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一些思考作者:张晓菊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6期摘要:分析了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及危害,揭示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建议。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垃圾处理根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农村人口约为6亿,年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9000万吨。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我国农村环境形势非常严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快速增加,而垃圾分类和处置基础设施投入落后,缺乏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农户的生活垃圾多被随意堆放、就地焚烧,这些情况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且大多数的农村没有固定的垃圾堆放处和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和处理系统,各类垃圾未得到统一集中处理,严重的生活垃圾问题,影响了新农村的面貌,对农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也造成了直接威胁。因此,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一、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来源及危害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农村人口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厨余垃圾等有机垃圾;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可回收废品;砖石、灰渣等不可回收垃圾;农药包装废弃物、日用小电子产品、废油漆、废灯管、废日用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危险废物。这些垃圾的随意丢弃和堆放,直接造成的是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间接造成的是有毒有害细菌和化学物质的滋生和污染,影响和威胁着农村居民的居住品质及身体健康。2、各种农作物产生的垃圾。化肥用量增加,许多有机垃圾(如秸秆、果藤和稻草等)随意丢弃,使农村生活垃圾数量明显增加。另外,农药使用量大,我国每年的农药使用量达到50万~60万t,大部分残留在土壤、水体、农作物和大气中,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农药的大量使用还会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物种多样性减少,破坏农村的生态系统。二、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产生原因1、长期生活习惯导致的环保意识不够近年来,尽管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迅速,农民素质有了一定提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环境意识淡薄,价值观念滞后,群众“产品高价、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旧观念根深蒂固。许多地方政府在实践中很难正确处理全局、长远的生态效益和局部、短期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农民的思想认识不到位,都扮演着观望者的角色。鉴于此,政府已进行了大力宣传,但效果仍不明显。龙源期刊网、治理资金投入有限经济承受能力是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正常运行的关键条件,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城市环境相比,国家对环境污染整治的投入绝大多数用于城镇。而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生活污水排放管网等基础设施还很不健全,部分农村地区的保洁人员和设施配置参差不齐,一些好的做法难以为继。这些都加大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规范处理的难度。3、缺乏垃圾循环利用机制垃圾中可利用资源类型多样,如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中的无机物可制作建材;生活垃圾中以厨余垃圾为主的有机物可经发酵制肥或制作营养土,用于改良土壤;可燃物可焚烧供热、发电;废旧塑料可制作工业塑料块、再生塑料颗粒及木塑制品。然而,不少人对垃圾资源仍存在认识误区,认为经捡废品的多次挑选已无可利用资源,事实上,当前垃圾资源化活动不是完全的自觉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其行为受利益驱使。三、解决农村居民生活垃圾问题的思路和建议1、开展科普宣传,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保护环境”第一次被国家倡导为公民社会公德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通过有效的环境教育塑造社会个体乃至社会组织的社会参与环保意识至关重要。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需要广大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需要环保部门、新闻媒体和教学单位多下乡宣传普及环保知识。要善于结合并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全国爱国卫生月等,在公共场所悬挂环保宣传标语,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生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举办群众参与性强的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吸引广大居民积极参与,逐步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要从最贴近农民生活的细节入手,让环保知识以小妙招、小窍门的形式和他们“零距离”接触,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消除农民的抵触情节,提高宣传效果。2、增加环保资金,实现垃圾市场化运作即使村民认识到了乱倒垃圾的危害,但由于基础设施不足,垃圾也得不到集中有效的处理。这说明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水平的关键,政府应将垃圾处理系统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中,其中包括垃圾收运系统。垃圾中转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不平衡性,使其不具备支撑农村垃圾处理的能力,因此,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有赖于上级政府的财政支持。3、综合利用,变废为宝龙源期刊网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将农村生活垃圾尽可能地变为资源,真正地循环利用,以减少对大量新资源的利用,而且能从源头上有效地防止垃圾对环境的破坏和对生态的污染。应全面推广分类回收,实现废物利用最大化。如,规划畜禽养殖园区,对畜禽进行集中饲养,大力发展沼气、培植林地等,使畜禽粪便变废为宝,形成生态村。这样可大大降低垃圾总量和体积,减少垃圾转运中耗费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过多的垃圾堆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减少相关部门清运和处理垃圾的负担,延长造价昂贵的垃圾处理场的使用寿命。实现垃圾从源头分类,资源回收将大有可为。科学合理地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前提。四:结语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倡导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待解决问题。为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和加快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以农民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根据各地实际,尽快建立一套适合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处置系统,加快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倡导农村居民绿色消费,积极推广垃圾资源回收,分类收集,从源头进行控制,使农村环境质量有明显提升,环境面貌有明显改观,将各村镇真正变成民富、村美、风气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者单位:安阳市殷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