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1页,总2页基础练11班级:姓名: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2007年,中共中央及有关部门在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工作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所说的“伟大创举”是指A.中国历史上首次实行由当地民族进行自我管理B.中国各少数民族中蒙古族最先赢得了民族独立C.内蒙古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前就率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标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2.1851年5月1日,首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召开,宣告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此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B.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C.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D.卢梭发表《社会契约论》3.罗马共和国时期,设立了外事裁判官法。它是外事裁判官在外事司法活动中,不依据市民法的固有规范,而依据“公平”“正义”的原则,专门调节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之间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据此可知该法A.已取代了公民法等相关法律B.适应了罗马帝国扩张的需要C.推动了罗马法不断丰富发展D.利于消除罗马自由民间矛盾4.梁启超曾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第一回就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周朝革命的内涵是A.“宗法分封制”到“官僚政治”的革命B.“氏族部落制”到“宗法分封制”的革命C.“中央集权”到“专制帝制”的革命D.“氏族部落制”到“中央集权”的革命5.路透社评论某时期的莫斯科政府:“经济领域适度运用价值规律,对现有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科研领域平均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这一时期是A.新经济政策时期B.斯大林时期C.赫鲁晓夫时期D.勃列日涅夫时期6.英国的《谷物法》规定,只有在本国粮价达到或超出每夸特(重最单位)80先令时,才许可从国外输入粮食。而事实上,当时英国多年来粮价从来没有到过许可从国外输入粮食的水平。该法案1815年出台,1846年被废除。下列关于《谷物法》说法正确的是A.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B.其出台反映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C.其废除反映自由贸易的要求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试卷第2页,总2页D.主要体现对农民阶级利益的保护7.美国人迈克尔・赫德森曾经指出:“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美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从二战后的史实来看,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把苏联排挤出中国B.肯尼迪迫使赫鲁晓夫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C.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建立D.美国加强区域合作并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8.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C.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9.英国学者布莱克说:“每个社会的传统性内部都有发展出现代性的可能,现代化是传统的制度与价值观念在功能上对现代性的要求不断适应的过程。完全照搬西方模式而全盘抛弃自己的传统,多数是不能成功的。”据此可知,布莱克认为A.现代化与西方化完全没有联系B.任何现代化都源于自身传统C.传统性比西化更有利于现代化D.现代化具有多样性和继承性10.麦克斯韦创立了电磁理论体系。赫兹则致力于用实验来证实这一预言,他证实了辐射的存在,还测定了它的许多特性。马可尼通过下苦功夫致力于无线电可行性设备的完善化,通过证实无线电应用的潜在应用性,他终于创立了商业性的无线电通讯系统。(《技术史》)无线电通讯的发展证实A.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B.科学理论研究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前提C.科学技术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产生价值D.经济因素是进行科学理论创造的本质动力11.美国学者帕尔默认为,到21世纪初,巨型跨国公司不再只属于欧洲或者美国,而是来自全世界各国,前所未有地依赖跨越传统的国家边界流动的资本、商品、经过训练的员工、技术和理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根本动力B.欧美国家失去了全球化的主导权C.各国对全球化的参与度有所扩大D.全球化缩小了各国间的贫富差距12.某种经济学理论强调以下四原则:一是自由,自由是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基础。二是社会平衡,必须实行社会保障和人道主义精神。三是个人对社会负责,每个社会成员必须通过劳动对社会作出贡献。四是中庸,对传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扬长避短。该经济学理论最可能是A.自由主义理论B.凯恩斯主义理论C.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理论D.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答案第1页,总2页参考答案1.B注意题干中的时代特征“辛亥革命时期”,并根据“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此时的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机,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形成了挽救社会危机、国家民族命运的思想,故B正确;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与材料反映的民族意识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排除AC;材料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增强和民族危机加深有关,D选项没有B选项契合题意,排除D。2.B3.D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这一过程,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也反映出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提高,同时也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972年访华时,美国依然是世界强国,中国综合力量并没有超过美国,因此“中美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4.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歇尔计划。依据所学,二战后,美国为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对欧洲进行援助,即马歇尔计划。该计划实际上是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领域的运用,实际上是以经济手段来达到控制西欧国家和遏制苏联的目的,故B项正确。5.C欧洲商人奔走于欧洲到非洲、美洲和亚洲的各大港口和商品集散地,掀起商业革命,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故①正确;地理大发现使贸易范围空前扩大,由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故②正确;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属于价格革命而非商业革命,故③错误;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6.C据材料“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可知,这反映了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统分结合,提倡个人利益,调动个人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符合这一特点,故C项正确。对外开放与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无关,故A项排除。“一国两制”属于国家统一的问题,故B项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排除。7.D从材料信息反映的轮船招商局由于清朝政府的扶持,从而在与外国公司的竞争中逐渐处于优势地位来看,材料主要说明近代工业的成长需要政府扶持。故答案为D项。A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也不能反映,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出“民用企业发展形势乐观”,排除B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8.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由于国际金融体系的确立,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主要是因为该体系推动了战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故B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属于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不是贸易体系,故A项错误;该体现主要是以美国为主导,不能实现国际贸易公平公正发展,故C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的世界银行等组织属于国际组织,不是世界经济区域组织,故D项错误。9.B材料“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日法西斯在东西两方面威胁着苏联的安全,所以苏联必须……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整,将权力集中于中央。”,可见危险的国际局势促进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故选B;新经济政策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苏联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的信息,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西方经济危机与苏联工业化的关系,排除D。10.D赫鲁晓夫针对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管理体制,进行下放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是对传统经济体制的冲击,故D项正确;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属于局部改革,排除A;B属于新经济政策,也不属于局部改革,排除B;戈尔巴乔夫推行企业租赁和承包制度不具有开创性,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11.A12.D由材料时间“1897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现象发生在甲午战争之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赔偿日本,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答案为D。维新变法运动发生在1898年,故排除A项,B项是在洋务运动期间。C项与史实不符合,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2页,总2页13.(1)依据:鸦片战争中国的闭关锁国的门户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由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战争惊醒了部分中国人,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关注时局,探求新知,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并成为思想解放的潮流。原因:明朝中后期我国手工业以及商品经济发展,江南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以1992年为界:经济改革角度。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中国改革进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阶段;以2001年为界:对外开放的角度。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全方位开放、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