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各时期统一战线专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各时期统一战线专题解析与练习中国近现代史各时期统一战线专题解析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全国革命胜利后,统一战线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维护祖国统一中仍起着重要作用。高中中国近现代史共涉及四个重要的统一战线,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建国后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它的变动受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也受到国共两党自身变化的影响,受到中国国内民主力量和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要理解领会这种变动,教学中不仅要理清各时期统一战线发展的线索,更要准确把握其各自的特点,从而对统一战线最基本、最本质的内容有所认识。现将各时期统一战线的特点,附表如下:名称建立背景(斗争对象、目标)合作方式组织形式革命阵营作用结果及原因相同点①革命统一战线中共创立,为实现最低革命纲领;二七惨案教训;国民党的革命地位和孙中山伟大转变;共产国际的帮助。反对帝国主义支持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改组国民党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国民党和广州国民政府为其组织形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推动国民革命兴起和发展,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中共处于幼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时,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导致统一战线破裂,国民革命失败。①与②:(1)中共一贯的政治主张,在中共的倡导和推动下建立。(2)目的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孤立、打击共同敌人。(3)任务之一为推翻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4)以国共合作为基础。(5)极的北洋军阀;新三民主义为其政治基础。大推动革命事业胜利发展,是中共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②与④:(1)中共坚持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2)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前者为团结抗日,后者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统一祖国。②抗日民族统统一战线中日民族矛盾激化,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及汉奸卖国贼;抗日救国为其政治基础。党外合作(中共政治、组织上完全独立;有自己的军队,军队统编、独立领导;有抗日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无固定组织形式(没有建立抗日民主联合政府),但根据地有抗日民主政权(根据三三制原则建立)等。除汉奸卖国贼以外的一切抗日阶级、阶层。联合一切抗日阶级、阶层,反对日帝侵略,在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取得胜利。中共政治上成熟,形成毛泽东为首的正确领导,统一战线中坚持正确的斗争方针、策略,维护、巩固统一战线,壮大人民力量(坚持统战中的独立自主坚决回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摩擦);国际形势(法西斯为世界人民反对);中日矛盾始终是社会主要矛盾。抗战胜利。③人民民主统一战线4549抗战胜利后,美扶蒋反共,蒋独裁内战。反对美帝支持下的国民党独裁政权;争取和平、党外合作(中共在统一战线中坚持领导地位,主要是政治领导。)无组织形式反美蒋独裁、内战的一切阶级、阶层、组织和人士配合了解放区的斗争,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巩固、扩大。民主。498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民主、法制建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祖国统一。中共取得执政党的地位,不但是政治领导而且是组织领导,为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拥护中共领导的各阶级、阶层。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力量完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继续发展(1949年,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同各民主党派实行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新阶段,文革时期,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遭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重新得到落实。)1982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更加密切了中共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同年,党又提出爱国统一战线方针。④爱国统一战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的统一和富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同各民主党派实行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中共执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是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和爱国主义旗帜,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统一祖国而奋斗说明:“①”中,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②”没有组织形式和共同纲领;“④”有完备的纲领、组织法及章程;民主党派在“②”中起重要作用,在“④”中成为参政党;统一战线内部关系:“②”是经过长期斗争建立起来的,抗战中经常摩擦、斗争,“④”拥护中共领导,目标一致条件下建立,内部团结、巩固。中国近现代史各时期统一战线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①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同盟军②中国国民党在当时各政党中“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③共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D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国共两党能够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根本原因是CA.中国共产党的努力B.孙中山思想的伟大转变C.共同的反帝反封建任务D.共产国际的推动作用3.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党内合作”方式,最早提出这种方式的是AA.共产国际B.中国共产党C.孙中山D.廖仲恺4.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的准确表述是D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C.1923年的《中国国民党宣言》D.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5.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A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6.新三民主义最能体现时代潮流的是DA.民主主义发生了变化B.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内容C.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D.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人民革命、世界革命相结合7.新三民主义与中国民主革命纲领的最根本区别在于DA.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问题B.中国人民的民主权利问题C.对待工农革命的态度问题D.民主革命胜利后的前途问题8.下列对1924年国民党“一大”确定的新三民主义性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BA.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B.各阶级联合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C.无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D.中国人民自发的反帝斗争纲领9.五卅运动与五四运动的不同之处是CA.工人阶级起了主力军作用B.形成了“三罢”斗争的局面C.成立了反帝统一战线组织D.掀起了反帝爱国斗争的高潮10.“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发生后,国共合作得以继续维持的根本原因是BA.中共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政策B.蒋介石的地位尚未巩固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是两党的共同目标D.中共未建立独立领导的武装力量11.对瓦窑堡会议评述正确的是①目的是制定适应民族革命战争需要的政治路线②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③推动了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④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A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④12.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始终存在的原因在于①日本始终坚持灭亡中国的方针②中共与妥协投降行径坚决斗争③蒋介石反共但又不敢彻底破裂④英美等反对统一战线破裂A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1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有①具有空前的广泛性②国共两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③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纲领④国共两党各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C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14.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因素不包括CA.抗战爆发,中日民族矛盾居主导地位B.中共从民族大义出发,主动表明诚意C.中间派和爱国民主人士的积极调停D.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15.抗战相持阶段,中共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有①提出“三坚持三反对”的口号②按“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③实行“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④开展大生产运动A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6.皖南事变反映出CA.国民政府的政策重心开始由抗日转向反共B.蒋介石集团企图重演“四一二”政变故技C.蒋介石集团既要反共又不敢与中共决裂D.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17.在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中,对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为重要的一项措施是BA.减租减息B.建立“三三制”政权C.精兵减政D.大生产运动18.下列关于第二条战线解释最为确切的一项是DA.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扩大B.各民主党派的反蒋活动C.相对军事战场而言D.国统区民主运动1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体现的特点有①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实行多党合作②“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③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④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C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20.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其依据有①民主革命时期双方合作奋斗的历史②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③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的初步确立④民族资产阶级逐步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D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民主党派的阶级属性是DA.民族资产阶级B.小资产阶级C.无产阶级D.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22.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的根本原因是AA.党在指导思想上严重的“左”倾错误B.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C.毛泽东对红卫兵运动的支持D.国家的民主法制被践踏23.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DA.多党合作B.党外合作C.国共合作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4.中国共产党的爱国统一战线政策形成于CA.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C.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党的“十三大”25.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与建国初期相比,其特点是DA.增加了多党合作的内容B.提高了民主党派的地位C.建立了民主协商的制度D.包含了更广泛的社会力量二、材料解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群众的党应以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议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决议,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决议。请回答:从材料看,中国共产党决定采取怎样的组织形式与国民党合作?为什么?其结果如何?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存在着两个关系着中华民族命运的矛盾。一个是民族矛盾,关系着中国亡国不亡国的问题,一个是阶级矛盾,关系着能否将民族抗战坚持到底并在战后建设新中国的问题。这两个矛盾是紧密地互相联系的。如何处理国共之间的阶级矛盾?……中共中央认为,……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坚持国共合作抗战到底,对蒋介石集团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即记取大革命时期“一切联合,否定斗争”的教训,又接受了十年内战时期“一切斗争,否认联合”的教训,是中共统一战线思想的重大发展。实行这个政策,使党在极端复杂的环境中,能够始终清醒地全面看问题,胜利地驾驭整个局势的发展。材料二皖南事变发生后,党内外一些人感到,形势又是1927年“四一二”政变的重演,认为国共合作快要破裂,内战可能扩大。的确,蒋介石国民党一手造成的皖南事变近似于“四一二”政变,但这时……中共中央面对皖南事变后的严重形势,仍然以抗日大局为重,坚持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军事上严守自卫,在政治上坚决反击。以上材料引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中共为什么对蒋介石集团实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