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摄影作品欣赏(二)第一讲内容回顾•1.摄影作品的欣赏概论;•2.新闻摄影作品欣赏;•3.艺术摄影作品欣赏;•3.1艺术摄影作品中的形式美;•3.2艺术摄影作品中的和谐美;•(画面的平面构成、影调构成和色彩构成)低调的作品,往往给人以深沉、稳重、神秘和严肃之感,如右图的《愤怒的丘吉尔》.(卡什摄)3.3艺术摄影中的含蓄美•众所周知,写诗切忌“直”。什么叫“直”?“直”就是直率,直截了当,不加掩饰地把自己的意思和盘托出。诗歌要给人以联想、回味,倘若写出来的诗一目了然,那就没什么联想的余地了,不能给人以回味,经不起咀嚼,还叫人欣赏什么呢?•写诗或词要“意在笔先,神余言外…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作为摄影作品,应该说,委婉含蓄的作品相对较少,因为摄影中出现的视觉形象比诗歌中的形象要具体,因此有更大的限定性,这显然使摄影艺术的含蓄表现更为困难;另外,新闻摄影它本身就要求主题鲜明,它不主张若隐若现,欲露不露,而是主张直截了当,一看便懂。所以要讲摄影作品的含蓄美,一般只能限于艺术摄影作品。所以在艺术摄影这方面的典型作品还有许多的,下面就以摄影家李英杰拍摄的《稻子与稗子》•为例来说明。这幅作品的创作意图并不在表现稻子与稗子本身,而在于从稻子与稗子的对比中引伸出来的意义,即“写此而言他”,“状物抒情”。不学无术的高昂着头,满腹经纶的低垂着头;或者是无知者骄傲,博学者谦虚;或者是无所作为者往往好显露自己,有所作为者则往往默默无闻等。4创意摄影作品欣赏•摄影从诞生时起,就基本上分为了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而新闻摄影的第一要求便是真实性、记录性,因此,面对真实的场面既来不得半点加工也绝不允许拍摄后进行二次创作。•但艺术摄影就不同,作者为了想表达自己的某种观念或具有某种美感,既可以在拍摄前就进行构思和创作,也可以在拍摄后进行后期制作,来个二次创作。•只要你有想法,就可以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摄影作品,因为艺术贵在创新。•艺术摄影作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欣赏,而创意艺术摄影作品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一些许多方面的欣赏:比如对拍摄内容巧妙构思的欣赏,对拍摄技巧创新的欣赏,对作品想象力的欣赏等等.•总之,创意摄影就是有悖于传统的摄影(从内容到形式),让人看了有耳目一新之感或值得回味和思考。下面就分摄影构思与技术两方面的创意来说明。4.1摄影构思的创意•著名美国人像摄影大师阿诺德.纽曼,是闻名于世的拍摄创意人像摄影的代表。他最拿手的就是在瞬息之间将被拍摄主题安置在体现他们职业特点的典型环境中,成为人物身份与性格的最佳表达,并强调这种环境选择的主要依据是摄影家的情感需要,而不必局限于被摄人物的生活环境,其创意立足点很高。•因此纽曼拍摄的人像都是经过精心构思,巧妙地安置在他想要表达的反映被摄人物性格特征或内心世界的环境中,这需要创意。《艾尔弗雷德·克虏伯》阿诺德.纽曼摄《作曲家斯特拉汶斯基》阿诺德.纽曼摄•纽曼对人像摄影的贡献就是在拍摄时对环境与人的关系富有创意的构思,因此,人们给纽曼的肖像作品取了一个专用名词“环境肖像”。其实,许多艺术摄影作品都需要有创意的构思,如前面提到的作品《稻子与稗子》也是如此。所以,不管拍摄什么题材的作品,都要用脑进行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才能拍摄出有创意的作品。《百年回首》沈金兴摄4.2摄影技术的创意•在创意艺术摄影中,除了构思要有创意外,更多的是摄影技术方面的创意,它包括拍摄时道具的创意、摄影技术与拍摄手法的创意,也包括后期制作的创意.•比如胶片时代利用暗房技术的创意,数码时代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PS的创意等等。但这些创意说到底还是在于构思,以中国画意创意摄影为例说明。•仿中国画意创意的鼻祖,当推中国摄影大师郎静山(1892—1995)。他在青年时代就已悟到摄影中的近清远糊或远清近糊的对焦效果及主体位置安排,于是借鉴中国画中的方法,发明了“集锦摄影”。•郎静山用集锦的方法从许多张底片里选取需要的景物,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画面、新境界。他说:“新境界并不是随意拼凑,而是按构图的原则,先有构思,再取意义,意匠经营。”•如在国际影展中获奖的一些摄影作品.《春树奇峰》郎静山摄《鹿》郎静山摄《汲水》郎静山摄《翠鸟》郎静山摄•后期制作除了暗房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如前面提到的人像摄影大师纽曼拍摄的《流行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就是采用了裂像创意的方法。•据纽曼介绍,他看到安迪.沃霍尔后就想用裂像创意的方法拍摄。因为他发现安迪.沃霍尔像个病疲的弱者,只是在公众面前,安迪.沃霍尔才睁大眼睛,摆出架子,所以纽曼在拍摄时,总感到自己在拍“面具”.•在冲洗照片时,纽曼突然想到,若把一幅“面具”套在另一幅“面具”上面,效果将更佳。于是,他拿起剪刀任意剪这些“面具”(即安迪.沃霍尔的肖像),并把它们重叠起来,终于得到满意的效果,成了一幅创意摄影的经典之作。•见下图.《流行艺术家安迪.沃霍尔》阿诺德.纽曼摄5纪实摄影作品欣赏•随着摄影记者的分工细化和摄影社会功能影响的日益扩大,一些记者和摄影家也开始专注于某一题材,并进行跟踪报道和拍摄。而这种原始的、真实地记录下某题材的图片,就成了纪实摄影作品。•国外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开始兴起,而我国却在九十年代才开始出现,但发展趋势迅猛。不久,纪实摄影就开始从新闻摄影中分离出来,成了一个独立的门类。以解海龙拍摄的照片《我要读书》为例进行说明.•1991年,时任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的解海龙,来到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小学,在那里他拍下了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中一位小姑娘手拿铅笔,睁着一对大眼睛望着前方…,那种强烈的渴望获得知识的愿望从这双“大眼睛”中传递了出来。这幅作品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并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选为希望工程宣传标识。于是一场遍布全国的“希望工程”开展得更加轰轰烈烈。•但解海龙并没有就此停住,而是进一步深入贫困山区,继续拍摄失学的儿童。《我要读书》解海龙摄•下面再来看一个专题纪实摄影,作者是我的学生沈建伟,他花了两三年时间,拍摄了一户来桐乡打工的云南家庭,专题取名为《城市角落里的家》。我是整个专题拍摄过程的见证者,同时也给作者提过一些建议。后来此专题陆续发表在摄影杂志和各家网站上,得到了社会更多人的关注,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组作品.《城市角落里的家》图/文沈建伟•当我拍这组照片的时候,我的一位朋友说:“拍这样的题材有些残酷……”我说:“难道我们假装视而不见就不残酷了吗?”•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速发展,外来民工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他们在为第二故乡添砖加瓦,他们的生存和居住环境很差,有的住在将要拆迁的空房子里,有的住在简陋低矮,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平房里,但是他们不在意这些,因为他们自认为比老家要幸福……•2004年,乍暖还寒的初春某天,在浙江省桐乡市的马路边,一个背着婴儿的小姑娘正在路边玩耍,她的一双小手格外地惹人注目,小手背上有着厚厚的一层污垢,就像是贴了一层老树皮,本该是充满天真的脸上却有着和当地儿童不相称的成熟,让人诧异,让人心惊,想想我那刚刚来到这世界,尚在襁褓里的女儿,我觉得我似乎该做点什么。•于是,我跟着这双小手见到了他们全家,一个、两个…五个孩子和一对父母,孩子们的父亲用含糊的普通话怯怯地问我拍一张照片要多少钱,能不能给他们全家拍个合影。我爽快地说不用钱,我可以免费为他们拍。•一阵寒暄之后,淳朴的他们很快就接受了我这个本地人,这位和我一样也是孩子父亲的男人告诉我,他叫刘伍城,今年39岁,他们一家来自云南省大关县。2004年初,他们老家发生了山体滑坡,为了生存,全家人只好背井离乡出来讨生活。他老婆的弟弟在浙江省桐乡市打工,于是他们一家七口就来到了这里,投靠小舅子。现在,他和他的老婆秦才鸣跟着工地走,工地开到哪,他们的家就安到哪……下面这组图片,便是我在2004年初至今跟踪拍摄的这户外来打工人家。我想从旁观的角度,把他们的生活状态真实地记录下来,希望能把这件事情做下去,这只是这个专题的开始,离做完还有很远的距离……1.全家人在家门前合影2.父母在工地上做工3.父亲回家时带了几天要吃的菜4.一家人围着一脸盆菜在木凳上就餐5.正在玩耍的大女儿刘贤秦6.因寒冷,刘贤秦手上已生冻疮7.又一个“新家”8.在家中玩耍的5姐妹9.她叫刘贤桥,刚6个月,是家中最小的女儿10.母亲一回家就要照顾6个月的小女儿11.父亲回到家,空闲时就给孩子们梳理头发12.唐山一位热心人通过网络看到照片,了解情况后向他们送来了衣服、奶粉、玩具等物品13.穿起了新衣服的孩子们欢天喜地,在“新家”又合了一次影本讲小结•在本讲中,主要向同学们介绍了以下内容:•1.艺术摄影中的含蓄美;•2.创意摄影作品欣赏;•3.纪实摄影作品欣赏.•并用具体的摄影作品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