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解构主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解构主义雅克·德里达,当代法国哲学家、符号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解构主义思潮创始人。主要著作有:《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论文字学》、《言语和现象》、《文字与差异》、《论散播》等。德里达以其“去中心”观念,反对西方哲学史上自柏拉图以来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认为文本(作品)是分延的,永远在撒播。德里达的批判矛头直指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解构的溯源《几何学起源》探讨的是像几何学构成物这样的理想对象的可传达性问题。在这部著作中,胡塞尔认为,像几何学的构成物这样的理想对象虽然追根溯源总有一个个人最先构成它们,但它们本身是普遍的、不受任何视角和时空存在的偶然性的局限,因而是完美无缺的,可以作为任何对象的范性。正因为它们的这种理想性,它们可以被任何有理性的人接受,可以成为一切意识主体的对象。胡塞尔•“正如胡塞尔所言,正式以这种方式,书写具有了‘典范性意义’”《书写与差异》,17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destruction”一词,原意为分解、消解、揭示等等。“deconstruction”补充:消除、抹去、反积淀、分裂、问题化等“没有海德格尔对问题的提示,我力求要做到的事情就不可能了。”黄颂杰.德里达.二十世纪哲学家经典文本·欧洲大陆哲学卷·立场“我确定认为海德格尔的文本对我是极其重要的,它带来了一种新颖的,不可转换的进步,它的全部的批评财富,我们还远没有利用过。”“我在所有己发表的文章中都非常清楚地表明我是从海德格尔问题出发的(这是能够证实的”包亚明.德里达的访谈录: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确实不能把‘存在’理解为存在者,令存在者归属于存在,并不能使‘存在’得到规定……‘存在’不是某种类似于存在者的东西。存在就是存在,而不是存在者。”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德里达认为,海德格尔在摧毁或解构传统形而上学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这就表现在:1,海德格尔并没有将这种历史解构策略进行彻底,因为他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未能挖掘西方传统思想在源头上的根本结构。德里达想要更深刻地追寻西方文化传统在源头上的建构基础,在观念和语言的相互关系中挖掘出西方一切传统思想和文化的最终根源。2,海德格尔无论怎样深刻追寻传统本体论同西方语言之间的关系,但他没有进一步摧毁作为传统形而上学思想基础的“意义”理论及其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而德里达则要在摧毁意义理论“二元对立”思维和表达模式的基础上,颠覆与此紧密相关的逻格斯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列维·斯特劳斯“科学的研究方法不是还原主义的,就是结构主义的”。《结构人类学》1966——《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解构主义——诞生。“结构概念甚至结构这个词与‘认识’这个词同样古老恐怕是容易的,也就是说它与西方的科学与哲学有着同样的年轮,而科学与哲学所根植的都是日常语言的土壤,认识正是从这土壤的深处将它们采集起来最终以某种隐喻性变位将它们带向自身……”,“结构或毋宁说结构的结构性,虽然一直运作着,却总是被一种坚持要赋予它一个中心,要将它与某个在场点,某种固定的源点联系起来的姿态中性化了并且还原了。这个中心的功能不仅仅是用以引导、平衡并组织结构的,其实一种无组织的结构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尤其还是用来使结构的组织原则对那种人们可称为结构的游戏的东西加以限制,诚然,某种结构的中心在引导和组织系统之内在连贯性的同时,也使得组成部分的游戏在那个整体形式内成为可能。一种本身丧失任何中心的结构今天仍然是不可思议的。”《书写与差异》英国学者R·赖安:“人们可以把德里达的解构原则同拉康、福柯、巴尔特等人为代表的一种更为广泛的努力联系起来,这些人不是为既存结构的修正假定了某种原则,他们是对整个既存结构提出了质疑。”“可以有一种思考理性、思考人、思考哲学的思想,它不能还原为其所思者,即不能还原为理性、哲学、人本身因此它也不是检举、批判或拒绝。”《书写与差异》“logos”“逻各斯中心主义”“在场的形而上学”语音中心主义看作言语/文字,自然/文化,男人/女人,灵魂/肉体,意识/无意识,理性/疯狂,真理/谬误,先进/落后,开明/蒙昧,西方/东方,主体/他者,等等德里达则认为,对立项之间仅有一些差异,而无孰优孰劣的等级秩序。不仅如此,对立项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的关系。他身体力行地发起多项针对二元对立及其等级制的解构。以上述言语/文字为例,他证明文字不仅不劣于言语,作为元书写的文字,反过来还宽宏大量地包括了言语。索绪尔语音是文字的本质,在语音和书写这一对立面上,说话是文字的本质,文字是衍生物。“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后者唯一的存在理由是在于表现前者。语言学的对象不是书写的词和口说的词的结合,而是由后者单独构成的。但是书写的词常跟它所表现的口说的词紧密地混在一起,结果篡夺了主要的作用;人们终于把声音符号的代表看的和这符号本身一样重要或比它更加重要。”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德里达指出,言说者在说话时,是当下在场的。但是,他的言语若要别人能够理解,就必须遵循一种普遍的语言规则,换言之,他作为个体在说话,但表达的句子却代表了普遍的适用性。正因如此,言说主体的在场等于不在场,他要表达的意义只存在于说出的话中,在这一点上,言语和文字符号可以说是等值的,人们并不能期望在言语中理解更多的东西。一旦言说主体直接在场的优越性被否定,语音中心论的基础便岌岌可危了。在言说过程中,主体的存在已变得毫无意义,普遍性的表达抹杀了他的个别性。即使是当场聆听他说话的人,也不可能在声音飘忽的瞬间把握其意义,声音刺激的是听者的感官,形成的是感觉,而一切理解则是在对感觉和经验的反思和体悟之后。发明延异概念索绪尔语言学认为,符号是由概念和声音两部分构成的。现实中的具体事物在人脑中得到反应和体现,然后由具体的语言符号加以表现。这就产生了结构语言学的一个重要两项对立:能指/所指。其中,能指起主动与支配作用。传统语言学也认为,所指与现实中的客观事物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它们在语言中的表达则是言语。能指不仅包括言语,还包括文字。但是,文字作为能指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了表达言语。这体现了传统哲学重语言、轻文字的观念。对此,美国批评家里奇在《解构主义批评》中作出准确解释:符号的能指对应指向概念的所指。也就是说,声音代表着一个完整概念。它们都被人们所意识。举例来说chair(音标)这个发音所指的就是“椅子“这个反映在人们脑中的概念。而现实中的椅子实物,并没有在场。•所以说,符号代表了一种缺席的在场。我们无需呈现椅子实物,只需使用声音或chair文字即可,这样就推迟或延后了实物的在场。“当我们使用符号时,实物和所指的在场仅仅是一种假象、错觉,真正在场的只是代替它们的语言符号。”这种通过一系列符号链条,来推迟延缓意义或实物在场的现象,就是德里达所说的“延迟”。对此,德里达解释说:符号作为实物的替代,具有从属性和临时性。从属性是因为符号从原始的在场派生而来,并且作为一种不在场的替补而存在。在指向最终的、缺少在场的运动过程中,符号仅仅是一个中途调解驿站。由此推演下去,德里达得出一个著名结论:语言符号无非是一系列不断推延的差异游戏。•除了延迟,延异的另一重要含义是差异。索绪尔认为,所指和所指之间没有任何理据,纯属任意。不仅如此,无论能指还是所指,都是一系列的声音差异和概念差异构成的语言符号系统,并没有内在的一一对立关系,也没有固定的明显区别。索绪尔提出的符号任意性观念,有力地支持了德里达的论点。符号任意性打破了语言符号是外在真理体现的神话。换言之,真理的起源不过是一系列语言符号的象征游戏。所以德里达在《文字学》中得出结论说:任意性使我们有足够理由去排除象征符号间的等级秩序和天然隶属关系,“随着符号的出现,我们再也没有机会遇上纯粹的现实了”。•关于延异,德里达有个生动比喻,说它就像一把扎束的花,其中有着“复杂的组织结构,不同的花枝和不同的词意,各自朝不同的方向散漫开去。与此同时,每一枝花又与其它花枝或意义紧密联系,形成一种交错结构。”•需要说明,作为延异特征之一的散漫,除了时间上的延迟、空间上的差异这两层含义外,还含有一种“播撒”之意。也就是说,没有人能够完全控制流动的象征符号游戏,没有人能够约束文字的差异区别。在德里达这里,语言被看成延迟和差异永无止境的游戏,而意义也只能从无数可供选择的意义差异中产生。•由于作为意义归宿的在场已经不复存在,符号的确定意义被层层地延异下来,又向四面八方指涉开去,犹如种子一样到处播撒,因而它根本没有中心可言。德里达认为播撒是一切文字固有的能力,它永远无休止地瓦解文本,揭露文本的凌乱与重复。综述•20世纪西方批评史上,解构主义理论有着它独特的贡献。其一,它消除了长期占据人们思想头脑的逻各斯中心论,打破了等级森严的二元对立,并提出概念之间“并无等级和中心,仅有差异”的观点。其二,它发现了能指之间的互指、多义和无限延异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文本的开放性和互文性,为此它也强调了读者和批评家的重要作用。•解构主义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它以无中心论反对中心论,这就好比要锯断与自己一脉相连的历史主干。形而上学的悖反逻辑并未导致解构思想的成功,反而使它陷入另一种历史困境,这便是真理虚妄、意义不定以及漫无边际的任意解释。过分强调语言游戏,无限夸大修辞和隐喻的作用,置客观实事而不顾,这些都是解构主义多受指责的原因。中国有哲学吗?德里达:对中国文化一直非常关心,方方面面都有兴趣。但是兴趣最大的是汉字的文化,因为汉字不像西方文字那样对声音亦步亦趋。如是看哲学,它是西方的传统。哲学能够在中国文化中植根发芽,花开结果?而且,古代中国有没有哲学呢?我的看法是中国没有哲学。德里达:西方哲学根子在于本体论的传统,穷究逻各斯。即使中国的思想传统不叫做哲学,那又有什么关系?今天中国的政治、外交、军事、文化,都已不是原封不动的古老中国文化,而已交织了西方的文化,正像今天西方的文化里边,也渗透了中国的文化,故中国文化一样需要西方的解构,一如西方之需要中国。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