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系主讲教师周富广Mobile:15006001682E-mail:674021572@qq.com1、作业、平时50%出勤与课堂表现20%、平时作业:20%实训练习10%旷课超过本课程学时的1/3以上不予参加期末考试2、期末考试(闭卷)50%要求:1、认真听讲,广泛阅读;2、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3、围绕主题,敢于发言;4、发挥团队的创新精神。教学用书及教学参考文献教材高职高专教材《中国旅游地理》黄远水朱桂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2、参考书目刘振礼、王兵主编:《新编中国旅游地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10庞规全编著:《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10林婉如、罗兹柏主编:《中国旅游地理》,东北财经大学,2002.01吴国清主编:《中国旅游地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0石高俊编著:《中国旅游资源》,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11郑耀星.《旅游资源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第一节概念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旅游资源可以是具有具体形态的物质实体,如风景、文物,也可以使不具有具体物质形态的文化因素。旅游客体位置自然创造物和人工创造物不是单一性,而是复合型美学功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同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专用设施以及相关的其他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即旅游地。或者称为旅游目的地,或旅游胜地。旅游资源某种属性的事物或者现象旅游地某种属性的区域第二节旅游资源的特征空间特征:广域性、区域性、地域固定性时间特征:季节性、时代性经济特征:价值的不确定性、开发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文化特征:观赏性、愉悦性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分类通常所谓的分类,是指根据事物的特点分别归类。它是根据分类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的种类的一种逻辑方法。它是以比较为基础的,通过比较识别出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然后根据其共同点归并为较大的类,根据差异点将事物划分为较小的类,从而将事物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旅游资源的分类,是根据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归并或划分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类别的工作过程。在所划分出的每一种类别(类性)中,其属性上彼此有相似之处,不同类别(类性)之间则存在着一定差异。首先,分类可以使众多繁杂的旅游资源条理化、系统化,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科学研究提供方便。其次,旅游资源的分类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加深旅游资源属性的认识过程。在于通过各种分类系统的建立、补充,加深对旅游资源整体或区域旅游资源属性的认识,掌握其特点、规律,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保护及科学研究服务。1、旅游资源分类的依据和标准很多2、目前通行几种旅游资源分类方法3、在各种分类中,自然、人文两大类的划分方法的应用最为普遍旅游资源分类一、旅游资源的分类1、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于1992年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提出一个资源的分类系统。一、旅游资源的分类2、1997年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又对旅游资源分类系统进行了修改,重新设计出新的分类系统。大类基本类型种类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山岳、洞穴、海岸、特异地貌等水域风光类海、江、河、湖、瀑、泉等气象气候类宜人气候、冰雪雾凇、天象奇观等生物景观类动、植物景观人文旅游资源古迹和建筑类古建筑、陵墓、遗址、石窟、园林等求知休闲健身类博物馆、公园、游乐场、娱乐康体设施等民俗风情类节会庆典、民间工艺、习俗、服饰等城乡风貌类古都名城、特色乡景、大型工程等文化艺术类文学、曲艺、书法碑楹、宗教文化等饮食购物佳肴、特产、著名铺店等1.按属性(一)自然旅游资源1、地文旅游资源(1)山地旅游资源(一)自然旅游资源1、地文旅游资源(1)山地旅游资源(一)自然旅游资源1、地文旅游资源(2)其他地文旅游资源(一)自然旅游资源2、水文旅游资源(一)自然旅游资源3、气象、气候旅游资源(一)自然旅游资源4、生物旅游资源作为人类旅游活动观赏对象的旅游动植物,具有很强的吸引功能。(二)人文旅游资源1、古迹与建筑旅游资源(二)人文旅游资源2、古园林旅游资源(二)人文旅游资源3、古墓葬旅游资源(二)人文旅游资源4、宗教旅游资源(二)人文旅游资源5、民俗风情旅游资源2.按风景资源的等级及管理范围分类最高层次特别资源——世界级旅游高级层次国粹资源——国家级旅游中级层次优秀资源——省级旅游区基本层次一般资源——县级旅游区图:旅游资源等级划分示意图1世界级旅游资源1.1.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资源:1.2.纳入世界自然保护区网的旅游资源:2国家级大型旅游资源2.1.已审定和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2.已审定和公布的国家级森林公园:2.3.已审定和公布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已审定和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已审定和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2.6.已审定和公布的国家AAAA级旅游区:2.7.已批准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8.已批准的国家级地质公园:3省、市级中型旅游资源4.县级以下小型旅游资源3.功能所谓旅游资源的功能是指能够满足开展旅游活动需求的作用。有的旅游资源可以满足开展多种旅游活动的需求,因而具有多种旅游功能。根据旅游功能的不同可以把旅游资源分为不同的类别。观光游览型参与型购物型保健休闲型文化型感情型4.时间指旅游资源形成至今时间的不同,据此可将旅游资源区分为不同的类别。对于大多数的建筑设施而言,它们是具有时间的概念的,可以分为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5.动机指根据旅游者旅游动机的不同,把旅游资源分为不同方面的旅游资源。心理方面精神方面健身方面政治方面经济方面6.根据开发利用的情况分类。已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正在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未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7.按照旅游资源的更新状况可再生旅游资源:生物资源不可再生旅游资源:地质地貌资源可更新旅游资源:旅游商品由国家旅游局和中科院地理所联合制订的《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将旅游资源划分为主类—亚类—基本类型三个层次,分属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8个类型,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AA综合自然山地◦AB沉积与构造◦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AD自然变动遗迹◦AE岛礁BA河段BB天然湖泊与池沼BC瀑布BD泉BE河口与海面BF冰雪地CA树木CB草原与草地CC花卉地CD野生动物栖息地DA光现象DB天气与气候现象EA史前人类活动场所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FA综合人文旅游地FB单体活动场馆FC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FD居住地与社区FE归葬地FF交通建筑FG水工建筑GA地方旅游商品HA人事纪录HB艺术HC民间习俗第四节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一、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二、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及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运用某种方法,对一定区域内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及外部开发条件等进行的更深入的研究工作。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美学观赏性历史文化性科学性奇特性规模与组合性旅游功能旅游环境容量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区位条件客源条件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条件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方法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定性评价概念通过人们的感性认识,对旅游资源作出定性的评价或分级,一般无具体数量指标分类“六字七标准”“三三六”“吸引力”、“开发条件”、“效益”三项一般体验性评价美感质量评价“六字七标准”美:旅游资源给人的美感古:有悠久的历史名:具有名声或与名人有关的事物特:特有的、别处没有的或少见的稀缺资源奇:给人新奇之感用:有应用价值“三三六”三大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六大开发条件: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吸引力”、“开发条件”、“效益”三项吸引力开发条件效益一般体验性评价由旅游者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对某一或一系列的旅游地(旅游资源)就其整体质量进行定性评估。中国十大名胜(1985年评选)序次旅游名胜名称1万里长城2桂林山水3杭州西湖4北京故宫5苏州园林6安徽黄山7长江三峡8台湾日月潭9避暑山庄10秦陵兵马俑美感质量评价概念基于对旅游者或专家体验的深入分析,建立规范化的评价模型。分类◦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心理学派◦现象学派定量评价概念通过统计、分析、计算,用具体的数量来表示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等级的方法。分类技术性评价综合性评价技术性评价气候的适宜性评价地形的适宜性评价资源要素组合的技术性评价气候的适宜性评价气候对从事观赏性活动适宜性的影响主要在于影响旅游者的体感舒适程度,而对运动性的旅游活动则主要在于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活动质量。温度-湿度指数和风寒指数评价法舒适指数和风效指数评价法温度-湿度指数和风寒指数评价法THI=Td-0.55(1-RH)(Td-58)THI:为温度-湿度指数值Td:为温度RH:空气的相对湿度K0=(100V+10.45-V)(33-Ta)K0:空气的总冷却率V:风速Ta:气温地形的适宜性评价地形因素对于运动型的旅游活动非常重要,是关键的旅游资源因子。各种旅游活动对地形的要求,成为评估地形适宜性的衡量标准。资源要素组合的技术性评价要求评价资源要素组合的适宜性状况和等级。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如海水浴场评价标准滑雪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估综合性评价国标GB/T18792-2003中国旅游景区(点)质量等级的评定评价项目评价因子资源要素价值(85分)观赏游览使用价值(30分)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珍稀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资源影响力(15分)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适用范围(5分)附加值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旅游资源单体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系统”赋分。其评价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资源要素价值资源要素价值85分。评价因子包括: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珍稀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观赏游憩使用价值”评价标准评价因子评价依据赋值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30-22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21-13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12-6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5-1“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评价标准评价因子评价依据赋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25-20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9-13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2-6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5-1“珍稀奇特程度”评价标准评价因子评价依据赋值珍稀奇特程度(15分)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15-13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12-9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8-4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3-1“规模、丰度与几率”评价标准评价因子评价依据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