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二次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张永)
党的纲领和现阶段奋斗目标第一临床学院张永第一临床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党的纲领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二、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三、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任务四、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才智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1、纲领的含义纲领是指政党、国家或社会集团为了一定阶级的利益,规定在一定时期内的奋斗目标和达到目标的行动路线。属性党的纲领体现党的性质,不同的政党有不同的纲领。对于一个政党,能否制定出科学的革命的纲领,是衡量一个党是否成熟和成熟程度的标志。作用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方向。高举纲领这面旗帜,就能够激励全党并团结全国人民,为实现党的纲领而努力奋斗。2、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党的最高纲领,即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亦称基本纲领),即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党的最低纲领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规定或表述。一大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标——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二大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1947年党的行动纲领:“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四化,振兴中华)3、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忘记最高纲领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最高纲领,就会脱离实际。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既要坚持最高纲领,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又要坚持党的最低纲领,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二、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1、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2、共产主义是一种伟大的现实运动3、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一)共产主义的科学内涵2500多年前,孔子《礼记》:小康社会——大同社会。康有为《大同书》的传播太平天国洪秀全的“四有两无”社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共产主义思想的产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或空想共产主义)是一种不现实的改造人类社会的思想体系。十六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英国人莫尔《乌托邦》;意大利人康帕内拉《太阳城》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勾画人类理想王国的壮丽画卷——英国人托马斯.莫尔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马克思使共产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创立了唯物史观发现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找到了推翻资本主义的革命力量1、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的系统阐述;列宁的创造性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2、共产主义是一种伟大的现实运动共产主义运动的含义:共产党领导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未来最终目标的活动;共产主义运动是实实在在的现实运动;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苏东剧变是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曲折;当前共产主义运动的强大生命力。3、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的描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灭,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灭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除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社会全部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消灭了旧的社会分工和三大差别;•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阶级彻底消灭,国家自行消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已有的实践看,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合理、最美好的社会。4、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内部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一是在私有制所允许的限度内进行社会改良减缓了社会矛盾;二是科学技术帮了大忙;三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必然灭亡的命运没有改变。四是资本主义国家有180多个,属于发达国家的只有20多个。前苏联、东欧剧变不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教条主义、专制主义、取消主义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终结,而是一种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终结。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实现,是一个需要几十代人努力奋斗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共产党员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用信念指导实践,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二)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1、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2、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具有合理。(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实现,是一个需要几十代人努力奋斗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共产党员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用信念指导实践,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三、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任务1、社会阶段的划分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一是从社会性质上看是进入了社会主义,应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二是从发展程度上看,还不发达,还比较落后,应从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而不能脱离实际并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提出时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十二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常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起止时间: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其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其二,我国现实的国情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其三,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包含的内容第一,明确提出了我们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的目标,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科学地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三,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第四,科学地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即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来完成我们伟大的任务。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四、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1)对现阶段的界定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小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三步走,第一步,解决温饱;第二步,实现小康;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在本世纪的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规定: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十六大十七大经济建设目标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治建设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文化建设目标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建设目标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生态建设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经济建设目标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政治建设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文化建设目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和谐社会建设目标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其新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十大结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把发展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才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才智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现阶段党的基本纲领和完成现阶段基本任务的重要力量。在校期间努力学习,全面发展,毕业以后勤奋工作,开拓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把青春才智献给党和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奋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思考题1.党的最高领导和奋斗目标是什么?2.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何时提出?包含的涵义?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本文标题:第二次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张永)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53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