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考试模拟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概论1.人格的心理学定义的形式有哪些?罗列式的:最常见的定义方式为“人格是……的总和整合的或完形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罗列式的条块分割,视人格为一个整体层次性的:在整体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人格的属性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适应性的:受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把人格看作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一种现象区别性的:强调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综合性的: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产生“人格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赋于个人生活的倾向和模式(一致性)。像身体一样,人格包含结构和过程,并且反映着天性(基因)和教养(经验)。另外,人格包含过去的影响及对现在和未来的建构,过去的影响中包含对过去的记忆。”——Pervin2.现代人格心理学的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现代人格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是以G.Allport所著之《人格:心理学的解释》(1937)和H.Murry的《人格探究》(1938)两书的出版为标志的3.人格研究者关于“Personality”达成了什么共识?1.相对持久性:把人格看做是具有外在行为跨情境一致性或跨时间稳定性的个体行为倾向性2.内部整体性:内部意指人格存在于个体之内、人格的重要根源存在于个体内部.对个体来说,人格是有组织的,即心理特质和机制并不仅仅是各种成分的简单与随机的整合,而是包含着决策规则、以一种协调的方式彼此联系3.独特性:人格特征使人各不相同4.适应:人格是人们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人格的核心特征涉及适应功能,即实现目标、应对、调整和处理生活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5.交互作用:人格既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各种交互作用的过程4.人格的三种分析水平是什么?1.人性的层面即一个人首先是人,与所有人相似2.个体和群体差异的层面即一个人与部分他人是相似的3.个人独特性的层面即一个人不同于任何人的、唯一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特征,是人的个性5.人格理论的六大理论派别分别是什么?精神分析论、特质论、行为学习论、生物学论、人本主义、认知论6.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什么?人格各理论派别是如何分析这个核心概念的?人格结构是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1.精神分析关于人格结构的概念包括意识水平(即前意识、潜意识和意识)与人格结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2.行为主义的人格结构概念是反应,人们所有的心理特点都表现为个体对刺激的不同反应方式3.人本主义理论的人格结构概念是自我,即个体对自己的主观认识(或知觉)以及对他人评价自己的主观认识,它构成了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中有关自己的所有看法4.认知理论所涉及的人格问题的范畴比较小,其中关于人格结构的概念涉及到了图式、个人构念及认知复杂性等,测量的方法包括实验室研究、格栅测验、归因风格问卷等5.特质理论中关于人格结构的概念是特质,指人们在对环境刺激的反应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反应方式7.人格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过程、数据来源有哪些?一般方法论原则a)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的结合b)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c)元素分析与整体结合d)心理学研究中的生态化趋势与现场研究e)伦理性原则研究过程第一阶段:观察与描述:观察与描述有关心理现象的问题,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第二阶段:理论与假设:对观察到的现象与问题提出概括性、解释性的理论,并通过推论作出假设第三阶段:验证假设:运用操作性的研究方法来检验假设,以支持或反证该理论数据来源1.自我报告数据2.观察者报告数据3.测验数据4.生活史数据8.人格的主要研究途径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a)临床研究/个案研究着重通过研究者的临床实践和个人领悟,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定性描述优点:1.许多对研究人员来说非常重要的概念,不容易用实验研究来检验2.适合考察一些较为罕见的个案3.当研究者认为他们所考察的人在所要考察的维度上与正常人无本质差别时,适合采用此种方法缺点:1.结论的可推广性值得考虑2.个案研究中的道德问题3.变量间的因果关系难以被检验4.资料收集的客观性难以保证b)相关研究主要运用统计与测量的方法,在相同的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间的定量关系优点:1.比个案研究和实验研究更容易操作,更省时,可在短时间内获得研究变量的大量数据2.无需严格控制与操纵变量,更符合研究对象的自然形态与实际情况,可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3.可研究一些实际上或伦理上、法律上无法控制的变量,如性别、年龄、家庭出身等4.当研究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察变量之间是否有关联时缺点:1.无法确定变量间作用的方向,即因果关系问题2.需要较多的被试样本量c)实验研究要求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的某些变化,从而得出因果性的结论优点:1.能主动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发生的原因2.所获得的信息较为精确,力求客观性3.在同样条件下可以重复,他人可以验证缺点:1.实验情景毕竟不同于日常生活情景,其结论的推广有一定的局限性2.实验方法很难彻底排除实验对象的主观认识和态度对实验过程的污染3.对变量进行操纵往往会花费过大,费时费力特质论1.特质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特质概念:特质是特有的内在素质特征:1.是导致个体行为的内在属性vs.是对个体外显行为的描述性概括2.被看作人格的组成成分,几乎所有的人格特征都可以用特质来表示3.具有跨时间稳定性、跨情境一致性,并使人们各不相同2.特质论的基本假设、特征和研究策略是什么?基本假设:人格特质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跨情境的稳定性特征:(1).通常对预测一个人在某种特定情境下的行为不感兴趣,却对预测那些得分处于特质连续体上某一范围内的人有什么样的典型行为表现感兴趣(2).更关注描述人格和预测行为,常常不注重查明行为机制、不解释行为的原因(3).容易依据特质分布曲线,对人们进行比较(4).很少论及人格的变化研究策略:(1)词汇学取向(2)统计学取向(3)理论取向测量方法:自陈式问卷测量3.简述并评价Allport的特质分类思想和人格动力观分类思想: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共同特质:是全人类或一群人(如某个文化的所有成员)所共有的特质个人特质:是不为他人所具有的、个人独有的特质,能精确地反映个体的人格结构首要特质:代表着个体最重要的、占主导地位的人格特质,最具普遍性,几乎影响着个体行为的所有方面中心特质:是能够代表个体主要特征的少数几个特质,但它们不具有像首要特质那样的渗透性次要特质:是指那些普遍性和一致性较差、不够鲜明的特质,对个体行为的控制力很小局限1、仅仅依靠特质来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实际上是不可能的2.实际研究中很难对个体独特的特质开展研究人格动力观指那些与原先赖以产生的需要已没有依赖关系的动机种类:持续的机能自主统我的机能自主特点1.对于一个健康的成人,其过去的动机和他目前的动机在机能上没有联系2.动机可以有自我保持性:成为统我的一部分,独立于外部奖赏而存在局限1不易进行经验证明2坚持“现在决定现在”,完全否定了“过去对现在的影响”3描述多于解释,特别是关于“动机如何达成机能自主”4不能涵盖新动机和新目的产生的整个机制(仅看做是“活动的产物”)4.什么是特殊规律研究法和常规研究法常规研究法1是寻求个体心理、行为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法2十分依赖统计分析3通过在同一个文化中,与其他成员进行比较,来确定某一成员在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上的情况特殊规律研究法1指通过深入观察理解个体独特性的科学研究法2主张研究某个人的人格,不必花太多的功夫与别人做比较,而最好利用他本人的材料,如日记、自传、书信或谈话记录等,对他本身进行深入探讨3关心的是如何能够较好地阐明个体人格的独特的、动态的、有组织的特质组合5.简述Catell的特质分类思想1.个别特质&共同特质(对应于奥氏的个人/共同特质)2.表面特质&根源特质表面:仅是明显同许多不同个体和环境相匹配的或大或小表征范围内的特质元素的集合”,通过观察外显行为得到根源:控制表面群集变异的潜在因素,由表面特质推断而来,如外向性3.根据内容,划分为:动力特质/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动力:是人格的动力性因素,促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去行动;人格的动力系统由不同水平的动力特质构成,为个体的行为提供能量和方向能力:能力特质与认知和思维有关,指那些决定个人工作效率的根源特质,智力是其中一种,可划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气质:是由遗传决定的,与人们完成一定活动的方式有关,表现为个人的一般风格与速度特征,如懒散、勇敢,分为正常特质和变态特质4.根据特质的来源不同,特质可分为:体质特质:是由生物因素决定的环境塑造特质:是由经验决定的,也就是由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6.简述并评价FFM模型McCrae和Costa提出包括:5个人格维度:神经质(N)依情绪的稳定性和调节情况而将其置于一个连续体的某处外向性(E)显著标志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积极投入,分数两端分别为极端外向和极端内向经验开放性(O)对经验持开放和探求的态度。构成这一维度的特征包括活跃的想象力,对新观念的自发接受,发散性思维和智力方面的好奇随和性(A)反映了个体在合作与社会和谐性方面的差异尽责性(C)如何控制自己、自律,也被称作成就意志维度或工作维度:Goldberg(1981)提出“‘大五’结构”,用以概括词汇学研究中反复出现的五个基本维度: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和智慧或文化7.简述并评价Eysenck的人格结构观及其生物学基础人格的主要维度:内外向性稳定性/神经质控制性/精神质Eysenck把人格结构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个水平1最底层特殊反应水平,是个体对一次实验性试验的反应或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最基本的“个别反应”(如最简单的一举一动),可能是个体的特征,也可能不是个体的特征,属误差因素2其上为习惯反应水平,例如重复实验或生活情境重新出现,一个人就会以相似的方式反应,属特殊因素3特质水平,是由一个人的习惯反应所构成的个人的人格特质,属群因素4最上层的类型水平,是基于人格特质的相互关系而显示的类型(例如,由社会性、冲动性、活动性、活泼性、兴奋性等人格特质构成的外倾类型),属一般因素类型水平是最概括化的,其次是特质水平,最后是习惯水平每个类型/特质/习惯反应水平都是建立在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特质/习惯反应/特定反应水平之上的生物学基础:在Eysenck看来,行为是在环境和基因的相互影响下产生的,而生物因素起了重要的作用Eysenck赞成遗传假说,通过三个方面证明:人格类型具有很强的遗传基础8.特质论如何分析攻击性行为?攻击性:是人发起攻击的心理倾向,即人格中所具有的产生攻击的内在可能性攻击性的行为特征1、是一种行为而非情绪或动机2、仅限于对生物体的伤害3、是有意的伤害行为4、被伤害者不愿接受攻击者的人格特征Shoham研究发现,暴力罪犯有以下人格特征:多疑、固执、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情绪不稳定、喜寻求刺激、缺乏自信与自尊、应付现实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差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大量研究都表明,男孩之间的攻击性冲突要比男孩与女孩之间的和女孩与女孩之间的多得多女性的攻击行为更多地是使用间接的和言语的攻击,而男性普遍使用直接的身体攻击攻击行为的年龄差异在攻击类型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性攻击行为逐步减少而言语攻击行为逐步增多;工具性攻击行为逐步减少,敌意性攻击行为逐步增多在攻击行为意图归因上,年长的儿童能根据不同的攻击意图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而年幼儿童的行为反应没有区别攻击行为的起因差异婴儿期:身体上的不适和企图寻求注意的需求3—4岁:强制性良好日常生活习惯的训练4—6岁:同伴之间的冲突攻击行为的其他差异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的攻击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母亲教育方式中的拒绝性存在显著差异生物学论1.人格的生物学论在研究人格现象时的三个取向是什么?Ⅰ生理取向:唤醒理论、气质研究、感觉寻求倾向、脑生物研究Ⅱ遗传取向:行为遗传学(BehavioralGeneics)、E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