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第二章学生发展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奥苏伯尔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第二节认知发展第三节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二、关于心理发展的争议(一)先天与后天的争议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环境。华生: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一个由我自己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不论他们的才干、爱好、倾向、能力和种族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训练成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美术家、大商人,以至于乞丐和强盗。(二)连续性与阶段性的争议(二)连续性与阶段性的争议(三)早期经验与晚期经验的争议关键期是指在这一特定的时期内接触什么刺激就能形成对这一刺激的印刻,而这一时期之前和之后这种特殊的学习都不会发生。最佳发展期是指某个时间段对于人的某种能力的发展来说是最为适宜的。(四)成熟与学习作用的争议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T从48周开始学。C从53周开始学,学了两周就和T的成绩一样好。第二节认知发展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J.Piaget,1896~1980)是20世纪杰出的认知发展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专家。推荐参考资料:李其维:破解“智慧胚胎学之谜”——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发展过程1.认知结构:图式图式是个体经过组织而形成的思维以及行为的方式,它有助于我们适应外在的环境,并可能表征着行动和经验的某种固定的形式。2.认知机能:适应(1)同化对环境中信息进行整合,吸收到图式中去的过程(一种量变)。(2)顺应环境中刺激导致图式调整或重构的过程(一种质变)。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图认知发展(二)发展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仅靠感知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并构筑感知动作图式的发展阶段。在认知上获得两大成就:(1)主体与客体的分化。(2)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逐渐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逐渐开始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开始出现表象或形象图式的阶段。该阶段的认知发展存在局限:(1)自我中心(egocentrism)(2)泛灵论(3)中心化(centration)三座山实验2.前运算阶段(2-7岁)(4)形成的概念是具体的(5)不能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分类和排序3.具体运算阶段(7岁~11、12岁)儿童逐渐从表象性思维中摆脱出来,逐渐进行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1)能够根据客体的各种较为抽象的特征来分类。(2)能够按照逻辑上的顺序给客体排序。(3)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已能进行递推性思维。(4)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已出现了守恒观念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儿童逐渐从依赖于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中摆脱出来,而逐渐进行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1)已经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能根据种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相信演绎得到的推论,使认识指向未来。(2)能够推论两个或更多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皮亚杰称之为命题间的思维(三)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1)成熟(2)练习和经验(3)社会性经验(4)平衡化(四)对皮亚杰观点的批评1.对儿童能力的估计不足。2.文化和教育的影响超过皮亚杰的估计。3.对儿童推理进行训练的有效性否定了皮亚杰认为教学要适应发展的看法。4.他关于发展具有同步性的观点也存在相左的证据。推荐阅读:新皮亚杰主义资料(五)皮亚杰理论的教育意义1.学习环境应当支持儿童的活动2.儿童与同伴的相互作用是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来源3.采用那些能够使儿童意识到其思维的冲突及不一致之处的教学策略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L.S.Vygotsky,1896~1934)是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也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大学者。(一)维果斯基理论的基本观点1.社会因素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1)认知能力始于社会关系和文化(2)语言等起中介作用的工具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起重要的作用2.心理发展的原因:内化内化是指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将外部的人类经验不断转化为自我头脑中内部活动的过程。(二)维果斯基理论的教育启示意义1.最近发展区的提出最近发展区2.教学策略(1)支架式教学(2)同伴合作(三)维果斯基与皮亚杰理论的比较主题维果斯基皮亚杰社会文化环境极力强调不太注重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者认知建构主义者阶段没有提出普遍的发展阶段非常重视阶段发展方向由内向外展开由外向内内化关键过程最近发展区、语言、对话、文化工具图式、同化、顺应、运算、守恒、分类、假设演绎推理(三)维果斯基与皮亚杰理论的比较主题维果斯基皮亚杰语言的作用重要作用:语言在塑造思维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影响。最小:主要由认知引导语言。对教育的观点教育起着核心作用,帮助儿童掌握文化工具教育只是锻炼儿童已经萌芽的能力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是推动者和引导者,不是指挥者;让学生向教师和能力更强的同伴学习教师是推动者和引导者,不是指挥者;支持儿童探索自身世界并发现知识第三节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一、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一)信任感对不信任感(出生—1岁)(二)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1—3岁)(三)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四)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一、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五)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12-18岁)(六)亲密感对孤独感(18-30岁)(七)繁殖感对停滞感(30-60岁)(八)自我整合感对绝望感(60岁-)二、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在学前期,发展主动感在小学时期,发展勤奋感在青少年期,形成自我同一感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概念二、关于心理发展的争议第二节认知发展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第三节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一、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本章内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