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的解剖及生理功能甲状腺是人体中重要的内分泌腺体,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物质代谢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对人体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均有影响。第一节甲状腺的局部解剖及特点一、甲状腺的胚胎发生人类甲状腺发生于胚胎期的鳃肠及原肠。在人胚第四周,前外侧壁出现四对突起,形成第I、Ⅱ、Ⅲ、Ⅳ鳃囊,在原始咽底壁正中线相当于第2、3对鳃弓的平面上,上皮细胞增生,形成一伸向尾侧的盲管,即甲状腺原基,称甲状舌管(thyrog10ssalduct)。此盲管沿颈部正中线下伸至未来气管前方,末端向两侧膨大,形成左右两个甲状腺侧叶。甲状舌管的上段退化消失,其起始段的开口仍残留一浅凹,称盲孔。如果甲状舌管的上段退化不全,残留部分可形成囊肿。胚胎第1l周时,甲状腺原基中出现滤泡,第13周初甲状腺开始出现分泌活动。随着胚胎发育长大,腺泡数急剧增多、增大,甲状腺也随之增大,腺泡中央胞腔内胶质滴成为聚集的胶体。在胚胎发生期,甲状腺除了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外,还出现一些滤泡细胞,是分泌降钙素的细胞。在出生后,甲状腺呈典型的两个腺叶,中间有峡部相连,有时在咽喉前形成锥体叶。成人甲状腺的总重量约20~30g;女子比男子稍大一些,在老年期缩小。二、甲状腺的形态位置甲状腺位于颈前下方软组织内,紧贴甲状软骨和气管软骨环的前面和两侧,呈棕褐色,略呈“H”形,分左右2个侧叶(10βes),每叶形状像1个尖端向上的锥体,中间连接部分为峡部。甲状腺每叶长2.5~4.度m,宽1.5~2.度m,厚1.0~1.5cm,贴附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侧面,上端达甲状软骨中部,下端抵第6气管环,长约5cm,宽约2.4cm,有时下极可伸至胸骨后称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峡部横过第2~4气管软骨环的前面,其宽窄因人而异。少数人在峡部有1个舌状的向上突起,称为锥叶,长短大小各异,位置多偏向左,长者可达舌骨。这是胚胎初期甲状腺舌导管的残余。小块游离的甲状腺组织可出现于两侧叶或峡部之间,即副甲状腺(accessorythyroidg~ands)。甲状腺的大小和重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新生儿甲状腺重量约1.5g,成人甲状腺重约15~20g,女性甲状腺比男性略大,老年人甲状腺轻微缩小。正常情况下甲状腺不能看到,也不易摸到。甲状腺左右两叶上极内侧有悬韧带悬吊在环状软骨上,故可随吞咽上下活动。三、甲状腺的被膜在甲状腺表面共有二层被膜。甲状腺表面由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囊包裹,称为真被膜,包绕甲状腺即纤维囊,囊的纤维束伸入实质内,将实质分隔为若干小叶。真被囊的外面还有一层假被囊,由颈深筋膜的内脏筋膜脏层构成,包绕于真被膜外面。真被囊和假被囊之间填充以疏松结缔组织,其中含有静脉丛及甲状旁腺(βara幽yroidgXand),上下两对甲状旁腺均位于该囊内,定位于腺体后面上、中1/3交界处和下l/3处。假被膜在侧叶内侧和峡部后面,与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气管软骨环的软骨膜愈着,形成甲状腺蒂又名甲状腺悬韧带,将甲状腺固定在喉表面。因此当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借以鉴定此区肿块与甲状腺的关系。喉返神经行经假被囊之外,故甲状腺手术在假被囊内进行,可避免损伤喉返神经。四、甲状腺的毗邻甲状腺的毗邻关系较复杂。前面由浅入深的层次是:皮肤、皮下组织、颈深筋膜浅层、舌骨下肌群、内脏筋膜壁层和脏层。后面与喉、气管、咽、食管以及喉返神经相邻。后外侧有颈动脉鞘及其内含物、颈交感干(图2-2)。当甲状腺肿大时,可压迫气管和食管,严重时可致气管软骨环软化,引起呼吸、吞咽困难;如压迫喉返神经,则可引起声音嘶哑;甲状腺癌时,可压迫交感干,出现霍纳综合征,以及颈总动脉搏动向外移位等症状。五、甲状腺的血管和神经(一)甲状腺的血管甲状腺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据估计,全身血液大约每小时可在甲状腺通过一次。甲状腺由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供给血液和营养,有时还有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上动脉是颈外动脉在颈部的第一个分支,偶见发自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甲状腺下动脉发自锁骨下动脉的甲状颈干,有时直接发自锁骨下动脉;甲状腺最下动脉发自无名动脉,偶有发自主动脉弓或颈总动脉。甲状腺的血管还与食管、喉、气管等的血管相吻合;甲状腺内有丰富的静脉网,它们在腺体的前而形成静脉丛,然后汇集成甲状腺上、中、下静脉。在甲状腺上极,有甲状腺上动脉(suβeriorthyro'adartery)、甲状腺上静脉(suβeriorthyroidvein)及与其伴行的喉上神经(suβeriorlaryngealnerve)。神经行其后内,近腺体处渐分离;在甲状腺下极,有甲状腺下动脉(inferiorthyroidartery)、甲状腺下静脉(inferiort~iyroidvein)及与其相交的喉返神经(recurrent~aryngealnerve)。血管水平由外向内走向腺体,神经垂直由下向上行向腺体,于腺体下极相交。右侧血管与神经间近似平行关系,左侧血管与神经间则呈现相互垂直关系。在甲状腺外侧缘中部,可见甲状腺中静脉(middlethyroidvein)。该静脉壁薄短粗,横过颈总动脉前方,直接汇入颈内静脉,是较危险的不可忽视的血管。在腺体下面,有起于主动脉弓的甲状腺最下动脉(ar~eriathyroideaima)和注入左无名静脉的甲状腺奇静脉丛,是又一较危险的易被忽视的血管。甲状腺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两侧的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腺上动脉沿喉侧下行,到达甲状腺上极时,分成前、后分支进入腺体的前、背面。甲状腺下动脉呈弓形横过颈总动脉的后方,再分支进入甲状腺的背面。甲状腺上、下动脉之间以及咽喉部、气管、食管的动脉分支之间,均具有广泛的吻合;故在手术中将甲状腺上、下动脉全部结扎,也不会发生甲状腺残留部分及甲状旁腺缺血。甲状腺表面丰富的静脉网汇成上、中、下静脉干;上千伴行甲状腺上动脉,导至颈内静脉;中干常单行,横过颈总动脉的前方,亦导至颈内静脉;下干数目较多,在气管前导至无名静脉。(二)甲状腺的淋巴循环甲状腺的淋巴管行于叶间结缔组织内,常常围绕着其伴行动脉,并且与腺被膜的淋巴管交通,管内可能包含胶状质。甲状腺的淋巴汇合流入沿颈内静脉排列的颈深淋巴结。气管前、甲状腺峡上的淋巴结和气管旁、喉返神经周围的淋巴结也收集来自甲状腺的淋巴。(三)甲状腺的神经甲状腺的神经有交感神经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纤维,主要是颈上和颈下交感神经节的节后纤维,沿动脉而行,形成甲状腺上丛和下丛。自神经丛发出的分支进入腺体实质后分布于毛细血管周围及滤泡周围。交感神经来自颈中节,伴甲状腺上动脉入腺体,其功能是使血管收缩。副交感神经纤维来自迷走神经.经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分布于腺体。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与甲状腺的关系密切。喉上神经的外支在至环甲肌前走行于甲状腺上动脉后支的稍高部位。喉返神经与甲状腺、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在甲状腺外科中尤为重要。喉返神经常位于食管气管沟中,但也可有变异。喉返神经至甲状腺侧叶后方时与甲状腺下动脉交叉,神经由动脉的浅面、深面或两分支之间经过(图2-4)。在此水平用血管钳止血,常有伤及神经的可能;故一般主张当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应在离开甲状腺处进行,以免伤及此神经。六、甲状腺的组织结构正常甲状腺质地柔软,切面呈鲜牛肉色,有大小不等的滤泡,内含有胶质。腺体包以薄层结缔组织,即甲状腺固有膜。结缔组织由包膜伸人腺实质内做支架,将腺体分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小叶;每个小叶由无数个滤泡和滤泡间组织构成。(一)甲状腺滤泡甲状腺滤泡是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也就是说许许多多的甲状腺滤泡组成了甲状腺,只有甲状腺滤泡才能产生机体不可缺少的甲状腺激素。滤泡(foiiele)大小不等,直径0.02~0.9mm,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滤泡由单层立方的滤泡上皮细胞围成,滤泡腔内充满透明的胶质(col10id)。滤泡上皮细胞因功能状态而有形态变化。在功能活跃时,细胞增高呈低柱状,腔内胶质减少;反之,细胞变矮呈扁平状,腔内胶质增多。胶质是滤泡上皮细胞的分泌物,在切片上呈均质状,嗜酸性,它是一种糖蛋白,称甲状腺球蛋白。胶质的边缘常存在不着色的空泡,有人认为是滤泡上皮细胞吞饮胶质滴所致。电镜下,滤泡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胞质内有较发达的粗而内质网和较多的线粒体,溶酶体散在于胞质内,高尔基复合体位于核上区。细胞顶部胞质内有电子密度中等、体积较小的分泌颗粒(直径l50~200nm),还有从滤泡摄入的低电子密度的胶质小泡(直径约1μm)。滤泡上皮基底面有完整的基板,邻近的结缔组织内富含有孔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thyroidh10Hnone)。(二)滤泡旁细胞又称C细胞,成团积聚在滤泡之间,少量镶嵌在滤泡上皮细胞之间,其腔面被滤泡上皮覆盖,细胞体积较大,在HE染色标本下,胞质稍淡。用镀银法可见基底部胞质内有嗜银颗粒,颗粒内含有降钙素,以胞吐的方式分泌。降钙素是一种多肽,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分泌类骨质、钙盐沉着和抑制骨质内钙的溶解使血钙降低。有报道,哺乳类滤泡旁细胞内还含有生长抑素、去甲肾上腺素、β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等。滤泡旁细胞的形态、大小、数量和分布随动物的种属而有差别,人、猴、鼠等的滤泡旁细胞为卵圆形,以小的细胞群分布于滤泡间。而猫狗等动物的滤泡旁细胞则呈圆形或卵圆形,在滤泡之间积聚形成大的细胞团。人的滤泡旁细胞多分布于甲状旁腺周围的甲状腺内,而在鼠类则多分布于甲状腺中央部。(三)甲状腺滤泡间质甲状腺滤泡间质存在于滤泡间的结缔组织中,其中含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由小动脉发出的毛细血管形成密网,紧密地围绕着滤泡上皮的底部。毛细淋巴管在间质内形成疏松的网,从甲状腺引流的淋巴液,其激素浓度百倍于静脉血,所以淋巴也是甲状腺输出激素的一个重要途径。甲状腺滤泡间质的神经纤维数量不多,但有三种纤维,即交感、副交感及肽能纤维,滤泡上皮细胞分泌T3和T4主要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不占主要地位。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