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三大常规的临床意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三大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一、血液细胞常规检验(一)、定义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的红色黏稠混悬液。血液细胞常规检验(简称血常规)是临床检验中三大常规检验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之首,其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其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形态及相关参数分析三大部分内容,其基本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等。血液细胞常规检验(二)、参考值及临床意义1、红细胞(RBC)男:3.5-5.5X10^12/L女:3-5X10^12/L新生儿:6-7X10^12/L生理性(1)增加:新生儿、高原地区居住者。(2)减少:主要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及妊娠中晚期。病理性(1)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如先天性青紫性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2)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血液细胞常规检验2、血红蛋白(HGB)男:120-160g/L女: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临床意义同红细胞计数,但应注意在各种贫血时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减低不一定呈平行关系。3、红细胞比容(HCT)男:0.38-0.508女:0.335-0.45增高: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脱水、大面积烧伤。降低:各类贫血时随红细胞数的减少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血液细胞常规检验4、白细胞(WBC)4-10X10^9/L增加:(1)生理性:新生儿、妊娠晚期、分娩期、月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和疼痛等。(2)病理性:大部分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出血、组织损伤、手术创伤后、白血病等。减少:病理性: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极度严重感染、X线照射、肿瘤化疗后和非白血性白血病等。血液细胞常规检验5、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N)2-7.7X10^9/L增多: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尿毒症、急性汞中毒、急性氢中毒等。减少: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线或镭照射、抗癌药物化疗、极度严重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等。淋巴细胞(L)0.8-4X10^9/L增多: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等。减少: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反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单核细胞(M)0.12-1X10^9/L增多:结核、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血液细胞常规检验6、血小板(PLT)100-300X10^9/L增多(﹥400X10^9/L):骨髓增生综合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等;急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等;脾切除术后。减少(﹤100X10^9/L):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反射病等;②血小板破坏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如DIC等。二、尿液分析(一)定义尿液分析(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的筛检有重要价值,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尿胆原、胆红素、亚硝酸盐、隐血、酮体及尿糖定性。尿液分析(二)、参考值及临床意义PH5-8正常尿液呈弱酸性,约为6.0,因食物的不同,PH的变化范围为4.5-8.0。吃动物蛋白多时,尿液常呈酸性;吃蔬菜、水果多时,尿液常呈碱性。临床上持续性酸性尿可见于高蛋白饮食、酸中毒、发热或脱水时,持续性碱性尿可见于碱中毒或尿路感染。亚硝酸阴性阳性提示泌尿系统感染,常见于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尿液分析葡萄糖0-5.5mmol/La、生理性糖尿为一过性糖尿,是暂时性的,排除生理因素后恢复正常。主要有三种:①饮食性糖尿,即在短时间内服用大量糖类,引起血糖浓度过大;②应急性糖尿,在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周期性四肢麻痹等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的糖尿;③妊娠中后期多可见糖尿。b、病理性糖尿也可分为三种:①真性糖尿,既胰岛素的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使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尿糖检查不仅可以诊断糖尿病②肾性糖尿,即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减退,新生儿的近曲小管功能未完善也能出现糖尿;③其他糖尿,如生长激素过多(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过多(甲亢)、肾上腺激素过多(嗜铬细胞瘤)、皮质醇(Cushing综合症)、胰高血糖素等都可使血糖浓度高过肾糖阈而出现糖尿;另外,肥胖病、高血压也可能出现糖尿。尿液分析维生素C0-0.6mmol/L降低,常见于维生素C摄入量不足或坏血病。当尿液中含有氧化性物质时,结果也会偏低。长期增高可能与肾结石形成有关。尿比重1.015-1.025升高见于急性肾炎、糖尿病、高热、呕吐、腹泻或心力衰竭。降低见于慢性肾炎、肾性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或尿崩症。隐血0-10cells/ula、血尿常见于尿路炎症、急性肾炎、肾结核、尿道炎、肿瘤,有白细胞时则表示有炎症;蛋白阳性、尿沉渣中有肾上皮细胞、管型等时,应考虑肾炎;特别是有红细胞管型时,是肾实质出血的佐证。b、血红蛋白尿见于发作性血红蛋白尿症,还见于各种中毒、感染、链球菌败血症、疟疾(黑水热)、灼伤、溶血性输血反应等情况。尿液分析蛋白质0-0.1g/La、人体在高热、剧烈运动、心力衰竭时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轻度蛋白尿,还有一部分人在直立状态时可表现出轻度蛋白尿,称为直立性蛋白尿。b、如果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提示肾脏有病变:1)肾小球性蛋白尿2)肾小管性蛋白尿3)肾病综合征4)微量蛋白尿5)尿液中如掺杂有血液成分或脓液、黏液时,可出现假性蛋白尿。胆红素0-17umol/L胆红素的检测有助于诊断黄疸。在败血症、蚕豆病、异型输血等情况下使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溶血性黄疸,此时虽然胆红素大量增加,但大部分是间接胆红素,因此,尿中的胆红素还是阴性。尿液分析尿胆原3.2-17umol/L胆素原族的检测可以敏感的反映肝细胞功能,临床经验表明,在病毒性肝炎早期未出现黄疸前,尿中的胆素原族就已经明显增加。与胆红素结合可以为诊断黄疸的类型提供依据。酮体0-0.5mmol/L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感染性疾病、严重呕吐、腹泻,长期饥饿、禁食,全身麻醉后等都可能出现酮尿。另外妇女孕期也能出现酮尿。c、氯仿、乙醚麻醉后、磷中毒等情况也能出现酮尿。d、服用双胍类降糖药如降糖灵后,由于药物抑制细胞呼吸,也可能出现酮尿。白细胞0-15cells/ul白细胞阳性见于各种尿路炎症情况下,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或间质性肾炎三、粪便常规粪便外观正常人一般每天排便一次,粪便外观呈黄褐色,形状多为圆柱状、圆条状或软泥样,婴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以细粮和肉食为主者粪便细腻而量少,食粗粮或蔬菜多者粪便含纤维多且量增多。1、溪糊状或稀汁、稀水样便,多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肠炎。2、黄绿色稀水样便并含有膜状物时,可能为伪膜性肠炎。3、米泔样粪便(白色淘米水样),内含黏液片快,常见于霍乱及副霍乱。4、黏液便多为小肠及直肠炎症。5、脓血便常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或直肠癌、局限性肠炎。6、鲜血便常见与痔疮或肛裂所致的鲜血,多附着于秘结粪便的表面。7、黑色粪便也称柏油便,形如柏油,质软并富有光泽,多为各种原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其潜血试验为阳性;而服用药物所致的黑色便无光泽且潜血试验为阴性。8、胶冻状便,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也可见于慢性菌痢。9、黄白色便见于钡餐造影后,新生儿粪便中排出黄白色乳凝快提示消化不良。10、细条状或扁条状便表明直肠狭窄,多见于直肠癌。11、干结便多呈硬球状或羊粪样,见于便秘者或老年排便无力者。粪便常规粪便显微镜检查正常粪便显微镜检查一般没有红细胞或白细胞,或高倍镜下偶见1-2个白细胞(写做1-2/HP)。无寄生虫卵及原虫。1、白细胞增加:常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2、红细胞增加:常见于下消化道出血、肠道炎症、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直肠癌、直肠息肉、痔疮出血、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等。阿米巴痢疾时粪便中红细胞数量明显多于白细胞,细菌性痢疾中红细胞数量往往少于白细胞。3、其他发现:淀粉颗粒、脂肪滴与腹泻、肠炎或慢性胰腺炎有关;夏科-雷登结晶则可怀疑为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大量的上皮细胞见于坏死性肠炎、溃疡性肠癌等;溃疡性结肠炎或细菌性痢疾时可发现大量吞噬细胞。粪便常规粪便虫卵检查未查到人体寄生虫肠道寄生虫病的诊断多依靠在粪便中找到虫卵、原虫滋养体和包囊。可在粪便中查到寄生虫虫卵有:蛔虫卵、钩虫卵、鞭虫卵、蛲虫卵、血吸虫卵、东方毛圆形腺虫卵、姜片虫卵、肝吸虫卵、牛肉绦虫卵、猪肉绦虫卵等。可在粪便中查出的原虫滋养体和包囊有:结肠阿米巴、痢疾阿米巴、布氏阿米巴、微小阿米巴、脆弱阿米巴等。可在粪便中查到的各种滴虫、鞭毛虫有:兰氏贾第鞭毛虫、人肠鞭毛虫、肠内滴虫、结肠小袋纤毛虫等。可在粪便中查到的虫体和节片有:蛔虫、蛲虫、钩虫、猪肉绦虫、牛肉绦虫等。根据查到的各种寄生虫,即可诊断为相应的寄生虫病。谢谢!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