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散曲(第一二课时)教材思路简介:唐诗之旅(上)王维诗、李白诗、杜甫诗即景抒情诗、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唐诗之旅(下)白居易诗、杜牧诗、李商隐诗酬赠诗、咏物诗、咏史诗漫步宋词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词爱国词、登临词、言情词聆听元散曲关汉卿、马致远、张可久山水风光散曲、讥时咏史散曲古代诗歌发展脉络•先秦诗歌:《诗经》《楚辞》•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文人诗歌—“三曹”、陶渊明•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田园诗、“高岑”边塞诗、“新乐府”“小李杜”等•五代词:李煜•宋代诗歌:宋诗—陆游、杨万里等•宋词—婉约派、豪放派•元曲:马致远、张养浩等•明清诗歌:于谦、龚自珍等略说近体诗诗歌旧诗(古典诗歌)新诗(现代诗歌)近体诗(格律诗)古体诗(古风)词曲绝句排律律诗五言七言五言七言无固定的句数无固定的句式无固定的平仄、韵律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滨王(刚健骨气)山水田园诗:孟浩然王维(静逸明秀)边塞诗:高适岑参(慷慨奇伟)诗仙:李白(豪放洒脱)诗圣:杜甫(沉郁顿挫)元白诗派:白居易元稹(浅显平易)王维课前思考回忆你所学过的盛唐诗人王维的诗作,说说你对王维及其诗作的印象。《相思》《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使至塞上》《鹿柴》《鸟鸣涧》《山中相送》《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诗作:作者简介☆结缘佛教:字摩诘,来源于《维摩诘经》,“诗佛”。☆仕途经历:官至尚书右丞,有《王右丞集》☆思想分期:前期奋发有为,后期亦官亦隐☆艺术造诣:多才多艺,诗书琴画样样精通,被称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歌成就: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王维早年曾遭贬,所以也写过一些揭露贵族骄奢淫逸,抗议贤才备受摧残压抑的诗,如:《寓言》二首、《西施詠》、《偶然作》六首之五等。幽愤诗:揭示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寄寓贬谪、不得志的幽愤。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女,效颦安可希。————《西施詠》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边塞诗:以慷慨激昂的情调,抒发将士为保卫疆土而献身的英雄气概。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别诗:因情真意切而脍炙人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他的田园诗主要体现闲适情调,反映对农村充满生机和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有很高的造诣。如:《新晴野望》田园山水诗继承了谢灵运的传统,却没有谢的晦涩堆砌的缺点,变化多采。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诗中表现出浓郁春意,和美的农家生活。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的山水诗有的生趣盎然,清新自然然而王维的山水诗更多的是刻画幽寂静谧的意境•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刻画出“鸟鸣山更幽”的境界。诗人正是沉醉在这样的境界中,去领悟大自然的妙趣,体验物我两忘的愉悦。王维另有一些山水诗意境开阔,气势宏大•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汉江临眺》),“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送梓州李使君》)等,宛如一幅气势磅礴、笔墨酣畅的长卷泼墨山水画。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积雨辋川庄作》背景•唐代“安史之乱”后,社会急剧变化,朝政混乱,王维厌倦官场生活,不再积极出仕,而是亦官亦隐。他隐居在辋川,信奉佛教,寻访山林,怡然自得。(朗读)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lí炊黍shǔ饷东菑zī。•漠漠水田飞白鹭lù,•阴阴夏木啭zhuàn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jǐn,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找出自己有疑惑的地方,并将整首诗翻译成文。注释•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①烟火迟:因久雨空气湿润,烟火上升缓慢。藜:一种可食的野菜。黍:谷物名,古时为主食饷:送饭食到田头。菑(zī):初耕的田地②夏木:高大的树木。啭:小鸟婉转的鸣叫。•③槿(jǐn):植物名。落叶灌木,其花朝开夕谢。古人常以此物悟人生枯荣无常之理。清斋:素食,长斋。•④野老:诗人自称。争席罢:。《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指自己要隐退山林,与世无争。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积雨辋川庄作王维久雨不停,林野潮湿,炊烟缓缓升起;烧好饭菜,送给村东耕耘的人。水田广漠,一行白鹭掠空而飞;夏日浓荫,传来黄鹂宛啭啼声。山中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松下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村夫野老,与世无争无人猜忌;海鸥疑心,为何不信飞舞不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积雨辋川庄作王维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炊烟缓升;农家早炊,饷田野食,怡然自乐的农村生活。写自然景色:广漠平畴,白鹭飞行,深山密林,黄鹂和唱,积雨后的辋川,画意盎然。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观木槿,食露葵,避尘世的幽居生活。连用两典,一正用一反用,书写诗人宁静淡泊自然的心境。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找出自己有疑惑的地方,体会诗歌的主旨,并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知识链接:诗歌形象的知识诗歌和小说、戏剧、散文三种文学体裁一样,也塑造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烟之类。研习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试找出《王维诗四首》的形象。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积雨辋川庄作》一诗中的形象有:积雨,空林,烟火,藜、黍(蒸藜炊黍的农妇),东菑,水田,白鹭,夏木,黄鹂,山,诗人,朝槿,松,露葵,野老,人,席,海鸥。知识链接诗中的“景”或“物”(包括人)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景物,它们往往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诗人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极富美感的“形象”。因此,诗中的形象又称为意象。而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就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壮阔、开阔、深邃、闲适恬静、清幽、清新、自然、幽美、淡雅、安谧、平和······),诗人借此来渲染烘托自己的思想感情。方法点拨一:透过形象本身,领悟“象”中之意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要抓住诗歌中塑造的主要形象,分析其所构筑的意境特征或比喻、象征意义,透过形象本身,去领悟形象中所蕴含的东西——即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研习活动二:小组讨论或独立思考,领悟《王维诗四首》中的象中之“意”。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恬静优美的辋川山野、怡然自乐的农妇农夫和闲适脱俗的隐居诗人,共同构成了一个阔远幽静、物我相惬、详和闲适的意境,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和澹泊自然的心境。思考探究三:此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恬静优美)的辋川山野、(怡然自乐)的农妇农夫和(闲适脱俗)的隐居诗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空阔清幽)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志和淡泊自然的心境)。规律:•主要景物—景物的特征—意境—思想感情主旨描写了久雨中的辋川山水田园的优美风光(象),反映了诗人厌倦官场生活,和对农村充满生机和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怀(意、境)小结分析意境型题目的答题步骤: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实际就是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写出主要景物;2、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说出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004年广东高考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提问: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提示:这道高考题考的是“象中之‘意’”,方法步骤是:意象→意象特征→思想感情。参考: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或孤清)意境。赏析•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内容:写田家生活。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袅袅上升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适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首联:写田家生活。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袅袅上升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烟火迟因久雨空气湿润,烟火上升缓慢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颔联承“饷东菑”而写“水田”、“夏木”美景,“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碧、白、绿、黄映衬,色彩绚丽,且有黄鹂歌唱,声、色、动、静结合,构成“有声有色画”,已是佳句。更加双声词“漠漠”、“阴阴”点染,既与“积雨”照应,又增强了画的迷蒙感与幽深感。有人说“三四句写景极活现,万古不磨之句”,你觉得好在哪里呢?如果说,首联所写农家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已引起诗人的浓厚兴趣和欣羡之情,那么,面对这黄鹂、白鹭的自由自在的飞鸣,诗人自会更加陶醉不已。而且这两联中,人物活动也好,自然景色也好,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看出诗人的喜恶。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高大的树木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颔联:这一句,碧、白、绿、黄映衬,色彩绚丽,且有黄鹂歌唱,声、色、动、静结合,构成有声画,已成精彩。“漠漠”和“阴阴”照应前面的“积雨”,给人一种广阔、迷蒙和幽深的感觉。•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静是要经过锻炼的,古人叫做“习静”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颈联:诗人独处空山之中,观木槿朝开暮落,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可见诗人厌倦尘世喧嚣,过着避世的幽居生活。颈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你觉得那些字用的好呢?答:静,清为什么?“山中”已“静”,还要“习静”,静观槿花自开自落;“松下”已“清”,还要“清斋”(吃素),摘取带露的绿葵.诗人独处空山之中,静观木槿朝开暮落,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可见诗人厌倦尘世喧嚣,过着避世的幽居生活。•尾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连用两典:一是《庄子·寓言》载的阳子学道归来后客人不再让座,却与之争座。说明诗人与村夫野老打成一片了,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