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理论作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游戏理论第一节经典的游戏理论一、经典的游戏理论(一)精力过剩论(剩余精力说)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思想家席(J.C.F.Schiller)和英国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H.Spencer)。其主要观点是:游戏是由于机体内剩余的精力需要发泄而产生的。生物保护自己生存的精力除了维持正常生活外,还有剩余。过剩的精力必须寻找方法消耗它,而游戏是剩余精力加以释放的最好形式。剩余精力愈多,游戏就愈多。低等动物用于维持生命的精力较多,剩余精力较少,所以没有游戏或很少游戏。高等动物用于维持生命的精力相对少,剩余的精力多,就有较多的游戏。(二)娱乐论(松弛说)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拉扎鲁斯其主要观点是:游戏不是发泄精力,而是松弛、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艰苦的脑力劳动使人身心疲劳,这种疲劳需要一定的休息和睡眠才能消除,然而只有当人解除紧张状态时,才可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游戏和娱乐活动可使机体解除紧张状态,具有一种恢复精力、增进健康的机能,所以人需要游戏。(四)生活预备说德国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格罗斯(K.Groos)从“本能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儿童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准备、是为成熟作预备性练习的“生活预备说”或“练习说”。(三)复演论(种族复演说)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其主要观点是: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复演。生长说美国阿普利登提出,游戏是幼小儿童能力发展的一种模式,游戏是生长的结果,是机体练习技能的一种手段。美国奇尔摩认为,幼儿通过游戏可以生长,游戏是练习生长的内驱力。二、对经典游戏理论的评析(一)经典的游戏理论的贡献(二)经典游戏理论的局限性第二节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一、弗洛伊德的游戏思想1.游戏的“发泄”、“补偿”说2.游戏的动机是“惟乐原则”3.游戏的时期是短暂的二、埃里克森的掌握论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H.Erikson)从积极的方面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观点。他认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机能,是一种身体的过程与社会性的过程同步的企图,游戏可以降低焦虑,使愿望得到补偿性的满足。他把游戏当做系列未被展开的心理社会关系加以探讨。他提出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称自我宇宙阶段2、第二阶段称微观阶段3、第三阶段称宏观阶段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比较年龄弗洛伊德的阶段埃里克森的阶段游戏形式:阶段一:0~1.5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口唇期。阶段二:1.5~3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肛门期。阶段三:3~6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阴茎期阶段四:6~11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潜伏期。三、佩勒的角色扮演佩勒认为,儿童对于角色的选择,基于他对于某个角色的感情,游戏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情绪原因,对角色的选择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他通过观察发现,儿童扮演的角色一般有三类(P55)四、门宁格的宣泄说及相关研究(一)宣泄说门宁格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这一思想,强调游戏的益处在于宣泄和降低焦虑。游戏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为释放被抑制的攻击性提供了机会(二)相关研究:攻击性游戏刺激并提高了攻击性行为1、攻击性玩具刺激并提高了攻击性行为2、攻击性行为是后天习得的,而非天生的五、对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评析局限:这是一种典型的泛性论,它将人生物化解决了儿童游戏的生物性动机。比较注重的是各种不同类型、个人的游戏,且是个别儿童个别阶段游戏的个案研究,缺乏普遍代表性。对于原因的解释方面难免主观臆断,把研究者自己的思想模式强加给游戏者,使研究缺乏客观性和普遍性。贡献:重视儿童游戏的动机,对后世影响极大。对人们重视儿童的模仿游戏及象征性游戏、角色扮演等有促进作用。精神分析学派对儿童进行游戏治疗已成为一般性的临床业务,把游戏作为一种评价工具来使用,已成为公认的对儿童情绪状况进行精神病理诊断的方法。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