皱。由皮肤长时间浸水或处于潮湿状态,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所致。(3)糜烂(图):为表皮或黏膜上皮的缺损而露出的湿润面。由水疱、脓疱或浸渍处表皮脱落所致。(4)溃疡(图):为皮肤或黏膜深层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缺损。(5)裂隙(图):也称皲裂,为线条状的皮肤裂口,通常深达真皮。本章目录(6)抓痕(图):为搔抓或摩擦所致的表皮或达到真皮浅层的缺损。表面可有渗出、脱屑或血痂。(7)痂(图):为创面上浆液、脓液、血液、药物、上皮细胞、鳞屑、杂物及细菌等混合干涸而成的附着物。(8)瘢痕(图):为真皮或深部组织缺损或破坏后,由新生结缔组织修复而成。(9)苔藓样变(图):也称苔藓化,为皮肤局限性浸润肥厚,皮沟加深、皮嵴隆起、表面粗糙、似皮革样。(10)萎缩(图):可发生于表皮、真皮或皮下组织。表皮萎缩为局部表皮菲薄,呈半透明羊皮纸样,有细皱纹,正常皮沟变浅或消失。本章目录返回炎症性充血斑红斑非炎症性出血斑(紫癜)斑疹色素减退斑色素沉着斑返回返回丘疹形成的原因1、表皮增生2、真皮浅层炎细胞浸润3、某些代谢产物的沉积返回返回返回返回结节形成的原因1、真皮、皮下、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2、某些代谢产物的沉积3、肿瘤返回返回返回炎症性(脓疱疮)脓疱非炎症性(掌跖脓疱病)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病史一般资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本章目录体格检查1、视诊视诊时要注意皮肤损坏的以下特点(1)性质(2)大小和数目(3)颜色(4)边缘及界限(5)形状(6)表面(7)基底(8)内容(9)部位和分布(10)排列(11)毛发和指(趾)甲本章目录2.触诊(1)皮损的大小、形态、深浅、硬度、弹性感及波动感;是否浸润增厚、萎缩变薄、松弛、凹陷等(2)皮损的轮廓是否清楚,与其下组织是否粘连、固定或可以推动等。(3)局部温度是否升高或降低;有无压痛;有无感觉过敏、减低或异常。(4)出汗与皮脂多少。(5)附近淋巴结有无肿大,触痛或粘连。(6)棘刺松解征本章目录3.压诊4.刮诊5.皮肤划痕征本章目录皮肤病的病因目的要求(掌握使皮肤病发展或加重因素,理解一般的发病因素,理解发病的主要原因)主目录(一)一般的发病因素一般的发病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季节、种族、个人卫生、社会因素等(二)发病的主要原因1、外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2、内因(食物、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神经因素、精神因素、内脏疾病及病灶感染、遗传、血循环和淋巴循环障碍)(三)使皮肤病发病或加重的因素热水烫、过度搔抓、肥皂水洗、饮食不当、用药不当、强烈日晒等是常见的使皮肤病发展或加重的因素。主目录皮肤的保健(一)正常皮肤的基本要素(二)影响正常皮肤性状的因素(三)皮肤的保健主目录皮肤的美容(一)皮肤美容疗法1.化学剥脱法2.倒膜面膜3.纹眉术4.超声波美容术(二)皮肤皱纹的防治1.遮光剂2.药物预防3.除皱美容主目录第六章皮肤性病的治疗第一节内用药物疗法第二节外用药物疗法第三节物理疗法第四节皮肤外科治疗主目录第一节内用药物疗法(一)抗组胺类药物(二)糖皮质激素(三)抗菌素药物(四)抗病毒药(五)抗真菌药(六)维A酸类(七)免疫抑制剂(八)免疫调节剂(九)维生素(十)其他类药物目的要求一、掌握抗组胺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二、掌握第一代抗组胺药与第二代抗组胺药的异同点。三、掌握常用糖皮

1 / 9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