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健康教育一、主要问题(一)恐惧和焦虑危重的或突发的疾病,生疏的环境,少见而复杂的仪器设备,都可致清醒患者的恐惧和焦虑。(二)行动不便,生活自理困难病情监测及治疗用的导管约束了患者的行动。(三)交流困难严重的病情、生疏的环境,呼吸系统的治疗和监测所致。(四)睡眠紊乱ICU病房的特点就是昼夜不分,只要患者需要即24小时同样工作,这也打乱了患者的时间观念,影响了睡眠。二、健康教育要点(一)择期手术患者可于术前进行教育,介绍ICU的环境,治疗及护理的特殊性和必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二)入室后教育对于来自不同科室的患者,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并做好解释工作。对于来自麻醉科麻醉后的患者,如全麻未清醒前的监护非常重要。来自手术室的手术后的患者,可能有循环、呼吸、体液方面的问题,则应加强这方面的监护。并应取得患者和家属的谅解和合作。对清醒的患者护士主动到患者床前进行交流,以解除患者的疑虑,以取得患者的配合。三、制定健康教育计划1.进行准确的评估:护理人员是患者健康教育的主要施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还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收集与患者有关的各方面信息。ICU病人通常从手术室、急诊室或医院内的其它科室转入,病情危重,不仅身体上陷于危机状态,精神上也承受应激的刺激。为使患者能尽快熟悉病房环境、设施、制度,我们首先应以良好的素质,热情诚恳的态度、体贴入微的关心对待他们,消除其紧张情绪。正确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社会文化背景、以往学习经历、学习能力及健康需求,掌握交流技巧,善于引导,捕捉有关信息,为下一步制定计划提供依据。2.针对病情确立教育目标:教育目标即通过教育后期望达到的行为。在患者的健康状态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将估计过程中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判定病人缺乏哪些知识、技能,考虑他们的文化程度和影响学习的生理、心理因素,制定教育目标。总体目标是通过患者教育促进其实现知识、信念、态度和行为转变。3.制定合理教育计划:ICU患者教育活动周期通常较短,灵活性较大,影响因素较多,为保证教育工作落实,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它必须具有针对性、指导性、重点突出。根据我院ICU护理人员编制紧,健康教育工作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护士长与教育骨干集中人力,查阅有关资料,共同对各系统某些疾病进行全面分析、评估,找出共性及个性健康问题,进行教育内容的计划,拟定出标准教育计划,以便护士在制定某病例教育计划时参考,再根据教育对象的个人差异进行选择、增减,根据各影响健康的危害性以及重要性,确定优先解决的问题,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四、健康教育方式ICU患者教育有别于一般健康教育,教育对象是特殊的群体(病情重、年龄、知识层次各异等)。故教学方法应符合ICU住院病人的需要、期望,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穿插多种方式进行,以便提高效果。1.口头讲解: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教育方式,针对患者的病情,讲解疾病过程症状处理、用药、危险因素处理、使用各种监测仪器的目的、注意事项、术前术后的指导、恢复期的锻炼、出院后的不良行为习惯纠正。随着病情发展程度有计划实施,结合日常护理活动进行,如晨夜间、治疗护理时、巡视病房与病人交流时,均可针对执行。2.提问回答:重视教育信息沟通的双向性。一方面鼓励病人提出问题,由护士予以解答。另一方面选择已讲过的内容进行提问或相互进行讨论,从而加深对讲解内容的认识及理解,从中可评价出患者接受教育后的掌握程度、效果。对于不能进行语言交流的患者,如气管插管、接受呼吸机辅助治疗等病人,神志清楚,手可以活动的,通过患者的表情、手势、体动、口型可判断他们所要表达的意图,在纸或手上写简单的文字也可以交流。3.示教模仿:由护士实际进行示范操作等形式进行示教,如:术后卧位、翻身、咳嗽、排痰、手语、早期床上功能训练等。然后让病人演示操作方法,模仿训练。在病人训练时加以纠正和指导,直至掌握为止。4.文字图册阅读:对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病人,采取健康教育小册子、宣传卡片、图文像册等书面形式,将教育内容交给患者自己阅读,对于需进行书面教育的患者,护士应给予必要的解释,使患者正确理解标准教育的内容,此方式教育内容全面,又可节省时间,是健康指导的一种好方式。五、ICU住院病人健康教育全过程1.ICU是收治各类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患者的专科,它以严密的临床监护、分析手段对患者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从而达到挽救濒死患者,使重症患者转危为安,病情趋于正常稳定的临床效果。ICU患者入院时一般属于急性期,病情危重,所以入院须知教育应安排在初步诊疗后或初步抢救处理后进行。重点对家属介绍医院及病区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关制度,力求第一课落到实处。2.ICU患者教育的特殊形式内容,因ICU患者病情较危重,身体状况差,一般不宜多交谈,有的甚至还处于昏迷、休克、手术麻醉后未觉醒状态,无法按常规实施教育。此时,我们有针对性地将急需让患者了解的教育内容,采取特殊形式来填补这一教育“空区”。如针对某疾病,设计一套图册,每一页分别将疾病各个阶段应采取的卧位姿势、活动范围、饮食要求等绘图显示,将画册悬挂在病床旁易视处,根据病情及时进行翻页,嘱患者模仿执行,予以配合治疗,这形式也可助于其他医护人员、家属随时了解有关要求,督促指导。3.ICU具有普通病室所不装备的多系统功能状况的监护设备,同时,全力以赴的救治工作使医护人员在精力及体力上有时顾及不到其它患者。ICU病房原则上不允许家属陪伴,清醒患者易产生孤独、恐惧、寂寞感;昏迷、麻醉觉醒后的患者时常出现对时间、场所的认知障碍,所以心理上的健康指导是不容忽视的。在ICU这个拘禁性很强的集中治疗护理场所,患者对医护人员依赖性很强,在可能条件下,护士应在患者的视野内活动,说话时靠近病床,态度和蔼,以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应了解患者的视、听、运动、感觉、理解与语言交流能力,切忌只注意监护仪上的信息,机械地做治疗、翻身等操作而忽视患者的存在;要舍得花时间与其交流,并随时将对患者有积极意义的信息透露给患者,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4.特殊诊疗、手术、各种检查前后教育指导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医疗事业突飞猛进发展,医院内各种先进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各种特殊诊疗检查项目的日趋繁多,做好诊疗、检查、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让病人了解其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可获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合作,帮助引导患者全身心全方位参与配合诊疗护理,提高治愈率。5.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对有关健康问题求知欲很强,所以在患者病情一旦稳定转去相关的科室继续治疗之前,转科前教育也很关键。这时我们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患者的思维方向转移,做好解释工作,列举相关科室的治疗长处,如:专业性强、医护人员经验丰富、家属可经常探视陪伴、可以结识许多病友等,为病人排忧解难,使患者愉快地转出ICU,为进一步康复打下基础。ICU情绪障碍患者的心理护理各种手术患者因病情危重收治于ICU,不仅身体上处于危机状态,精神上也乘受很大刺激,在ICU中医护人员凭借着先进的医疗护理技术、临床经验,密切监护患者呼吸、循环系统以及机体新陈代谢方面的变化,并竭力使其恢复或趋于正常,但是,对有些患者来说,ICU的特殊环境和管理制度以及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所承受的种种痛苦体验,导致了患者异常情绪的出现。通过对·ICU患者的心理分析和实验研究,认为主要相关因素有以下几点:①麻醉觉醒后认知、判断力下降;②强迫卧位所带来的痛苦;③交流障碍和对死亡的恐惧、逆反心理;④患者自觉人格的丧失和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卫生管理等因素。针对以上相关因素出现的如焦虑、郁闷、恐惧、依赖、心理否认、幻觉和绝望等情绪障,碍的表现,总结出以下几点护理对策。一、环境的改善。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因素考虑,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首先,减轻患者的感觉负荷,并解释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环境刺激,以减少他们的恐惧,和焦虑。我们采取的主要护理对策如:使用各种仪器时操作动作要轻;尽量减小监护以及报警器的音量;暂时不用的设备应关掉;放置仪器尽量避免靠近患者头部等。同时应使医疗护理操作紧凑些,睡时将灯光调暗趋于柔和;也可根据病情调整最佳舒适卧位和局部按摩的次数,必要时给予镇静剂,以缓和患者的紧张情绪。其次,ICU环境设置尽量家庭化,增加生活气息,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尽量避免使患者看到同病室危重患者被抢救的场面,以及其它危重患者的恶液质状态,也可根据情况改变ICU室的探视制度,通过家属和亲友的亲近给患者心理安慰和鼓励。二、加强ICU的护患交流。如术前访视,既了解患者的病情状态,也可对患者及家属的背景和存在问题提高重视,以便在术后护理工作中引起注意并协助解决;与此同时,护士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语言交流方式,准确判断患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及时给予解答,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和疾病痛苦。三、自尊心的维护和护理人员自身的精神卫生管理。入ICU患者大都全身裸露,而且由于,工作原因,护士可能注意的监护和治疗较多,忽视了患者本身的存在,损伤患者自尊。所以我们在做任何治疗或护理操作时,尽量减少暴露部位,要尊重患者,必要时应用屏风遮挡或让其穿上病衣。同时,做好晨、晚间护理(如为患者温水擦浴或清洗手脚、按摩经常受压部位皮肤)及各种基础护理,这样不仅可给予患者爱抚和安慰,还可以增进护患感情。因此,ICU护士应以广博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武装自己,以镇静的神态、亲切的语调护理患者,充分注意患者的各种情况变化,保证患者接受治疗时的最佳生理、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