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说课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圆柱的体积》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内容包括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它的体积。2、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最后部分,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今后学习复杂的形体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后继学习的前提。3、教学目标(1)知道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应用该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2)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3)知道知识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4、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圆柱体积计算是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因此圆柱体积和应用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其中,圆柱体积计算公社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用转化的方法来考虑,推导过程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5、教、学具准备本节课所需教学具为:圆柱体实物及圆柱体割拼组合教具,红外触摸一体机,课件。二、说教法从形式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扫清学生认知上的思维障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教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的公式。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知识的由来,并通过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直观教学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学习习惯。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教师通过设疑,指明观察方向,营造探究新知识的氛围,在引导学生归纳推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其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三、说学法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所以要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1、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推理能概括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2、学会利用旧知转化成新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3、学会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把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技能,从而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四、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质疑问难1.复习教师出示圆柱教具(学生拿出自制的圆柱),让同学们回忆圆柱面的组成(两个底面一个侧面),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是正方形),圆柱的高的含义,圆的面积,圆的周长,圆柱的表面积)我们学习圆柱,除了学习这些之外,还需要学习另外一个重要的量--圆柱的体积。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就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圆柱形的物体,有的大,有的小。多媒体放映圆柱形物体图片,同学们注意观察一下圆柱形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即体积),为了说明圆柱形物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就需要计算圆柱体体积是多少?这就是我们这一节所要探讨的内容。2.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师:同学们想一想,以前我们学过那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呢?(教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让同学们回顾它们的体积公式。)总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去计算。板书:长/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如果用V表示体积,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那么V=sh3.猜一猜议一议我们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那圆柱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你们有什么方法计算圆柱的体积。(用水或沙子转化计算,用橡皮泥转化计算,用圆形纸片叠加计算……)师:你来猜一猜:圆柱的体积工式?学生猜测:可能是底面积×高师:胆略过人,真佩服!师:你同意这个猜测吗?(大部分学生同意)师:怎样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呢?许多伟大的发明多是由大胆的猜测开始的,但仅有猜测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小心的验证。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看一看二、图形转化,猜想推理1.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圆的面积公式,请大家想一想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生回答)在学生的回答的同时,教师演示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长方形的长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半径,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的过程。)2.设疑揭题:既然我们能运用‘化圆为方’的数学方法推导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那对于圆柱的体积,能不能也利用这种转化的思想?你们想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我们虽然不会算圆柱的体积,但我们会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如果能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就好办了)。3.探究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小组合作,用老师提供的学具尝试操作,并研究转换后的长方体和原来的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结果?生1:我们小组发现,转化后的圆柱形状变了,但是体积没变,底面积没变,高也没有变。生2:我们小组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和原来圆柱的体积相等,长方体的底面积和圆柱的底面积相等,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师:大家的发言都非常的精彩,你们说的都是正确的。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是怎么做的——课件显示将圆柱等分成32份、64份、128份、256份……学生观察思考师:如果继续分下去,你会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体会圆柱底面等分的份数越多,拼组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体会无限逼近的数学极限思想。)生:我发现分成的扇形越多就越接近于长方体。师:刚才我们又用了化圆为方的方法,把圆柱体转化成了长方体,你能总结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吗?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议论,指名汇报: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因此要求圆柱的体积就是求切拼后的近似长方体的体积。4.演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找出相对应的部分,加深理解。教师:如果用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那么圆柱体积公式怎样表示?板书:V=Sh教师:计算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底面积和高)练习1:课件出示20页“做一做”——有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75平方厘米,长是90厘米,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获取信息,思考以下问题: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练习2:判断正误,对的画“√”,错误的画“×”。(1)圆柱体的底面积越大,它的体积越大。()(2)圆柱体的高越长,它的体积越大。()(3)圆柱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相等。()(4)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可以相等。()练习3:分类讨论:(1)已知圆柱体的底面半径r和高h,怎样求体积?(2)已知圆柱体的底面直径d和高h,怎样求体积?(3)已知圆柱体的底面周长c和高h,怎样求体积?练习4:求下面圆柱的体积。(只列式不计算。)1、底面积24平方厘米,高12厘米。2、底面半径2厘米,高5厘米。3、底面直径5分米,高2分米。练习5:一根圆柱形铁棒,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长是10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练习6:课本20页“例6“——下面这个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奶?(杯子的数据是从里面测量得到的.)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填空:把圆柱体切割拼成近似(),它们的()相等。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体的(),长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圆柱体的(),因为长方体的体积=(),所以圆柱体的体积=()。用字母“V”表示(),“S”表示(),“h”表示(),那么,圆柱体体积用字母表示为()。2、求下面圆柱体的体积。(单位:厘米)3、一个圆柱的体积是80立方厘米,底面积是16平方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用两种方法解答)4、家庭作业开动脑筋,看谁的办法多。请你用直尺、纸张、线绳这些工具,测量相关数据,计算出某圆柱形饮料罐的体积。四、全课小结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说出本课所学的内容,我们是这样设计的: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你有什么收获?然后教师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新知识的得来是通过已学的知识来解决的,以后希望同学们多动脑,勤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问题需要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望同学们能学会运用,善于用转化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五、板书设计:《圆柱的体积》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字母公式V=Sh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