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公共危机传播中的政府行为学习中心:学号:姓名:专业:指导教师:年月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指导教师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指导教师结论:(合格、不合格)指导教师姓名所在单位指导时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评阅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修改意见:(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百分制):评阅结论:(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评阅人姓名所在单位评阅时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3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论公共危机传播中的政府行为》,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材料。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论文作者(签字):日期:年月日摘要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危机沟通。今天,随着传媒产业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公共危机传播已经成为决定公共危机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政府、大众传媒和公众在公共危机传播中起主导作用,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共生体。本文侧重研究政府,大众传媒和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围绕三个主要问题:1,这一关系的目前是什么状况?2,问题从何处而来?3,如何看待这样的关系?博弈论是这篇文章的主要方法。通过三个系统的数据分析,我得出以下结论:1,政府、媒体和公众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恶性循环和低水平的均衡;2,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媒体的管理上存在缺陷是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3,我们可以通过改革政府的管理方式来重新建立政府、媒体和公众之间的良性循环。于此同时,也可以看出这项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是逻辑上的起点和归宿。关键词:危机传播;媒体;政府;民众;信息目录一、公共危机的概念…………………………………………………………1二、危机传播中媒体的重要作用……………………………………………2三、危机产生的原因和特性…………………………………………………4四、政府在化解危机中的作用…………………………………………5五、危机传播中政府形象建设…………………………………………6(一)通过信息公开塑造政府诚信形象…………………………………6(二)通过指挥和组织处理危机来塑造政府服务形象…………………6(三)通过理性治理来塑造政府责任形象………………………………7六、危机事件中政府、媒体与民众应达成良性互动…………………9(一)政府和媒体要以积极的姿态面对危机……………………………9(二)政府新闻发布注意与民众知情权、话语权的利益协调…………9(三)民众主动获取信息,提高自身素养………………………………10七、结论………………………………………………………………………11致谢…………………………………………………………………………12参考文献………………………………………………………………………13一、公共危机的概念公共性危机不同于误解性危机、事故性危机、假冒性危机和灾害性危机,根本区别在于公共性,即其指向对象是特定区域的所有公民,每个人都是危机侵害的对象。公共性危机往往威胁所有公民的人身安全,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加剧破坏性。因此,处理好不期的公共性危机,成为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美国学者罗森豪尔特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危机分为自然灾害、人为危机、在自然灾害基础上的人为危机。在公共关系中,危机传播被认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指企业、组织或政府面对危机事件所采取的旨在减少危机损坏程度的沟通信息、树立形象的公关策略。要理解什么事公共危机,首先要明确什么事社会常态,社会常态可以界定未社会秩序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同时也是政府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状态。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个人、团体、组织、企业、社会等都会遭遇危机的发生,但公共危机对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公共安全产生更大的危害和更广泛的影响。社会危机包含三个互相联系的要素:(1)社会系统的目标——价值观念的变化超出了其允许的极限;(2)社会系统无法解决其驾驭问题;(3)社会的组织原则遭到破坏。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将公共危机界定为: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影响涉及公共利益和公众心理,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和社会迅速做出应对以最大限度降低或消除其危害的事件。公共性危机的祸因主要有六种,分别是自然灾害(包括火灾、风暴、地震、洪水)、公共安全突发事故、恶性刑事案件、恐怖事件、疾病传播(即公共卫生问题)、自然环境恶化。公共性危机的实质是危及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和生存空间,侵犯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无法根除这六种祸因,难免就会遭遇公共性危机。处理好公共性危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社会幸福指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二、危机传播中媒体的重要作用在危机中,媒体的作用,就在于按照新闻传播的自身规律对危机处理过程进行干预和影响,促使危机向好的方向转化。媒体介于政府和公众之间,形成了一种三角互动关系,它既受政府制约,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既引导公众,又需要满足公众需求。媒体一方面代表公众时刻关注、监视危机处理的进展,另一方面,又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传达其声音,树立其形象。媒体的这种特殊地位也使它在危机传播的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我国的各大者流媒体快速报道了此消息,并在后续进行了全面、持续的追踪报道。打开电视,所有频道都紧紧集中于地震的声音;开打报纸和网络,关于震情和抗灾救灾的文字和大幅图片,充满着大部分版面。中外记者可以到震区任意采集新闻。四川政府和国务院新闻办,每天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当日震情和抗震救灾的最新情况,并毫无保留地回答中外记者任何提问。汶川地震的危机报道和信息发布如此开放、公开、透明,达到国内传媒前所未有的程度,让全国、全世界人民对此次灾情有了更加真实的了解与认知,担当起了媒体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地震突发时,成都市民从各自所在楼房或办公室惊慌失措地跑出来,急切地想要问灾难的根由和亲友的安危,但却绝望地发现根本拨不出一个电话。站在马路中央的人们发现自己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此时,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突然响起——有人想到了用手机收听广播。随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收听收音机,这是灾后人们首先能够接触到的媒体,从那里人们知道刚才发生了地震。电台工作人员正在野外直播车上进行4个频道的手机直播,收音机周围迅速聚集了大量渴望获得信息的人们。紧接着,有人发现,尽管电话打不通,但用手机上网不受影响。于是获得地震报道的方式又多了网络这种频道。当晚,《成都商报》赶出了号外,这是地震后人们看到的第一份报纸。电视是多数成都人最后接触到的媒体,因为人们听到了广播,看到了号外,知道“可以回家”的政府公告后,才有人斗胆回家看到了电视。处于对余震的恐惧,很多市民不敢回家。伴随在外过夜的成都人度过漫漫雨夜的只有广播。此外,广播电台还充分发挥互动性和服务性,在地震发生后的前5个小时,广播电台承载的重要功能是帮忙寻人和传递求助信息。正因为有了广播,消息才得以传递求助信息。正因为有了广播,消息才得以传递,恐慌才没有蔓延。随着网络和媒体的不断涌现,广播媒体似乎越来越局限和萎缩。但正是由于传统的权威地位,它在正常通讯中断的及时性、无线和广泛的覆盖性,以及手机收听广播的便携性,广播在这次突发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广播媒体的发展,我们是否可以从这次危机传播中得到启示:找准媒体的特征和定位,任何传播渠道都有自己特定的存在价值。汶川大地震所引发的边缘化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地震造成的身体缺陷难以再从事原来的工作,作为被劳动力市场排斥在外地经济边缘化问题;灾后住址的迁移导致的关系网断裂及新的生活环境的不适应,甚至包括亲人的不幸而产生的社会边缘化;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无法满足这部分群体的需求而存在的边缘化风险等等。三、危机产生的原因和特性在人类历史上,公共危机的出现是难于计数的,而且危机的形态和方式也各有不同;同样,在不同的时期、地域发生的公共危机,其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使我们在研究公共危机中信息传播“失衡”问题时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在这里,我们主要以近年来中国发生的种种公共危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存在的信息传播“失衡”现象。从信息传播的主要因素来看,公共危机中信息传播“失衡”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从信息源上看,信息传播系统内部因素可能导致信息传播“失衡”现象。正常情况下,当公共危机发生时,社会公共的信息传播系统必然产生相应的“条件反射”,这种社会公共信息传播系统一般是以大众传播系统的方式出现。但是,我们却常常发现,当公共危机发生时,大众传播系统在某种外力的干预下出现集体“沉默”或者“失语”现象,与此同时,人际传播系统、群体传播系统的信息传播功能突然“爆发”,导致了信息在不同的传播系统中的“失衡”。其次,从信息传播过程来看,在公共危机发生的不同时间阶段和空间领域也可能出现信息传播“失衡”的现象。我们先从时间层面看,大部分学者认为,公共危机发生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危机前,危机中,危机后。在危机传播的不同阶段,信息传播的强度和信息量的大小可能不一样,这本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从近年来中国发生的一系列公共危机来看,这种不平衡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其主要原因是在危机发生的早期,信息传播被某些相关部门有意地压制,而一旦危机充分爆发,相关部门却对信息的传播无法正常引导,从而导致信息传播严重“失衡”。再次,从受众层面看,不同的社会阶层、群体之间也常常出现信息传播“失衡”的现象。显然,即使是面对同样的公共危机,处于社会中上层的群体,比如政府官员、商界名流、高级知识分子等等,更容易得到有关危机的各种信息。而处于社会底层的大多数人,比如边远落后地区的人群,或者普通的农民、工人等,都处于一种信息相对缺乏的状态中。这种社会阶层、群体之间的信息传播失衡现象,也很容易导致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或者产生新的社会危机四、政府在化解危机中的作用政府形象是公众对政府行为及政府人员的总体评价,良好的政府形象对优化政府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优良的政府行为又是有效政府能力的保障。可以说,政府形象是一种的能力资源,对化解风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要在日常生活中培植和塑造一种诚实、负责任、廉洁和高效的形象,在危机管理中有效发挥这笔无形资源的积极作用。首先,政府形象反映的政府信誉、威信是一种精神资源,能激励公众共同应对危机。政府信誉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一种良好印象和评价,是政府服务于民,取信于民而树立良好形象的表现,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无形的政治资源。政府信誉的树立,能够促进政府的勤政建设,促使政府系统改进作风,提高政府造福于社会、谋利于人民的能力。政府信誉增强政府组织的内聚力与外张力,政府信誉反映了广大政府公务员共同的价值观,必然对政府系统内的全部成员有一种强烈的感召力,激发出士气高昂、奋发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