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连锁便利商店品牌人格之探讨——以统一超商711为例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连锁便利商店品牌人格之探讨——以统一超商7-11为例姓名:陈韵如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魏文斌20080401连锁便利商店品牌人格之探讨——以统一超商7-11为例作者:陈韵如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相似文献(4条)1.学位论文李军霞零售商店品牌形象构成要素的实证研究——以深圳零售商店调查为例2009品牌形象是品牌资产的核心,品牌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势的品牌形象可以降低消费者购物过程中感知的风险,从而提高其满意度和忠诚度。作为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它又可以使企业获得强大的品牌资产,并为品牌延伸提供了依据。零售商场品牌形象是消费者购物整体环境的感知,它对消费者的决策行为有重要影响。通过我自己在深圳万盛百货公司一年的实习经历,对零售商场的品牌文化和形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们选择以零售品牌形象为研究对象。br 目前关于品牌形象的研究主要是以有形产品为例进行的,而对服务行业的研究相对不足;从研究方法上看,学者们主要是通过文献研究识别出品牌形象的主要构成要素,同时这些研究多以理论分析为主,缺少实证检验。形象是存在于消费者的心智中的,只有通过实证研究才能真正了解在消费者的眼中品牌形象究竟由哪些要素构成以及对于消费者来说哪些形象要素更为重要。本项研究希望通过对消费者的调查,对零售品牌形象的要素结构进行定量研究,并构建出零售品牌形象模型和测试量表,以期为本土零售品牌形象的塑造与管理提供参考借鉴。br 本研究是一项实证研究,在对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访谈及预测试的基础上设计了调研问卷,通过预调查和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修正而成正式调查问卷,并应用正式问卷进行调查得到有效问卷361份。本项研究通过对消费者的小组座谈以及对深圳万众城生活村、英泰工业区、牛栏前新村、富士康工业区四地消费者的问卷调查,从消费者的视角识别出了零售品牌形象的构成要素。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零售品牌形象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主要可以划分为“企业组织形象”、“实体设备”、“商品品质”、“有形展示”、“商品价格”、“购物便利”、“商店氛围”和“宣传推广”八个纬度。这些形象纬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br 本文从消费者的视角探究出零售品牌形象的构成要素,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品牌形象理论构建了零售品牌形象模型和测试量表,可以为本土零售企业品牌管理实践提供参考价值,文章最后对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总结和分析。2.学位论文廖子宽上海便利店未来发展模式的研究2005上海是中国便利店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最近出现便利商店倒闭与大量关店的情况。目前上海便利店总数接近5000家,门店数量达到500家~1000家的本土几大便利业巨头也全聚集在上海。但仍然掩盖不了这样一个尴尬的现象:上海本土便利连锁业整体亏损。针对这个现象,本人选择了上海便利店未来发展模式为研究课题。在调研了上海和台湾地区便利店市场现况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上海便利店行业超速发展、造成失序现象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善的方法。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台湾便利店的发展情况、台湾7-ELEVEN的发展模式、上海便利店未来的定位和可采用的模式,并在战略管理、可持续竞争优势、盈利方式、组织再造以及品牌发展等方面给予具体实施建议。本文主要研究方法是参照台湾7-ELEVEN的成功经验,对比分析台湾7-ELEVEN与上海本土便利店之间的差异,探求上海本土便利店未来可行的发展模式。本文第一章描述了上海便利店行业的发展历程、市场现况和目前面临的窘境;第二章分析了上海本土便利店现存的四个主要问题;第三章研究了台湾便利店的发展历程及台湾7-ELEVEN的成功经验,并剖析了台湾便利店的成功经验给予上海本土便利店业者一些启示;第四章探析上海便利店未来可采用的发展模式;在最后一章中提出几点对上海本土便利店未来发展模式的具体实施建议。在本文中,对台湾7-ELEVEN成功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希望本论文对上海便利店行业在未来网络式便利店发展、集团整体战略架构以及新形态的盈利模式等方面能有所帮助。期许上海本土便利店业者能在上海及中国市场上更为稳健的发展,能有更出色的表现。3.期刊论文杜书伍[联强EMBA]到隔壁便利商店买东西,不要开车!-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07,(3)联强国际简介联强国际(Synnex)集团是针对高科技产业供应链,提供整合型服务的跨国性公司.总部位于台湾,销售全球三百大领导品牌、五千项产品,营运据点遍布全球16个国家与地区、141个城市,为全球第三大、亚洲第一大高科技通路商.4.学位论文王峥我国百货企业竞争力研究2007新千年后,我国的百货业进入成熟期,表现为同业竞争激烈,行业利润缓慢下滑。同时,超级市场、专业商店、折扣商店、便利商店、网络购物等新兴零售业态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的百货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另外,2004年12月11日,我国的零售市场已全面向外资开放,国外零售巨鳄携品牌、资金、管理、技术等优势在我国一、二线城市甚至更广阔的范围跑马圈地,加快扩张步伐,对我国百货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由此可见,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巩固、强化企业在零售市场中的地位,已成为我国处在成熟期的百货企业实现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对我国的百货企业进行研究,通过对我国百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以及企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提炼,并结合当今中外典型百货企业竞争力的对比分析,归纳出构成百货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探讨提升我国百货企业竞争力的对策与措施。首先,在顾客满意度方面,通过树立“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打造百货企业的服务特色,运用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建立顾客数据资料库,重视并妥善处理顾客抱怨等措施,积累顾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其次,在管理能力方面,建立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应用现代化商业管理系统,加强管理团队建设;最后,在经营能力方面,通过探索连锁经营的有效途径,明确与调整市场定位,调整商品结构,实施百货业转型战略等措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结合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在最后部分尝试构建一个评价百货企业竞争力大小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其目的在于,为我国的百货企业以及有关的理论工作者提供一种评价企业竞争力的方法。总之,目前对百货企业竞争力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且多是进行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为此,本文尝试采用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的方法,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对我国正处于成熟期的百货企业进行研究,以便为其评价、提升竞争力提供参考和一定程度的启迪。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43c0fb78-023e-43a5-99b0-9df500a10ace下载时间:2010年9月18日
本文标题:连锁便利商店品牌人格之探讨——以统一超商711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41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