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窦娥冤 优秀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汉卿关汉卿,号一斋,晚年又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生卒年月不详(约1210年—1300年)。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被誉为“梨园领袖”、“杂剧班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首位。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创造的杂剧多达六十余种,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作品:《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借助元杂剧揭露现实黑暗,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zhuó)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趜、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徒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魂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元杂剧基础知识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个完整故事,个别的也有五折和六折或者多本连演。折:音乐组成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也出现在折与折之间,起过渡作用。末——男主角称正末旦——女主角称正旦净——“大花脸”杂——除了上述外,其余的杂角唱——按一定的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科——戏剧动作的总称白——“宾白”句中人的说白部分角色剧本构成楔子——序幕贫寒秀才窦天章进京赶考需要盘缠,在此之前向蔡婆借了二十两银子(连本带息共四十两),无法偿还了,不得不把窦娥卖给蔡婆做童养媳。第一折——开端赛卢医欠蔡婆银两,无力偿还,于是想勒死蔡婆未果,张驴和他父亲出现,救了蔡婆。但张驴二人也并非良善之辈,他听说蔡婆家的儿媳妇窦娥守寡,便以此次救命为由,强迫蔡婆和窦娥嫁给父子二人。窦娥忠贞有情,劝诫婆婆,拒绝再婚。第二折——发展张驴见窦娥执意不从,便在羊肚汤里放了毒药,想毒害蔡婆,强占窦娥,却没想到杀害了自己的亲爹。张驴利用羊肚汤是窦娥做的事实,将此罪嫁祸窦娥。太守办案昏庸,不问明事实,就对窦娥严刑逼供。窦娥怕婆婆受罪,不得不招认,并自此含冤入狱,被判死刑。第三折——高潮(一)[耍孩儿]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一煞]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二煞]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锦。;第三折——高潮(二)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三桩誓愿愿景希望用自己的血不要白流,用鲜血唤醒和告诫现实生活中的百姓希望能使公正的天地为之动容希望代表公正的天地能惩治邪恶,为自己伸张正义三桩誓愿明明是幻想,但作者却将其写成了现实,这说明什么?浪漫的手法现实的含义说明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普通百姓蒙冤后,除了乞求天地保佑,没有其他寄托。作者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形式,突出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刻画了窦娥反抗精神、表达了百姓要惩治邪恶不公的强烈愿望。悲剧根源社会现实“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悲剧根源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主题?主题揭示封建统治压迫人民、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腐朽黑暗本质呼唤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道德歌颂了窦娥的高洁品质和反抗精神窦娥人物形象年轻守寡,为丈夫守孝,侍奉婆婆公堂受审,怕婆婆受苦,替婆婆顶罪押解途中,不愿让婆婆看见自己背负刑枷,央求刽子手从后街走被判死刑时,她敢于揭露昏官无道,指责天地,发下三桩誓愿,申明冤屈劝慰婆婆不要应允张驴儿父子提出的婚事张驴儿的父亲被药死后,面对张驴儿的要挟,毫不畏惧,敢于与其对簿公堂公堂受审,受尽严刑拷打,但仍然据理力争,为自己辩白善良孝顺反抗精神坚贞不屈现实主义想象夸张通俗生动超现实浪漫主义艺术特色课外延伸:第四折——结局窦娥在临行之时,罚下三桩誓愿,后来都应验了。三年后,窦天章因考取功名,任廉访使,出使楚州,得到了窦娥的托梦,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伸冤昭雪。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