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11课《反对党八股(节选)》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动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对全党和全体干部进行了一次深刻的马列主义教育。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同志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作为整风的指导文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反对党八股》。激趣导入目录知人论世01初读课文02文本研读03技巧点拨04第一部分知人论世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军事家,诗人,书法家。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抗日战争的中后期,中国共产党中的部分领导者不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而从主观臆断出发,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写作背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纯洁党的作风,清算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影响,提高党的战斗力,党在1941年发动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对全党和全体干部进行了一次深刻的马列主义教育。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同志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作为整风的指导文献。《反对党八股(节选)》这篇文章着重谈的是关于改进“文风”的问题。党八股指革命队伍中某些人所写的文章。这种文章对于事物不加分析,只是搬用一些革命的名词术语,言之无物,空话连篇,如同“八股文”,所以称为“党八股”。了解“党八股”这是一篇声讨党八股的战斗檄文,标题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旗帜鲜明。这篇文章着重谈的是关于改进“文风”的问题。本文节选的是《反对党八股》中9~18节。解题第二部分初读课文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精粹(cuì)胆怯(qiè)可憎(zēng)滥用(làn)蹩脚(bié)接洽(qià)寅卯(yínmǎo)檄文(xí)恐吓(hè)量体裁衣(liàng)预习检查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言之无物:量体裁衣:无的放矢:原形毕露:装腔作势:莫名其妙:对牛弹琴:面目可憎:祸国殃民:指文章或言论空空洞洞,没有实际内容。按照身材剪裁衣裳,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没有箭靶乱射箭,比喻言语、行动没有明确目标或不切合实际。本来的面目完全暴露(含贬义)。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面貌神情卑陋,使人看了厌恶。指使国家受害,百姓遭殃。初读课文【思考1】快速阅读课文,划分层次结构。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本文的中心论题:指出要分析党八股的“坏处”,并概括党八股的八大罪状。第二部分,2至9段,具体分析党八股的八大罪状,指出其危害、反动实质和克服的办法。概括党八股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严重危害。说明对上述八条应进行声讨。第三部分,末段,总结全文,阐明反对党八股,树立马列主义新文风的重大意义。第三部分文本研读【思考1】分析第一部分。问题:第一部分怎样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题?明确首句“现在来分析一下党八股的坏处在什么地方”,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题,统领后文的论证,后句说要“以毒攻毒”,把党八股的坏处“叫做八大罪状”,体现着憎恶党八股的感情,表明了文章的论证架构。问题探究【思考2】自主研读任务:通过问答的形式,体会层进式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及论证方法。示例:1.什么叫“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明确(1)所谓“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就是文章写得很空、很长,或是写得又短又空,它们都没有什么实际内容。这是讲文章的内容问题。(2)原因:一是写作目的不正确或不明确。有的人写文章不是为了用马列主义去宣传群众,武装群众,而是为了哔众取宠,“欺负幼稚的人”;二是写文章时不看情形,不看对象,只管自己写,不管读者读,因此动辄万言,令人生畏。(3)在群众中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4)文章无论长短,重要的是要有内容,言之有物。问题探究【思考2】自主研读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进行论述?明确例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问题探究【思考2】自主研读3.分析语句①“懒婆娘裹脚,又长又臭”。明确用比喻,形象地批判了那种长而空、令人生厌的文章。问题探究【思考2】自主研读3.分析语句②“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明确用设问句进行逻辑推理,点明其动机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进而分析其效果也是坏的:“群众见了就摇头”;“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问题探究【思考2】自主研读3.分析语句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明确再用设问把问题引向深入,强调了“应当禁绝一切空话”。接着用《资本论》和俗语为例证,指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问题探究【思考2】自主研读3.分析语句④“最不应该”、“最要反对”。明确强调反对党八股第一大罪状的必要性,其中的两个“最”字和一个“必须”,表示态度坚决,语气强烈。问题探究【思考3】分析第二部分1.这一部分列举了“党八股”的八条罪状,分别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这八条罪状的顺序可以打乱吗?明确八条罪状:第一,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讲的是内容问题。第二,装腔作势,借以吓人。讲的是态度问题。第三,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讲的是群众观点。第四,语言无味,像个瘪三。讲的是语言问题。第五,甲乙丙丁,开中药铺。讲的是思想方法。第六,不负责任,到处害人。讲的是革命责任感。第七,流毒全党,妨害革命。第八,传播开去,祸国殃民。这八条罪状的顺序不能打乱,1—5条是讲党八股的具体表现,其中1—3条可以说是属于思想方面的,4、5两条可以说是属于艺术方法的,第6条挖根源:“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是“责任心不足”,这是党八股产生的根源之一。7、8两条讲危害——“流毒全党,妨害革命”及后果——“传播出去,祸国殃民”。八条罪状由表现到根源到危害,又体现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这完全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问题探究【思考4】分析论证思维1.课文是怎样论述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的?用了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明确(1)①先提出本段论点——“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②接着分析批判“空话”的两种表现形态:长而空和短而空。③然后以斯大林的演说为范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战争时期尤其需要简短和精粹的文章。④然后,辩证地指出短而空也不好,因为“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⑤紧接着用长篇巨著《资本论》作为例证,并引用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说明文章长短要服从内容的需要。⑥最后得出结论: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2)主要使用了以下论证方法:①例证:斯大林的演说和《资本论》。②引证: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③对比论证:《资本论》与有些老爷的长文章。④比喻论证:长而空的文章像“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问题探究【思考4】分析论证思维2.请简要说明课文论述党八股第二条罪状的论证过程。明确①首先,提出论点:党八股的第二条罪状“装腔作势,借以吓人”。②然后,分析党八股的虚弱的本质。引用鲁迅的话进行批评;运用正反论证的方法指出科学的东西不怕批,而党八股却害怕驳。③接着,分析党八股的错误手段,说明写文章做演说,要有严肃的科学的态度。④最后,强调写文章、做演说要靠马列主义真理,小结上文。问题探究【思考4】分析论证思维3.在批判党八股的第三条罪状时,毛泽东列举了“工”字写歪、“人”字加撇的例子,进而批判了“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的错误,阐述了群众观点的问题。假如将这个例子换成一篇“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的文章或演说将如何呢?明确假如将上述例子换成文章或演说,势必造成引文过长,结构臃肿庞杂;另一方面,“工”字写歪、“人”字加撇这个例子是十分典型的,如果这么简单的两个字写得如此复杂而使人看不懂,那么让写字的同志来写文章、做演说,结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见,作者选取的事例非常典型,具有以小见大的效果,不可换。问题探究【思考4】分析论证思维4.简述第四条罪状的论证过程。明确①首先,用“瘪三”作比,论证其干瘪无味、面目可憎。②然后,过渡到谈为群众服务这一问题,把“对象”和“语言”结合起来。③随后,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怎样学习语言的问题。④最后提出凡做宣传工作的同志都要学习语言。问题探究【思考5】鉴赏语言1.本文的题目是“反对党八股”,换成“禁止党八股”如何呢?文章最后说又必须“抛弃”党八股,为什么不说“反对”党八股呢?明确(1)用“反对”不用“禁止”,是因为党八股是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这是很难用行政命令禁止的,实行上也是禁止不了的。(2)“抛弃”除了含有“反对”的意思外,还有“与之彻底决裂”的意思,因此较“反对”更进一层,具有了提高和深化的效果。问题探究【思考5】鉴赏语言2.文章中的“毒素”一词能否换成“因素”,“无赖”能否换成“无聊”?为什么?明确不能。①“毒素”,原指某些物质所含的有毒成分,用在课文中充分说明“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是有腐蚀作用的害人的东西。“因素”却不含有这个意思,是中性词。②“无聊”仅指空虚无意义而令人生厌,“无赖”主要还含有强横无耻、刁钻泼辣、蛮不讲理的意思。用“无赖”一词极写“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恶劣行径,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文风强烈的憎恶。问题探究【思考5】鉴赏语言3.试概括本文语言的特点,并举例分析其效果。明确本文语言生动活泼、新鲜有力。作者恰当地运用了一些俗语、成语、方言词和比喻,使文章妙趣横生,极富吸引力。①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样写,比“要由内容来决定”“要从实际出发”之类的说法更通俗,更生动,更亲切,同时也兼有比喻的修辞格。②成语:“对牛弹琴”“得胜回朝”。前者强调“不看对象乱弹一顿”的可笑;后者用以讽刺那些装腔作势而自鸣得意的人,切中肯綮、风趣幽默。③方言:“瘪三”本是上海一带的方言,用来比喻语言干瘪乏味,可厌可憎,具有视觉形象的具体性和直感性,胜过许多抽象的说明,同时也兼有比喻的修辞格。④比喻:以“懒婆娘的裹脚”比喻“长而空”的文章之令人掩鼻,以“洗脸、照镜子”比喻写文章、演说要有责任心,都很新鲜别致,令人会心,言简意赅,十分精辟。问题探究【思考6】对比阅读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次: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的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问题探究为了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我想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第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做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地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