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贱伤农”,“菜贵伤民”农产品价格如何稳定组长:刘组员:夏,周曾,金从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在发展之初,产生了保持基本农产品低廉价格以支持工业化起步的需要;在发展起来之后,产生了保证农民与非农集团均等收入以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时下我国部分蔬菜市场出现了“菜贱伤农”“菜贵伤民”同时存在的怪圈。上海农民开拖拉机碾掉百万斤卷心菜,济南菜农自杀,与此同时,蔬菜零售价格却居高不下,市民“望菜兴叹”。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就生产者而言,产生了稳定收入的问题,就消费者而言,产生了稳定供应的问题。菜贱伤农•1.市场信息不对称,“大小年”蒙蔽菜农眼睛菜农种菜规模的大小往往根据往年蔬菜市场的出现的“大小年”而改变。“大小年”的出现形成归根到底是市场规律作用使然。在市场无形之手作用下的价格有时会产生“误导”,比如在中国的农产品生产:猪肉涨价,养猪的农户趋之若鹜;哪些蔬菜价格好,大家就一窝蜂抢种哪种。市场给出这样的误导信息,菜农盲目跟风,来年某种蔬菜产量大增,价格就会暴跌,出现菜贱伤农的情况。•2.菜农多以个体种植为主,讨价还价能力不高菜农组织性差,多以个体种植为主。个体的能力小,不能形成大规模的种植,当蔬菜上市时,个人的讨价还价能力就明显不高,在市场中处于弱势谈判地位,最终导致农民不能获得社会平均利润,更别说高额利润了。而且由于处于分散状态,信息不灵,交通不便和资本缺乏,一旦遇到市场波动,就有可能成为市场的牺牲品菜贵伤民•1、蔬菜中间流通环节过多,费用过高成为菜价高的根本原因。蔬菜从菜农手中到市场上,经历很多流通环节,出现很多流通成本。这些流通成本,包括了运输过程中所耗去的燃油费、人工费、机械耗损费、农贸市场批发商的卸载费、摊位费、磅秤费;还有最终菜市场的人工费、包装费、工商管理费、卫生费等等,就可能使一棵蔬菜在经过了从地里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后,身价倍涨。•2、部分地方少数经营者利用一些地区发生自然灾害、少数农产品生产和价格出现波动之机,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牟取暴利。有些媒体报道炒作,渲染加剧紧张气氛,助推价格上涨,严重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损害了农产品生产者、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利。如何拯救菜农?•例子:河北永年县部分菜农选择了参加合作社、互助组等经济组织。由合作社联系外面市场,合作社和农户签订合同,有比市场价高20%的保护价,同时他们因为有集合优势可以更好的联系市场。正是就这些成长中的合作组织,在这股价格寒流的袭来时,也使得一些菜农获取了更多市场渠道。从而减少了菜农们的损失。根本上来说他们建立起来农业合作社,这样才能整合资源,让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共同抵御风险,有分工、有计划针对市场的生产。•1、推进农民合作社建设,提高种植“组织化程度”。我国在农业合作社方面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中国政府应当尽快完善对各类农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让产供销一体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发展壮大,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者的谈判能力,降低市场风险。逐步建立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合作社方式,更多地依靠订单农业。•2、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包括市场信息的搜集、发布,对市场未来发展情况和趋势的预测分析,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农产品生产形势、市场供求趋势及价格变动走势,减少农民进入市场的成本和风险。•3、支持价格。即政府设置一个最低价格,以保持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即使市场出现供过于求,也要使市场价格保持在这一价格之上。其手段主要是无追索权贷款和政府收购。例子:2002年农业法案第一次将销售贷款计划延伸到干豌豆和小扁豆。由于销售贷款计划提供给生产者小额收益,降低了市场风险,使2003年北达科他州干豌豆种植面积增加了五分之一,蒙大纳州增加了三分之一。这超过了由于任何市场力量而引起的产量的增加。这种影响对于大豆产量的增加也是十分明显的。所以,贷款率就是支持价格或最低保护价格。如果贷款率高于市场价格,政府有责任购买多余的农产品以维持支持价格。如何惠民?•例子:随着大型连锁超市和产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广州已经具备了鲜活农产品从产地直接进入超市的基本条件。近年来,广州市把建设平价商店作为稳定物价的一个重要抓手,依托供销社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平价商店,建立起以超市为零售终端,以专业合作社为对接源头的农超对接模式,在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稳定农副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取得较好成效。•1、一是应根据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完善农产品市场,建立起初级集贸市场、批发市场、期货市场相结合的功能互补的市场网络•2、疏通蔬菜销售渠道。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大幅降低各种收费,广开“绿色通道”。值得一提的是,国外大多都把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公益性设施,政府投资,低收费管理,保本经营。我国的批发市场由企业投资,必须依靠收费获取利润。因此,由政府财政出资建造批发市场,才能有助于增加蔬菜储备规模,调剂季节供需,平抑菜价。•3、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的管理,限制农产品的炒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立即开展农产品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查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的行为;查处市场旺销的情况下,多进少售、只进不售或者囤积拒售,加剧市场供应紧张的囤积居奇行为;查处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没有明显变化,大幅度提高销售价格,牟取暴利的行为;查处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查处垄断资源、阻断流通渠道,造成市场脱销断档的行为。切实加强大宗农产品中远期交易市场监管,禁止非法期货交易,坚决取缔存在市场主办者入市操纵价格、挪用保证金等行为的大宗农产品中远期交易市场。•4、农超对接。超市多为连锁企业,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货、统一定价。超市经营人员直接进大棚,看产品、谈价格、签合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传统批发诸多的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同时,经过严格筛选、包装和加工后的农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市民需求。“农超对接”既可解决城镇居民吃菜难、不新鲜、时间受限制的难题,又解决了菜农难以预测销售市场的后顾之忧,多方受益。就中国市场而言市场基础建设落后于市场发展的需要1.由于缺乏与市场发展相应的资金投入,市场流通基础设施不完备,售后服务网络不健全,软硬件建设都相对滞后。信息传递、价格形成、运输、保管、包装、加工、配送等各种辅助性功能很薄弱,加工、仓储及批发市场数量不足,普遍缺乏贮藏保鲜设施、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等。第三,市场规则不完善,交易行为不规范。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农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如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流通还未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第四,市场主体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在农产品市场上,农民不仅缺乏可以依托的大型流通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我服务组织的发育也受到阻碍,各种专业合作组织规模过小,难以真正带领农民进入市场。就中国市场而言市场基础建设落后于市场发展的需要2.建立统一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划,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是当务之急。我国至今尚无一个地市制定完整详细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规划。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有关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完全依靠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在短期内显然是难以奏效的。必须依各级靠政府的高度重视,依靠完善的政策、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和完善来推动市场体系建设的进程。在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农产品的加工、贮存、销售等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它甚至成为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产品能否实现、能否经营有利等方面的主宰。同时,它又是农产品打开市场销路、适应供求关系的条件。美国的成功经验表明,农产品流通设施的建设,涉及领域广阔,任务艰巨,需要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对此我国各级政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要统一规划,加强领导,发挥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各方面的积极性,通力进行流通设施建设,保证农产品流通能力与生产能力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