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冲击
传统媒体如何新媒体的冲击应对刘红在数字化的今天,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威胁,但就它们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来看,均具有不可替代性。传统媒体媒体是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自从人类历史上有了媒介后,就拉近了人与事物之间的距离,拓宽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领域。因此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盛唐时期“邸报”的出现到现在互联网媒体的诞生,每发展一步都反映出了我国社会文明发展变革的进程,不仅为新媒体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还为其指明了方向。传统媒体的形式报纸、期刊、电视、图书、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优势(1)每一种传播媒体都有自己特有的受众群体。传统媒体也不例外,因其操作较简单、价格低廉,因此是那些社会层次不高,文化成度较低或者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差的人的必备消遣、娱乐工具。(2)专业化运作。传统媒体,如图书、期刊,从信息采集、审读内容、润色文字,到制作成书,每一流程都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为其把关。因此在其长期的专业化运营过程中,创造了无数具有专业化水准的原创作品,积累了广泛的人脉,这些丰厚的无形资产是新兴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传统媒体是品牌、公信度的塑造者和维护者。(3)内容的剖析力度强。每一种图书、期刊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学术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专业的细化。出版社、期刊社深入市场,并根据其走向,受众需求,邀请相应的专家、学者撰写。因此传统媒体创造了很多学术水平极高的作品,并在开拓学术领地,引导科研方向等方面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一般网络期刊所不能比拟的。(4)便于携带。受众在阅读传统媒体,如报纸、期刊时不需借助其他辅助工具,只要有随时随地都可以翻开阅读。还可满足人们的阅读习惯,如将报纸折叠;将书签插在某处以便下次阅读或查找;随时将阅读心得或疑问记录于页面中的空白处。而像ebook这种电子图书,虽然体积小,存储量大,易于保存,但没有电脑和专用的阅读软件就无法阅读。(5)学术价值高。为繁荣出版市场,促进科技进步,出版社不仅要满足社会需要,创作具有社会价值,无经济效益的学术专著,还要顾及其自身的生存、发展,创作满足大众口味的科普读物。但新媒体考虑更多的是利润。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新观念不断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使新媒体的出现成为必然趋势。但对于新媒体的定义,至今还没有确切的说法。熊澄宇教授认为,“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新媒体新媒体的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个人观念的转变、网络的普及,新媒体已经完全融入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新媒体主要有:互联网、手机、博客、播客等。新媒体的优势(1)新闻时效性强,制作周期短。由于传统媒体,如图书、期刊有严格的制作流程来确保质量,通常需要三审三校,制作周期长。若同时得到某一即时性新闻,在报社排版、印刷,再分发到各大报亭的时候,受众早就通过互联网看到网络编辑撰写的新闻了。另外,普通受众,如博客的撰写者,尽管他们不具有专业的新闻报道水平,但也可以撰写新闻,随时随地的将他们身边发生的事写出来,同大家分享,可明显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换句话说,当受众从网络或其他受众那里获得最新的信息,他们就不会再去购买报纸或按指定时间收听电台新闻。(2)受众参与机会多,互动性强。传统媒体只能单向传播,信息制作者不能及时获得受众的反馈意见,而且让受众以书面的形式与信息制作者进行交流,不仅麻烦,而且速度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收集宝贵意见的机会。而新媒体就弥补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速度慢的缺点,为受众提供了互动空间、留言板等多种交流方式,增加了互动性。受众可把自己对栏目的意见、想法、问题通过:E-mail、短信、留言等形式发给媒体制作者以便改进、提高收视率、访问量。(3)制作成本低。传统媒体,如图书、期刊在制作时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人工费、制版费、胶片费、管理费等;新媒体的制作过程既简单,又无成本约束,先在网络中申请一个域,然后就可在这片指定的空间里制作各种板块和栏目了。而且任何有思想、有创意、有能力的受众都可以参与建设,如个人主页、博客、播客的制作。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关系2.媒体内容。新媒体过于开放,必然会导致一些违背社会道德和规范的内容流入传播体系,造成不良的后果和影响。传统媒体因为受技术和政策的制约,内容相对来说较少。但是较少的内容资源恰恰成了传统媒体有力的竞争“武器”。受政策限制,目前新媒体的内容在相当程度上要依赖传统媒体。新媒体发展势头不可抵挡,相形之下,传统媒体似乎要退出历史舞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究竟会是怎样的呢?新媒体不会取代传统媒体。新媒体并不会取代传统媒体,从以下几点进行对比分析:1.媒体形式。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出版物、电影等;新媒体形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媒体以及以手机为代表的第五媒体等。新媒体大多都呈现出无纸化和虚拟化状态,许多受众因此对其产品或服务抱有怀疑的态度。相对来说,传统媒体具有感性特征,报纸、杂志是拿在手里面可以感觉到的。并且,新媒体对操作者的物质设备、文化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传统媒体有易携带、阅读或收听方便并且成本低廉的优势。3.媒体市场。传统媒体目前大多是国有的,因此,传统媒体面对的市场竞争较小。新媒体是开放性的,市场竞争激烈。例如互联网从一诞生,就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虽然竞争有利于媒体自身的发展,但是由于缺少完善的政策及法律保护,缺少市场的保障,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方的威胁。4.媒体受众。CNRS(全国城市居民媒介与消费调查)近几年的数据显示:其一,报纸到达率停止下跌,在2007年出现回升和增长;其二,阅读媒体网站新闻在2007年跃升为第五大上网目的,网络从精英走向大众,且与传统媒体日趋竞合;其三,传统媒体受众中的网民中,杂志网民比例最高;其四,开车族对广播的热情不减,广播仍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其五,在绝大多数时段的电视观众保持基本平稳,而在晚间黄金时段的收视有集中趋势。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自掌握着不同的受众群。问题引入:1、倒飞的蝴蝶怎么样改变飞入的方向?5.媒体管理。传统媒体发展至今,已经有非常清晰的管理机制。传统媒体清晰的管理机制保障了“把关人”的地位,确保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也使传统媒体更加规范与严谨。新媒体由于管理机制的模糊和平台的开放性,导致其“把关人”地位发生变化。首先是使“把关”的可行性弱化,其次是“把关人”角色泛化。随机变换的传受定位、无集权的管理机制,造成新媒体的“把关人”角色不断变化。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对于网络上的报道,总是要在传统媒体上求证后才肯相信。这一现象说明,由于新媒体管理机制薄弱,“把关人”地位弱化,导致其公信力与权威性的弱化。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发展起来的,而新媒体又为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的发展契机,两者相互依存,若将新媒体具有的优势与传统媒体所固有的优势相结合,则必然会引起传播领域变革。冲击取代?OR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融合:1.从媒体形式互补的角度进行融合。其一,传统媒体和网络的融合。互联网已经成为有效提高传统媒体到达率的重要载体;其二,传统媒体和手机的融合。传统媒体与手机的融合是较之网络融合更为新兴的空白点,可以有效细分受众群,获得较高的回报;其三,多种媒体的融合。多种媒体的融合更有利于各媒体的发展,实现多方获益。2.从吸引受众关注的角度进行融合。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吸引受众,新媒体的多元化和互动性吸引受众。两种媒体可以互相依托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以东方卫视《我型我秀》节目为例,除了传统的电视播出之外,东方卫视还将这一节目通过短信互动、手机流媒体、宽频网络等多种传播渠道进行播映,设置了网络点播、幕后花絮、在线直播、选手博客、会员用户上传歌曲、投票(选手和网民)、论坛几大板块。3.从信息共享和信息传播的角度进行融合。新媒体的许多内容都是对传统媒体内容的转述,使新媒体的技术与传统媒体的内容相结合达到信息共享。例如,电子报纸在印刷报纸的基础上,适应电脑网络的内容与形式上的需求,出版同印刷版有所不同的网络版,在内容上,网络版可以不受限制,依托报纸的新闻内容,发表详尽的深度报道和背景资料,还可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供生动的声音、影像服务。谢谢
本文标题: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冲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48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