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8个生字,会认1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和想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扁担图,谁知道这是什么?教读:扁担的“担”是轻声。你见过扁担吗?扁担是干什么用的?2.仔细看这根扁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扁担上写着“朱德的扁担”几个字)。3.你知道这根扁担的主人是谁吗?(朱德,出示朱德像)4.朱德爷爷干吗要在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几个字呢?朱德爷爷是一位总司令,他还要扁担干什么呢?就让我们来读课文,从文中来找一找答案吧!二、听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用“?”标出。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词,根据学情,指名同学做“小老师”领读几个重点词扁担、同志、带领、队伍、红军、常常、战士。2.四人小组轮读课文,同学间互相正音。3.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4.生交流自己读懂的:a.我知道因为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所以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起去挑粮。(板书:挑)b.我了解到战士们怕朱德累坏了,就把他的那根扁担藏了起来。(板书:藏)c.我知道了朱德又找来一根扁担,并写上“朱德的扁担”。(板书:找)5.指名读第3段,其余人边听边想:读了这段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生可能会质疑a.大家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给藏起来呢?b.朱德同志为什么又找来了一根扁担?C.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三个字?四、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切入口学习课文1、2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段,看看明白了什么?2.根据生的回答,随机讲解“会师”,并随即简介背景3.引读第二句:读了这一句,你看出什么来了?(红军所处的位置很危险)4.想象一下:山上的红军会遇到哪些困难呢?指名学生说。5.学习第二自然段a.边读第二自然段,边用“------”画出描写去茅坪挑粮所遇到的困难的句子。b.指名交流:抓住“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想象一下:“五六十里”会有多远?想象一下,山有多高,山路会怎么陡峭,红军战士在这样的山路上挑粮行走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第二句。从这句话中,你看出红军战土怎么样?(团结、不怕吃苦)你是从哪个字上看出来的?7.齐读第二段,读出条件的艰苦,大家的热情。8.小结:通过学习这两段,我们知道山高路陡,挑粮路上困难重重,但红军战士们却无所畏惧。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1、2自然段讲了什么二、学习第3自然段1.(展示图片)看,这就是当年红军战士们挑粮的情景。(1)走在最前面的是谁?谁能看图用“一块儿”说一句话。(2)朱德爷爷是怎样挑粮的?谁能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先指名有一句说一句。再指导学生按顺序说:先说穿着,再说动作,)(3)书上是怎么写的?读1、2句。朱德爷爷当时已经40多岁了,工作又忙,可他也跟战士们?(一块几挑粮),而且穿戴和战士们?(一样)挑的粮食也跟战士们一样?(满满的)。这些都说明了什么?(4)指导用敬佩的语气读。(强调一块儿”。)2.朱德同志为什么在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几个字呢?(1)轻声读后面的课文。画一画,哪些句子告诉我们答案?(2)谁能用上这些词,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家想、太累、劝、藏、因此、又找来。(3)指导朗读。“不料”可以换成什么词?(没想到)指导读出后面“不料”的语气。(4)引读,大家心里怎么想?3.是啊,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大家,当时井网山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投影出示)(齐拍手念)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4.有感情地朗读第3段。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三、指导书写有关生字板书设计:16朱德的扁担挑五六十里(路远)穿草鞋挑粮戴斗笠看山高路陡(难走)满满找藏连夜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