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莆田七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1.读下面四幅图,四幅图的比例尺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甲丙丁乙B.乙甲丁丙C.丙丁甲乙D.乙丁甲丙【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比较。【详解】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这四幅图中,图上距离是一样的,实际距离不同,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乙丁丙甲。根据公式,我们得知,图上距离一致,实际距离越大,比例尺越小。所以四幅图的比例尺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为甲丙丁乙。【点睛】比较比例尺时,如果图上距离一致,实际距离越大,比例尺越小;如果实际距离一致,图上距离越大,比例尺越大。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2.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①200M300②300M400③100N200④200N300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2.C3.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中,闭合等高线的判读方法为“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本题即是对该部分内容的考查。【2题详解】已知ab,M处利用“大于大的”判断M处海拔大于周边地区,所以M为山坡上的小丘。N处利用“小于小的”,判断N处海拔小于周边地区,所以N为山坡上的洼地。故正确答案为C,-3-ABD错误。【3题详解】本题等高距为100,M处利用“大于大的”判断,300M400;N处利用“小于小的”判断,100N200,所以答案为C,ABD错误。【点睛】等值线中,两条等值线之间有闭合等值线圈,是当闭合线圈上的值等于大值时,闭合线圈内的值大于大值,当闭合线圈的值等于小值时,闭合圈内的值小于小值。这个原则记忆为“大于大的小于小的”。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4.乙图中A点海拔范围(H)和B地温度范围(T)是A.1200米H1500米3℃T4.8℃B.1000米H1300米3℃T4.8℃C.1500米H1800米6℃T7.8℃D.1200米H1500米6℃T7.8℃5.按照甲图中的大坝设计(大坝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则坝长和最大坝高(从坝顶到坝底)分别约为A.50米200米B.500米150米C.500米100米D.50米100米-4-6.关于图甲、图乙说法正确的是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C.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D.铁路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答案】4.A5.C6.D【解析】试题分析:【4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300米处温度是12℃,那么从12℃温度降低到6.6℃,海拔从300米上升到1200米,等温距是1.8℃,则等高距是300米,所以1200米A1500米。同理,1500米处气温是4.8℃,等温距是1.8℃。所以3℃B4.8℃。选择B项。【5题详解】坝长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由比例尺可知0.5乘以100000厘米米得坝长500米;由于等高距为50米,所以坝顶为550米,坝底大于400米,小于450米,故坝顶与坝底的相对高度为100米—150米之间,水坝穿过一条等高线,等高距为50米,其最大坝高为100米。【6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C处流向其他区域;600米E650米,F=650米;E与N之间隔一个山脊,从N处不能看到E;铁路主要经过山谷之间,所以要预防滑坡、泥石流。【考点定位】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5-7.关于该地地理事项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位于30°-40°的大陆东岸B.冬冷夏热,终年少雨C.流水侵蚀地貌广布D.盛产水稻8.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紧张的状况,最好A.建造大型人工湖,改造局部小气候B.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C.大量开采地下水,发展种植业D.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答案】7.B8.D【解析】本题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考查气候相关知识,以及面对水资源紧张应该采取的措施。【7题详解】该地,各月降水均不到30毫米,降水少;最热月气温大于20℃,最冷月气温小于-5℃,所以冬冷夏热,因此正确答案为B。根据前面的分析,得知该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30°-40°的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因此答案A错误。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以风力作用为主因此答案C错误。水稻喜温喜湿,该地降水少,因此答案D错误。【8题详解】该地水资源紧张,建造大型人工湖,会加剧水资源紧张现状,因此A错误。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这种话说的太绝对,故B错误。大量开采地下水,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降等问题,次方法不可取,故C错误。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能够节约用水,既能改善水资源紧张状况,又符合可持续发展,故D正确。9.下列关于大洲、大陆、岛屿、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著名的三大半岛是阿拉伯半岛、巴尔干半岛和中南半岛B.位于欧洲的格陵兰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C.大洋洲最大的陆地是澳大利亚大陆D.拥有岛屿最多的大洲是南美洲【答案】C【解析】-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大陆和半岛,岛屿。【详解】亚洲著名的三大半岛是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巴尔干半岛在欧洲,故A错误。格陵兰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但是它属于北美洲,不是欧洲,故B错误。大洋洲包括最大的陆地---澳大利亚大陆和三大群岛,大洋洲最大的陆地是澳大利亚大陆,故C正确。大洋洲是由世界上面积最小的澳洲大陆和1万多个面积大小悬殊的岛屿组成,岛屿之多,为各洲之冠,所以拥有岛屿最多的大洲是大洋洲,故D错误。【点睛】北美洲和欧洲的分界是丹麦海峡,在冰岛和格陵兰岛之间,所以冰岛属于欧洲,而格陵兰岛属于北美洲。10.关于图中各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势中高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B.②地形都是平原,是海拔最低的一洲C.③和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形相似,都是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D.④有“高原大陆”之称,是海拔最高的一洲【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各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根据轮廓,我们可以判断,①为亚洲,②为欧洲,③为北美洲,④为非洲。【详解】①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为中高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故A正确。②欧洲是海拔最低的大洲,但是该大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南部的阿尔卑斯-7-山区分布着山脉,故B错误。③北美洲地形特点为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和山地;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二者地形有很大的不同,故C错误。④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但并不是海拔最高的大洲,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故D错误。下图是某岛一月份气温分布图。读后完成下列各题。11.该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中部多,四周少B.四周多,中部少C.东部多,西部少D.西部多,东部少12.影响该岛降水的主要是A.东南季风和寒流B.赤道低气压和暖流C.东南信风和暖流D.副热带高气压和寒流【答案】11.C12.C【解析】试题分析:【11题详解】某岛1月份均温呈环状分布,中间低,四周高,气温的差异应该是由于地形引起的,地势高,气温低,所以该岛中部地势高。从纬度位置看,该岛受东南信风影响,东部为来自海上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西北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故选C。【12题详解】据上题分析,该地位于热带范围,从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判断,是位于非洲东岸的马达加斯加-8-岛,降水主要受来自东部的东南信风影响,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读欧洲西部图,回答下列各题13.下列关于欧洲河流的特点与形成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河网较密,是因为陆地面积小B.水量充沛,是因为降水量较多C.无长河,是因为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D.航运便利,是因为平原面积广,河流之间多运河14.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无关的是()A.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C.阿尔卑斯山地两侧的湖泊D.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峰顶终年积雪【答案】13.A14.D【解析】试题分析:【13题详解】欧洲陆地面积适中,并不小,且河网较密与陆地面积大小并无直接因果关系。终年受西风影响,欧洲降水丰沛,季节分布均匀。欧洲以平原、山地为主,由于受山岭阻挡,无长河。但-9-是由于平原广布,并且多运河贯通,水运十分便利。【14题详解】山脉顶峰积雪是因为海拔越高温度越低而形成的,与冰川无关。考点:世界地理概况。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5.甲城与我国上海市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当,但两地气候特点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距海远近D.洋流16.近年来,乙处海域面积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是A.缩小—蒸发量大,且几乎无河流汇入B.缩小—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扩大—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D.扩大—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17.20世纪70年代,在丙河上兴建了大坝,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水库。大坝建成后,带来的影响有:①获得发电、灌溉、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②有效防止河流下游的洪水泛滥③入海泥沙增多,河口三角洲不断扩大④由于泥沙淤积,水库的储水量下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15.B16.D17.C【解析】-10-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15题详解】甲城市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而形成地中海气候;我国上海受季风环流影响而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进而导致了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故大气环流的差异是主要原因。【16题详解】图示乙处海域为红海,为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边界,故面积将不断扩张。【17题详解】组合选择题可结合排除法分析。由于阿斯旺水库建设,拦蓄泥沙故导致了尼罗河带到河口的泥沙减少,则河口三角洲生长速度减慢,③错误。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利马虽然被称为“无雨之都”,但建城以来城市却植被茂盛,绿树成荫,原因是()A.大量开采地下水、草木生长有稳定的浇灌水源B.东水西调,工程措施解决了草木的浇灌水源C.地面辐射旺盛,水汽凝结形成的露珠,地面湿润D.低纬地区,海水蒸发旺,寒流的降温作用使空气底层水汽过饱和,容易凝结成水19.甲、乙两地,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但气候差异明显,其主要的原因是()A.盛行风性质差异大B.洋流成因差异大C.地面植被差异大D.盛行风向差异大【答案】18.D19.A【解析】试题分析:【18题详解】从利马的地理位置来看,大部分处于副热带高压的边缘,气流下沉,气候干旱;又受东南信-11-风(离岸风)的影响,地处山脉的背风坡,因而被称为“无雨之都”,从海陆位置看,利马位于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此处为秘鲁寒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明显。【19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乙为热带沙漠气候,因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地处背风坡,甲为热带雨林气候,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风从海洋上来,带来充沛降水,所以A正确。考点:大气运动读图,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20.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21.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12-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⑤⑥【答案】20.B2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湄公河(澜沧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生产的条件【20题详解】甲—乙河段位于我国的横断山脉地区,这里地形特点为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所以流域范围非常狭窄,故B正确。“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