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能水平的提高新体育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关注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重视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这不仅丰富了身体认知和运动行为的内涵,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价值取向,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所以,学生的运动兴趣与培养运动技能之间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提倡在激发和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同时,进一步重视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或者说在重视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同时,激发和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体育教学如何做好把运动兴趣和运动技能结合起来,达到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水平的目的呢?一、技能教学要以人为本。新课程的思想体现必须要以技能教学为载体,但不要认为学生掌握了某项动作技能就是完成了教学目标,这对新课程的认识是片面的。单纯把教学目标规定在技能目标上,就不能把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三维”健康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放在首位。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忽视主动学习的现象。新课标下的技能怎样教,学生怎样学?如何让学生扎实学习掌握运动技能?就是要改变教师示范学生机械模仿的教学方式,注重单一教学目标为多元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例如学习立定跳远,不只是教学生掌握“屈膝下蹲、摆臂起跳、落地缓冲”的技术要领来完成技能目标,还要通过技能学习落实其它维度目标,通过“2人的立定跳远、小组的立定跳远”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学生成功的心理体验来培养学生的不怕挫折的顽强精神。专业运动员要求熟练细化技术动作的全部要领,目的就是要通过训练提高运动成绩。而体育教学则区别于运动训练,它不能以训练运动员的方法去要求学生。如果采用过细的教学步骤,用训练运动员的要求来教我们的学生,必然会使生动的教学变得枯燥无味,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教学不要求学生重复某动作细节,它要利用各种有趣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让学生体会成功感,培养学生敢于向困难挑战不怕失败的勇敢意识。这个过程所采取的各种有效手段,就是变单调的一种规定动作为多种有趣的动作,这都是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学习掌握技能打好基础。例如有位教师在上跳高课时,用不同高度的橡皮筋做横竿,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姿势和高度进行练习。学生可以用双脚、单脚、原地、助跑任选一种方法,采用跨越、俯卧、背越等各种姿势,通过实践体验哪种姿势跳的最高,效果最好。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兴趣,始终保持着对学习的热情,为掌握正确的跳高技能打下良好基础。二、技能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实际,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体育教学要继承发展,就不能片面的把竞技体育的技能项目全部搬到体育课堂。一个短跑运动员学习起跑的目的就是为了比赛。因为短跑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有时取胜仅在于百分之一秒,所以运动员对于起跑技术的掌握要求必须是精益求精。而体育教学所教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学习掌握科学的健身锻炼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加以运用。而起跑技术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及健身活动中用到的可能性很小,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也不可能做好起跑姿势再去跑。对自身没有作用的教学内容,学生对它就没有什么兴趣可言,教师也没必要花费时间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过难过细的运动技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难以完成,甚至会导致伤害事故,损害健康。有位教师在快速跑教学中大胆改革,改变了以往的那种各就位、预备、跑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学练习形式,而是采用快速放收哑铃(装沙子的矿泉水瓶)的接力游戏形式,容快速反应、快速跑、放收哑铃技巧相互密切协作于一体。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快速反应和快速奔跑能力,提高了学生练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所以有的教师在教快速跑时,对起跑姿势也不做任何的要求,用自然站立、坐着、跪着、撑着、伏卧、背向等各种姿势,让学生任选一种方法,体验哪种姿势启动的最快,效果最好。在学习急行跳远的时候,也不是规定学生必须踏在起跳板上,而是从起跳点进行丈量,计算考核成绩。这些做法对原有的动作技能相对降低了,学生却由此产生了练习兴趣。参与意识提高了,同样使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促进了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体育课程改革的主体方向绝不是削弱和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而是通过有益和有效的运动技能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运动水平,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技能教学要注重激发兴趣。新课标要求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强调运动技术,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单一的教学形式,过难、过细的技术要求使学生很难体验到学习乐趣,过多的挫折更容易使学生对体育逐渐失去兴趣。如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关键是通过挖掘教材内涵,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逐步形成运动爱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我们认为,新课程体育教学就是围绕运动技能的教与学来激发学习兴趣,学习掌握运动技能,实现其它维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法上加以分析研究和实践,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学习难度比较大的技能动作时,往往会产生恐惧心理,具体表现就是不敢大胆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更新教学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我在教学生学习跳箱分腿腾越时,改变传统的让学生按部就班去学习动作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降低技术难度的教学方法,允许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越过器械,结果全体学生的练习兴趣非常高,他们用不同的方法,积极的参与尝试,大胆越过障碍,教师给予他们充分表现与展示的机会,然后引导学生向正确的分腿腾越的技能动作过度,结果学生很快就按要求完成动作。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要求去进行支撑跳跃教材的教学,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生也不会积极参与活动,就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激发学习兴趣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掌握技能。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些比较实用的运动技能,同时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享受到运动学习和体育锻炼的乐趣是体育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也是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所期待的效果。实践证明,如果体育课只是浮浅的游戏,只是简单没有运动技能的趣味性体育活动,没有运动技能技术的教学和提高,这样的体育教学是不会受到学生喜爱的。从终身体育的角度考虑,如果现在的体育课不实实在在地教一些运动技能,学生又怎样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形成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教学目标从哪里去实现呢?如果一个学生连一项体育技能都没有掌握,就永远不会对体育产生兴趣,教师也只能在“激发兴趣”的圈子里疲于奔命了。四、运动技能教学需要开发教学内容。新课标下的技能教学,要根据目标统领内容的原则,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形式,构建符合课标与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发展的技术体系。对于传统的教学内容,要大胆扬弃。该继承发展的田径、体操、球类、武术项目教材内容,要通过改造,使其适应学生的需要,挖掘教材,尤其是当地的传统体育内容,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应大胆地纳入体育教学当中,不能只局限于课本上规定的内容。要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有益拓展,让学生学习掌握技术,形成运动技能,获得积极的运动体验。五、运动技能教学需要关注差异。在激励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要改变过去“齐步走、一刀切、一个目标、统一要求”的课堂教学评价形式。我们要落实新课程理念,关注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要求,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进行目标分层、技能学习分层、教学评价分层,激励学生不断超越自己,逐步提高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要看得准,用得当,把体育教育真正打到学生的心里去,只有这们才能实现分层教学。六、运动技能教学需要加强有关知识教学和教育渗透。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要解决过去体育教学只学习运动技术,不学有关健康知识的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结合学习内容进行健康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有关体育健康知识了解甚少,既没有完成学习目标,也不利于运动技能的学习掌握。如在田径教学中,不但让学生学习运动技术方法,还要让学生了解田径的概念、田径的起源与发展,理解田径的功能锻炼价值,掌握锻炼的原则和方法,同时对有关规则、技战术和锻炼要求进行学习。在技能学习的同时,技能作为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目标的有效载体,就应该在学习技能的时进行有机渗透,对“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积极练习、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关爱集体……”的行为及时进行评价,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