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处长对BIM作出了解释。她表示: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视化可视化即“所见所得”的形式。BIM提供了可视化的思路,让人们将以往的线条式的构件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BIM提到的可视化是一种能够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的可视。可视化的结果不仅可以用来效果图的展示及报表的生成,而且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BIM建筑信息模型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生成协调数据,提供出来。当然BIM的协调作用也并不是只能解决各专业间的碰撞问题,它还可以解决例如:电梯井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及净空要求之协调,防火分区与其他设计布置之协调,地下排水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之协调等。不仅能模拟设计出的建筑物模型,还可以模拟不能够在真实世界中进行操作的事物。在设计阶段,BIM可以对设计上需要进行模拟的一些东西进行模拟实验,例如:节能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日照模拟、热能传导模拟等。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可以进行4D模拟(三维模型加项目的发展时间),也就是根据施工的组织设计模拟实际施工,从而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来指导施工。5D模拟(基于3D模型的造价控制),从而来实现成本控制。后期运营阶段可以模拟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的模拟,例如地震人员逃生模拟及消防人员疏散模拟等优化受三样东西的制约:信息、复杂程度和时间。没有准确的信息做不出合理的优化结果,BIM模型提供了建筑物的实际存在的信息,包括几何信息、物理信息、规则信息,还提供了建筑物变化以后的实际存在。复杂程度高到一定程度,参与人员本身的能力无法掌握所有的信息,必须借助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设备的帮助。现代建筑物的复杂程度大多超过参与人员本身的能力极限,BIM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优化工具提供了对复杂项目进行优化的可能。BIM是通过对建筑物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以后,可以帮助业主出如下图纸:(l)综合管线图(经过碰撞检查和设计修改,消除了相应错误以后);(2)综合结构留洞图(预埋套管图);(3)碰撞检查侦错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由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大体了解BIM的相关内容。BIM在世界很多国家已经有比较成熟的BIM标准或者制度。BIM在中国建筑市场内要顺利发展,必须将BIM和国内的建筑市场特色相结合,才能够满足国内建筑市场的特色需求,同时BIM将会给国内建筑业带来一次巨大变革。建筑单体日照分析与采光权模拟建筑物日照间距不仅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审核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规划设计的主要参考标准。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也是控制建筑密度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城市旧城改造的逐步深入,低矮、破旧的老房子逐渐被形态各异的高层建筑群所代替,与此同时,不断增多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所导致的居民住宅日照不足的问题也越发突出。解决日照问题除宏观上调整规划来解决问题外,改进日照分析方法也是重要措施之一。日照时间分布主要是考虑周边遮挡情况下计算建筑在一天内立面上受阳光照射累计时间的分布。立面网格上的颜色区域,从黄色到蓝色显示了当日日照累计时间的递减。从图上看,该立面左下方区域由于遮挡,日照时间少。图右上方的图例表示日照时间从0小时到5小时对应的颜色(蓝色到黄色)。随着都市建筑的高度密集化和高层化,建筑物之间的风环境的相互作用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建筑外环境对建筑内部居者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小区二次风、小区热环境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采用CFD可以方便地对建筑外环境进行模拟分析,从而设计出合理的建筑风环境。通过BIM技术与CFD技术的结合运用,可以方便、快捷地对建筑内、外环境的气流流场进行模拟仿真,可以形象直观地对建筑内外环境的气流流动形成的流体环境做出分析和评价并及时地调整方案。这有利于规划师、建筑师在方案设计的时候全面、直观地对环境影响的因素进行把握。同时利用技术的综合运用来使规划设计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我们应该看到并发挥其作用,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上两图主要模拟了在区域内对地标建筑的可视度分析,从结果可以清晰的看到城市道路上对该地标建筑的可视度分布。图例表示景观建筑被可视面积的大小,从蓝色到黄色对应面积为0到2800平方米。在道路上网格的颜色区域变化则显示了能看到景观建筑的区域变化。模型选取为广州大学城第五组团规划模型,噪音源假设选取为露天体育场,并设定为500M赫兹的噪音,噪音波成球状散射,高度角为45度,方位角90度,声波数量1000。系统可根据用户指定的两个坐标点,动态计算两点之间的建筑遮挡关系,并能够自动列表显示分析结果。可以在确定分析的起点和终点后,自动生成天际线图,辅助城市设计、控制街道景观。用户可对方案模型根据高度、层数进行垂直方向的调整,根据方案模型基底形状进行水平方向的调整,或直接对建筑模型进行等比缩放、位置移动,以及根据特定要求对建筑模型进行调整。系统提供多方案多屏对比分析的功能,用户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来同时观察各个设计方案,比较不同方案对城市景观,对周围建筑的影响。以福建省闽侯县荆溪镇为例安置房建设出资方绝大多数是政府部门,部门内部相关专业人员比较稀缺,多数人二维图纸看不懂,三维效果图只是个表象,可能无法准确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沟通有障碍,导致无法精准把控设计质量。采用BIM技术,规划从三维入手,CITYPLAN三维互动设计规划软件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平面设计”模式,使得原本抽象的二维图纸具体化、形象化,实现设计指标与图形、三维模型与平面图纸相互关联以及三维仿真可视化漫游等功能。设计人员利用三维规划图与业主进行方案沟通、讨论、认定。熟悉地块地形的村镇干部和村民代表结合三维规划图,查看安置房布局、外立面效果、道路走向、景观等,通过属性参数查看建筑面积、基地面积、层数、容积率、绿化面积、限高、退距、日照等等指标参数。无需专业知识就能看得懂设计意图,沟通方便,便于业主精准把控设计质量。施工图设计阶段创建BIM模型,自动生成平、立、剖面图纸,通过深化形成施工图。在设计过程中形成标准户型库,通过户型组合,建立标准层模型,应用三维辅助设计软件自带的“粘贴到选定标高”功能,快速、精准的创建其他标准层模型。BIM技术具有相互关联、一处修改处处修改的特点,三维模型的完成意味着相关平、立、剖面的完成,修改平面图纸,与之相关联的立面、剖面也自动关联修改。利用模型自动生成门窗统计表、工程量清单,同时进行日照、通风、照度、能耗等建筑性能分析,直接使用模型进行节能设计,实现从方案阶段到施工图阶段的可持续设计,并有唯一且可靠地建筑数据信息做支持,不会因二次建模不完整而导致错误,提高了生产效率。所有设计文件整改完成后,形成最终设计模型,并设计室内漫游路径,形成完整的动画文件,配以音效及文字说明,提交给审图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在图纸交底中,将二维的图纸以三维实体的形式展现,加深相关人员对设计文件的了解,便于发现图纸的错漏碰缺等问题,并便于与前期三维规划图做对比,把控设计质量。安置保障房户型少,设计院建立标准户型库后,通过标准户型合理组合,形成施工图,并保证施工图质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也可以减少镇政府对设计费用的支出,节约工程造价。施工过程中的微调,反馈到设计模型中,最终形成竣工模型。一方面将竣工模型导入到三维规划图中,避免出现规划与最终成品出现大相近庭的结果;另一方面将竣工模型应用到运行维护阶段,结合楼宇自动化系统(BA)、消防自动化系统(FA)、安保自动化系统(SA)、通信自动化系统(CA)等完成运行维护模型,便于后期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