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分析前质量控制管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加强与临床的相互沟通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相互沟通是做好分析前质量管理的前提。只有临床医师出信息准确完整的申请单,并留取到患者高质量的标本,检验人员从事的一切检验工作才有意义。首先,化验申请单应包括足够的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验项目、临床诊断、病床号、病志号、时间、申请医生或需要注明的其他事项。书写不完整的或患者患有特殊疾病的,要及时询问临床医师患者的具体情况;然后检验人员要配合指导临床正确地留取标本并送往检验科;最后检验科对送检标本的检测结果出现异常的,要及时发工商企业的概念...工商企业制度的...现、及时反馈、及时于与临床相互沟通。因此,很好的与临床相互沟通是做好分析前质量管理的第一步。2、患者准备患者的准备也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采集标本的质量。患者的生理状态、饮食和药物对检验结果都有影响。例如剧烈运动后引起检验项目的变化,ALT及AST升高达180%;CK达125%,最高达7000U/L。尿中出现RBC等;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和运动可以影响;高蛋白膳食可使血尿素、尿酸及血氨增高;高脂肪饮食可使三酰甘油大幅度增高。药物可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的结果。例如维生素C、高浓度葡萄糖和一些抗生素可与碱性苦味酸反应,引起肌酐增高;大量含氟、溴或碘离子药物可使血清氯偏高。所以,采集标本时要提前让患者做好准备,保持稳定的情绪,头天晚上禁止大量饮酒。血液化验采血前24h禁高脂肪高蛋白饮食,12h禁食,空腹采血。但过度空腹,达24h以上,某些检验会有异常结果。例如空腹48h血清BIL值升高,而GLU值降低。3、样品采集样本采集错误是影响分析前质量的首要原因之一,所以要采取有效方法保证送检标本质量,从样品的采集时间、采集部位、样品采集时患者的体位、采集过程的具体操作到样品运送、保存与处理,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要求,保证样品的质量。3.1样品采集时间采集标本的时间对标本各种成分含量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因为体内有些化学成分的血浓度具有周期性变化,所以采集血液标本尽可能在上午9∶00前空腹并尽可能在其他检查和治疗之前进行。采集尿液标本则需留晨起第一次排出的中断尿,这样可以保证各种成分稳定,pH值低,有利于保持尿液有形成分的完整,易于检出阳性结果。并且在进食后2~3h的尿样中尿糖、蛋白、尿胆原等含量较清晨第一次尿样高。3.2、样品采集部位采集标本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采集部位。采集处应避免有皮肤红肿、溃疡等现象。特别是采集血液标本时,要保证并采血通畅,采血不畅易引起血小板破坏和凝血因子的消耗等。3.3、样品采集时患者的体位人的体位改变可引起血液许多指标发生变化。从仰卧到直立时,血中细胞及大分子物质相对增高5%,血液指标中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蛋白、清蛋白、免疫球蛋白、载脂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都将受到影响;站立时所采的血测定总蛋白、清蛋白、血脂、胆固醇、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铁等检测项目也略有增高。3.4、样品采集过程的具体操作样品采集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例如静脉采血时,止血带压迫时间最好不超过0.5min,时间过长会造成瘀血和血液浓缩;抽血时避免产生大量泡沫,否则可能导致溶血,溶血标本会造成红细胞计数降低,血细胞比容降低,同时影响血液生化指标;血液抽出后立即轻轻摇动,使血液和抗凝剂混匀,以防血液凝固;血液检查的标本量与抗凝剂比例要合适,血液比例过高时,血浆中容易出现微凝血块,可能阻塞血细胞分析仪,同时影响一些检验结果;采血至标定容量时,拔出静脉针,这时马上将真空采血管轻轻的上下翻转5~6次,用力不宜过大,以免溶血。4样品运送、保存与处理样品采集后要立即送检,特别是血液标本应尽量减少运输和储存时间,尽快处理、尽快检测,时间耽搁得越少,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就越高[3]。若不能及时转运,或欲送到上级检验中心进行分析时,应将标本装入试管内密封,标本运送过程应密闭、防震、防漏、防污染。夏季高温或冬季低温地区,应注意防蒸发或注意保温等问题。进行较长距离的标本运送,一般应将标本进行预处理。标本运送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检验前,对不符合样品采集规定要求的标本,应拒绝接受。符合规定要求的标本,要严格按照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检验后标本不能立即处理掉,应根据标本性质和要求按照规定时间保存,以备复查需要。标本过保存期后,要有专人送到指定消毒地点集中处理。分析前质量管理是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检验工作者不断学习,强化培训,严格要求自己,具备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检验技术,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注重与临床的相互沟通,同时也要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以保证其做好采集样品前的准备。实验室要充分完善各项制度,按规范化要求严格控制好各个环节。要健全和应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检验人员积极性,充分发挥检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标本,为提高检验质量提供前提条件。综上所述,做好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分析前质量管理是得到准确临床检验结果的重要保障。为做好分析前质量管理,必须慎重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检验科室要不断加强与临床的相互沟通,重视指导患者检验前做好各项准备,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样品的采集、运送、保存与处理。只有这样,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分析前质量管理的水平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参考文献][1]秦晓光.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苏荟.浅谈临床实验室分析前的质量保证[J].中国医药指南,2008。[3]李晓洲,王永杰,陈复兴,等.浅析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J].东南国防医药,2009。[4]王伟民.浅谈护理工作对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及对策[J].临床检验杂志,2007。[5]齐春华,王文平.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