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方剂部分知识点1几本具有代表的著作《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内经》:最早中医理论著作,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书,辨证论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而成的药典,第一部中成药典《普济方》:载方最多的古代医书《伤寒明理论·药方论》:第一部剖析组方原则之书,开创方论之先河《医学心悟》:首先归纳“八法”之书所治病证的病机治咳嗽——杏苏散(风寒燥邪犯肺,肺失宣降)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清燥救肺汤(燥热伤肺,气阴两伤,肺失宣降)止嗽散(风邪犯肺,肺失宣降)治咳喘——小青龙汤(风寒束表,水饮内停)苏子降气汤(痰涎雍盛,肾气不足,肺失宣降)定喘汤(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肺失宣降)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麻杏甘石汤(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肺失宣降)治泄泻——参苓白术散(脾胃气虚,湿浊阻滞)藿香正气丸(风寒束表,湿阻中焦)四神丸(肾阳虚衰,不温脾土)——火不生土真人养脏汤——(脾肾虚寒,固摄无权)理中丸——(中焦虚寒,脾胃纳运乏力,升降失常)补中益气汤——(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治便秘——麻子仁丸(肠胃燥热,脾津不足)黄龙汤(热结阳明,气血不足)增液承气汤(热结阴亏,无水舟停)大承气汤(实热积滞壅结肠胃;热盛津伤)治腹痛——理中丸(中焦虚寒,升降失常)小建中汤(中焦虚寒,筋脉失养,营卫俱虚,阴阳失调)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治头痛——川芎茶调散(风邪循经上犯头目,阻遏清阳)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治中风——镇肝熄风汤(阴虚阳亢,气血上逆)补阳还五汤(气虚血瘀络阻,经脉肌肉失养)治失眠——朱砂安神丸(心火偏亢,阴血受灼,心神失养)天王补心汤(心肾阴亏,虚热内扰)温胆汤(胆胃不和,痰热内扰)酸枣仁汤(肝血不足,阴虚内热,虚火内扰)药物在方中的作用1、大黄——大承气汤(配芒硝)——荡涤肠胃热结温脾汤(配附子)——攻下积滞桃核承气汤(配核仁)——下瘀泄热大黄牡丹汤(配核仁)——清泻肠中湿热,活血化瘀方剂部分知识点2八正散——清热泻火茵陈蒿汤——泻热逐瘀芍药汤——邪热祛积2.桂枝--------桂枝汤(配白芍)解肌发表,温助卫阳,温通经络当归四逆汤(配当归)----温经散寒,活血通脉炙甘草汤(配炙甘草)----温阳通脉麻黄汤-----解肌发表,温经散寒小建中汤-----温中散寒桃核承气汤----通行血脉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平冲降逆肾气丸-----温阳化气五苓散----化气解表3.黄芪---------补中益气汤-----补气升阳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归脾汤-----------益气健脾,益气生血,益气摄血固中汤-----------补气健脾,补气摄血,补气生血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防己黄芪汤------补气利水4.半夏-----半夏泻心汤———散结除痞,和胃降逆温经汤———通降胃气而散结,有助于祛瘀调经麦门冬汤———降逆和胃,开通胃气,祛痰除涎小青龙汤———燥湿化痰蒿芩清胆汤———燥湿化痰,降逆和胃小柴胡汤———和胃降逆止呕5.白术-----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止汗完带散——(山药)益气补脾,祛湿止带五苓散——健脾燥湿利水6.白芍-----芍药汤-----------缓急止痛,治下痢腹痛桂枝汤-----------滋阴养阴,敛固外泄之营阴麻子仁丸--------养阴以助润下小建中汤--------和里养阴,缓急止痛真武汤-----------利小便,制约附子之温燥镇痛熄风汤-----滋阴柔肝,潜阳熄风羚角钩藤汤-----养阴增液,缓急舒筋四物汤------------补血7.柴胡-----龙胆泻肝丸------疏肝清热,引经报使普济消毒饮------疏风散热,郁而发之,并引药上行小柴胡汤---------透少阳半表之邪,舒畅枢机补中益气汤------升阳举陷败毒散------------解肌发表四逆散------------疏肝升阳,透邪解郁8.生地------肾气丸-----滋阴补肾灸甘草汤----滋阴养血方剂部分知识点3一贯煎-----滋阴补肝百合固金汤-----养阴滋肾,凉血止血导赤散-----清心凉血,养阴特殊的治法急下存阴法:指在热性病过程中,热邪积滞内结,津液日益不耗损,此时急须应用寒下方剂以通导大便,清泻实热,从而达到保存津液的一种治法,如大承气汤峻下热结,以治疗实热积滞,内结肠胃之阳明腑实证。——大承气汤(还有通因通用)釜底抽薪法:指用寒苦降下,通导大便以泻除实热之邪的方法。本法好比实抽取锅底下燃烧底的柴草以降低锅内温度一样。泛指寒下法,以其苦寒泄降,清除实热积滞,导热下行,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大承气汤调和营卫法:是纠正营卫不和,解除风邪的一种治法。——桂枝汤(桂枝+芍药)滋阴疏肝法:指以滋阴补肾药与疏畅肝气药相合组方,使肝气和畅,柔达的方法。——一贯煎,治疗肝阴虚,肝气不舒之胸脘胁痛证。滋阴潜阳法:指用滋阴的药物配伍重镇潜阳药,具有滋养肝肾,平肝潜阳的作用,用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病证的一种治法。——镇肝熄风汤补气活血法:是指重用补气之药,以令气旺血行,瘀去络通的一种治法。用治气虚血瘀,“因虚致瘀“的中风证;——补阳还五汤益气升阳法:指以补气药配伍升举阳气药组合成方,以治疗中气虚弱,清阳下陷病证的一种法——补中益气汤透热转气法:是治疗温病热入营分的一种治法。当邪热初入营分之时,证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绛。治疗除清营解毒外,可清气透热,导营热向外透发,从外而解的治法。——青营汤养阴透热:温病后期,阴液已伤,而邪热仍稽留阴分导致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时,用养阴退热药(鳖甲),配合芳香透热药(青蒿)治疗,使阴复热退,热透邪出的一种治法——青蒿鳖甲汤化痰熄风法:是治疗风痰上扰证的一种治法。风痰上拢证以眩晕,呕恶,舌苔白腻为症,其由脾湿生痰,痰阻清阳,加之肝风内动,风痰上拢清空所致,治疗上应采用化痰熄风药,以祛除风痰——半夏白术天麻汤凉肝熄风法:清肝热平熄肝风---羚角钩藤汤逆流挽舟法:为治疗痢疾初起而有表证(外感夹湿型痢疾)的一种方法——败毒散通因通用法:为反治法之一,指应用通下的方药来治疗表现上有通泄的病症的一种治法。-——芍药汤,大承气汤补火生土法:指温壮,补益命门之火,以温养脾土的治法,用以治疗命门火衰,不能上暖脾土,脾失健运之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之证——四神丸辛开苦降法:当寒热互结,肠胃不和而见心下痞满,呕吐下利时,用辛味药之辛散以开通心下之痞结,配以苦味药之苦降,苦寒以清降泄热,降泄胃气以止呕,两者合用,平调寒热,开结降泄以治心下痞证——半夏泻心汤,枳实消痞丸温阳止血法:指用温补脾阳的药物,来恢复脾统血的功能。以达制止出血的治法,用治脾阳虚寒所致的出血证——黄土汤理中丸凉血止血法:十灰散凉血散瘀法:凉血兼散瘀。主治热入血及热伤血络证,因热与血相持和离经之血易致瘀,治宜凉血养阴,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之虑,又配散血使血止而无留瘀之弊。——犀角地黄汤清肝宁肺止血法:咳血方温阳利水法:真武汤温阳化饮法:苓桂术甘汤增水行舟法:指以滋阴增液的药物组成方剂,功能滑润肠道,导下便结津枯,尤偏于阴亏液涸之便秘的一种治法。滋阴增液,润肠通便,犹如水涨则船行通畅,故名之。——增液汤增液承气汤滋水涵木法:即滋肾养肝。指运用滋肾阴、补肾水以达到润养肝阴的方法。此法常用治肾阴亏虚肝木偏旺的病症。方剂部分知识点4——杞菊地黄丸一贯煎益气固表法:玉屏风散补气摄血法:是指通过益气健脾统血、摄血。从而治疗气虚脾不统血所致出血日久不止之证的一种治法——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疏肝健脾法:逍遥散疏肝理脾法:四逆散解表清里法:防风通圣散葛根芩连汤解郁透气法:四逆散益气渗湿:参苓白术散防己黄芪汤益气解表法:败毒散培土生金:即补脾益肺,指用补脾土的方法,使脾气健运,能正常地生化水谷精气,上养于肺,以治疗肺脏亏虚病症的一种治法。——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麦门冬汤名词解释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配伍组合,并酌定剂量、确定适宜的剂型及用量而成的处方,是为方剂。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学的基础理论(治法等)、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治法:治疗的方法。指临床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症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君药:指针对主病因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主病之谓君)臣药:a、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起次要作用)b、对兼病因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a、佐助药—直接治疗次要证候的药物,协助君、臣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b、佐制药—制君、臣的烈、毒性的药物。c、反佐药—指在重病邪盛时,根据“甚者从之”的治则。用于消除或避免产生格拒现象(饮药即吐)而配伍的药物。(治寒以热而佐以寒,治热以寒而佐以热)使药:a、调和药性的药物b、引经报使药:指能引导方中诸药有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一经脉、脏腑、病位的药物。八法:出自清代程钟龄的《医学心悟》汗、和、下、吐、温、清、消、补营卫不和:正常状况下,卫行脉外,固护营阴,为卫阳提供营养,营卫调和。病理状态下,卫气虚弱,腠理疏松,卫阳不能固守营阴,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故见汗出恶风,是为营卫不和。——桂枝汤热结旁流:肠中实热结积较重,机体为排除邪气,逼迫粪水从旁而下,其虽有下痢,但下之乃臭秽粪水,且泻后腕腹的胀满痛不减,是为“热结旁流”也。--大承气汤脾约:胃中燥热(胃强),脾津不足(脾弱),脾被热邪所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因而津液不能输布,肠道失以津液濡润,故大便干结,但术膀胱,故小便数----麻子仁丸祛风剂:祛风是利用药物疏散风邪的作用,以疏散经络、肌肉、关节间留滞的风邪的一种治法梅核气:是一种病名。每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等。每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聚津成痰,痰气交阻,结于咽喉而致。----半夏厚朴汤凉开:即清热开窍。指用清热药配伍开窍药以清热解毒,开窍醒神,用治温热之邪内陷心包的热闭证的一种治法。----温病“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制性存用:方剂中通过药物的配伍,使某一药物的药性被其他的药物所制约,但又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例如银翘散—荆芥,麦门冬汤—半夏凉燥:是因深秋感受风寒燥邪,津液不布而致,属小寒,次寒,临证一头痛恶寒,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舌苔薄白为主,治疗以苦温甘辛法,——杏苏散甘温除热法:指应用性味甘温的药物组合成方,以治疗因虚而发热的一种治法——小建中汤治疗阳虚发热温阳止血:用温补脾阳的药物,来恢复脾统血的功能,达到止血的目的,用于脾阳虚寒之出血证。——理中丸协热下利:表邪未解。热邪内陷阳明而出现的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的湿热泄泻证—方剂部分知识点5—葛根黄连黄芩汤滋水涵木:滋肾养肝,指用滋肾阴,补肾水以达到养肝阴的方法。常用于治肾阴亏虚,肝木偏旺的病证。菊杞地黄丸治疗肝肾阴虚之眼睛昏花,干涩等证喑痱:中风症候之一,“暗”指语言不利或不能说话;“痱”,指四肢萎废,不能运动,临床上又有虚实之分,实证是由于风痰阻塞;虚是肾虚精气不能上承。地黄饮子治疗下元虚衰,痰阻窍道所致暗痱证(虚)轻宣润燥:轻宣辛散药+润燥=治疗外感燥邪(凉或温)桑杏汤杏苏散简答题1.银翘散是辛凉解表剂,方中为何用辛温解表的荆芥、豆豉?取其辛散透邪之功效。荆芥(豆豉)药性虽辛温,但在大队寒凉药中,温性被制,而存其发表散邪之用,以增强本方解表透邪之力,故属于“制性存用”之药麻杏甘石汤:麻黄与石膏相配,以寒制温,清泄肺热,宣肺平喘。温脾汤:附子与大黄相配,以温制寒,温中阳,下积滞以除冷积。2.清营汤中配银花、连翘、竹叶、黄连的意义?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宣透邪。竹叶、黄连:清心除烦。四者相配,既清心解毒以除烦,又透热外出,使营热透出气分而解。3龙胆泻肝汤中配柴胡,生地,当归的意义?柴胡:疏肝清热,使气疏而热郁解,引药归入肝胆.生地,当归:补血养阴,防肝热伤阴血,泻中兼补又防苦燥渗利伤阴.4.归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