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情预览】题目信息考点考向年份·卷别选文类型理解句子筛选整合归纳概括论证分析观点态度2018·全国卷Ⅰ《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学术论文√√√2018·全国卷Ⅱ《“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学术论文√√√2018·全国卷Ⅲ《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学术论文√√√2017·全国卷Ⅰ《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政论√√√2017·全国卷Ⅱ《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史学论文√√√2017·全国卷Ⅲ《留住乡愁》时评√√√2016·全《近百年来的史学论文√√√国卷Ⅰ殷墟甲骨文研究》2016·全国卷Ⅱ《塞壬的歌声》文艺论文√√√2016·全国卷Ⅲ《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文艺论文√√√命题规律1.材料选取,近三年课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选取的都是900字左右的社会科学类文本,选文和选项的字数与往年相比略有减少。2.命题方式,延续了三道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3.考点设置,延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考查。考查作者的观点态度,选项并不是从正面直接考查,而是考查文本中隐含的观点和看法,需由考生根据文本推断出来。技法提分点1精准筛选整合,细心比对分析三比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读文支招第一步:阅读全文,勾画文中信息勾画符号:重要词语用“K”标示,重要句子用“____”标示。勾画的都是把握文章结构思路、厘清段内层次的关键,也是寻找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依据。第二步:提取要点,整体把握文本1.梳思路,明结构本文围绕“新子学”展开论述,思路清晰,层层深入。第一段主要阐述了“诸子之学”在狭义与广义两个层面上的内涵,并指出它一直延续至今。第二段先阐释了“新子学”的内涵,并指出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照着讲”与“接着讲”,接着顺势阐述“照着讲”的内涵以及意义。第三段主要论述在中西思想互动的背景下,“接着讲”的内涵以及重要意义。第四段进一步从逻辑上和现实中两个方面论述了“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紧密关系,指出两者无法分离,相互渗入,并得出“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2.会文意,释观点(1)本文的中心观点是第四段最后画横线的文字。(2)各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各段中画横线的字。(3)论证手法是道理论证。典题文本(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1A)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1A)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1B)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1C)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1C)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1D)“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1D)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对点解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对应原文第一段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通过比对关系、比对依据与结论,由“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可知“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表述正确;由“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可知“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表述正确;由“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可知“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表述正确。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对应原文第二段第四、五句话。通过比对关系、比对依据与结论,由第四句可知“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表述正确;由第五句可知“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表述正确。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对应原文第三段的内容。通过比对关系、比对依据与结论,由“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可知“‘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表述正确。由“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可知“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表述正确。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对应原文第四段的内容。通过比对关系、比对依据与结论,由原文第四段“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可知“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表述以偏概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解析A项,选项表述不正确。本文的论述中心是“新子学”,文本详细地阐述了新子学“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中间虽然涉及“新子学”是对历史上的诸子之学的内在继承与发展,但也只是笼统地提到历史上的诸子之学,并未对其特点加以详细阐述,也未将其与“新子学”加以对比,且文章的目的也并非“突出两者的差异”。答案A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解析A项,根据全文内容可知,“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相当于“照着讲”,而“进一步阐发”相当于“接着讲”;而根据第二段第一句“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可知,“照着讲”和“接着讲”这两个特性是历史上的诸子之学本身就具备的,所以该项中“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不正确。C项,“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说法错误。原文第四段中“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表述的是“仅仅停留在‘照着讲’”的后果。而且第四段后文表示“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本身已包含了“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所以选项中“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的说法不正确。D项,根据文中对“新子学”与世界文化关系的表述以及结尾“‘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一句可以看出,“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照着讲”与“接着讲”这两方面是不可偏废的,所以选项中“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的表述不正确。答案B一、(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解析A项,原文是“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并非“提出了气候正义”;B项,把国际国内公平问题,简单地归纳为“限制排放”说法绝对;C项,“为后代设定义务”不当,原文是“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答案D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解析C项,“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的说法不准确,实际上是以代际公平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