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GB∕T 1741-2020 漆膜耐霉菌性测定法
书书书犐犆犛87.040犌50!#$%&’’()*犌犅/犜1741—2020!GB/T1741—2007!#$%&’()犜犲狊狋犿犲狋犺狅犱犳狅狉犱犲狋犲狉犿犻狀犻狀犵狋犺犲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狅犳狆犪犻狀狋狊犳犻犾犿狋狅犿狅犾犱20201119*+20211001,-’(+,-./012’()*3/0456*+书书书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1741—2007《漆膜耐霉菌性测定法》,与GB/T1741—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警示内容;———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6682—2008、GB/T9271—2008、GB/T9278、GB/T23987—2009、YY0569—2011”;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727—1992”(见第2章,2007年版的第2章);———删除了霉菌的定义(见2007年版的3.1);———修改了术语名称和定义(见3.1,2007年版的3.2);———修改了试验原理(见第4章,2007年版的第4章);———修改了仪器设备和材料及要求(见第5章,2007年版的第5章);———修改了营养盐溶液、营养盐琼脂培养基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的组成、制备方法和灭菌时间(见第6章,2007年版的第5章);———将制备无菌水的灭菌时间由“30min”改为“20min”(见6.2,2007年版的5.4);———合并了内墙漆膜和外墙漆膜的试验菌种,删除了“球毛壳霉”;增加了“经有关方商定后,可增加其他试验菌种”的描述;删除了“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也可适当增加其他菌种作为检测菌种”的描述;增加了试验菌种的菌株号(见7.1.1,2007年版的6.1);———修改了试样的准备(见7.3,2007年版的5.5);———删除了阴性对照及内容(见2007年版的7.1.2.3);———增加了“经有关方商定,可以延长培养时间至56d”的规定(见7.4.1、7.4.2);———修改了结果评定(见7.5,2007年版的第8章);———增加了试验报告(见第8章)。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浙江鱼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航百慕新材料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龙沙(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托尔专用化学品(镇江)有限公司、深圳广田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博星化工涂料有限公司、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迪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宁波新安涂料有限公司、青岛居芳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厦门百安兴新材料有限公司、雅士利涂料(苏州)有限公司、东莞大宝化工制品有限公司、青岛爱尔家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晨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标格达精密仪器(广州)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小保、刘琳、李素娟、胡晓珍、梁爽、戴俊、王青柏、杨亚良、屈帅、王君瑞、张君杭、凌振华、徐新祥、刘永龙、徐金宝、刘炳义、戴燕中、赵迎九、熊国刚、王宝柱、郭云建、刘伟明。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741—1979、GB/T1741—2007。Ⅰ犌犅/犜1741—2020漆膜耐霉菌性测定法 警示———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漆膜耐霉菌性试验所涉及的试验原理、仪器设备和材料、培养基和试剂、试验程序以及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涂料漆膜耐霉菌性的测定,其他类型漆膜耐霉菌性的测定可参考本标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 取样GB/T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9271—2008 色漆和清漆 标准试板GB/T927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GB/T23987—2009 色漆和清漆 涂层的人工气候老化曝露 曝露于荧光紫外线和水YY0569—2011 Ⅱ级生物安全柜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耐霉菌性 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狋狅犿狅犾犱防霉菌性抗霉菌性耐受或阻止、抑制霉菌孢子及菌丝体的生长与繁殖的能力。4 试验原理模拟自然界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按霉菌生长的生理特点设计加速试验。在试样表面接种霉菌孢子,然后将试样放置在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下培养,观察霉菌在试样表面的生长情况。根据试样表面长霉程度对漆膜的耐霉菌性进行评定分级。5 仪器设备和材料5.1 恒温恒湿培养箱:控温范围10℃~50℃,温度均匀性不超过±2℃,温度波动度不超过±1℃,相1犌犅/犜1741—2020对湿度范围50%~95%,精度5%。5.2 生化培养箱:控温范围5℃~50℃,温度均匀性不超过±2℃,温度波动度不超过±1℃。5.3 高压蒸汽灭菌锅:控温范围101℃~137℃,温度均匀性不超过±2℃,温度波动度不超过±2℃。5.4 干热灭菌箱:控温范围50℃~200℃,温度均匀性不超过±2℃,温度波动度不超过±2℃。5.5 天平:实际分度值犱=10mg、犱=1mg、犱=0.1mg。5.6 pH计:分度值0.01。5.7 离心机:转速500r/min~5000r/min。5.8 生物安全柜:符合YY0569—2011规定的Ⅱ级生物安全柜要求。5.9 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5.10 冰箱:控温范围4℃~10℃,温度均匀性不超过±2℃,温度波动度不超过±2℃。5.11 喷雾器:容量为30mL。5.12 量筒:容量为10mL、50mL、100mL、500mL和1000mL。5.13 培养皿:直径90mm。5.14 血球计数板。5.15 三角瓶:容量为125mL、500mL。5.16 接种环。5.17 玻璃珠:粒径3mm~7mm。5.18 玻璃漏斗。5.19 纤维滤纸:定性纤维滤纸。5.20 烧杯:容量为500mL和1000mL。5.21 无色玻璃试管:规格10mm×180mm。6 培养基和试剂6.1 一般要求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验均使用化学纯或化学纯以上的试剂和符合GB/T6682—2008中三级水要求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6.2 无菌水准确称取0.005g分散剂(如吐温80)加入到100mL水中搅拌均匀,按10mL/支分装到无色玻璃试管(5.21)中,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5.3)中在(121±2)℃条件下灭菌20min后备用。6.3 营养盐溶液6.3.1 营养盐溶液组分营养盐溶液的组分见表1。2犌犅/犜1741—2020表1 营养盐溶液组分试剂名称添加量/g硝酸钠(NaNO3)2.0磷酸二氢钾(KH2PO4)0.7磷酸氢二钾(K2HPO4)0.3氯化钾(KCl)0.25硫酸镁(MgSO4·7H2O)0.5硫酸亚铁(FeSO4·7H2O)0.002蔗糖(C12H22O11)5.06.3.2 制备方法按表1在烧杯(5.20)中准确称取营养盐溶液组分,用水加热溶解后,加水至1000mL,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6.0~6.5,用三角瓶(5.15)分装后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5.3)中在(121±2)℃条件下灭菌20min后备用。6.4 营养盐琼脂培养基准确称取20.0g琼脂到1000mL未灭菌的营养盐溶液(6.3.2)中,加热搅拌熔化,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6.0~6.5,用三角瓶(5.15)分装后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5.3)中在(121±2)℃条件下灭菌20min后备用。6.5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犘犇犃)6.5.1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犘犇犃)组分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组分见表2。表2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犘犇犃)组分试剂名称添加量/g马铃薯(去皮后)300.0葡萄糖20.0琼脂20.06.5.2 制备方法取新鲜无霉烂的马铃薯,去皮切片,准确称取300.0g,加入600mL水煮沸20min后过滤,取汁液。按表2称取准确其余组分,加入到汁液中煮沸溶解,加水至1000mL,用无色玻璃试管(5.21)分装,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5.3)中,在(121±2)℃条件下灭菌20min,趁热取出试管并倾斜摆放,自然凝固成斜面后备用。也可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商品培养基,按照产品标签要求制备。3犌犅/犜1741—20207 试验程序7.1 混合孢子液的制备7.1.1 试验菌种耐霉菌性试验所用菌种见表3。经有关方商定后,可增加其他试验菌种。表3 漆膜耐霉菌性试验菌种菌种的中文名称菌种的拉丁名菌株号a黑曲霉犃狊狆犲狉犵犻犾犾狌狊狀犻犵犲狉CGMCC3.5487黄曲霉犃狊狆犲狉犵犻犾犾狌狊犳犾犪狏狌狊CGMCC3.3950腊叶芽枝霉(多主枝孢霉)犆犾犪犱狅狊狆狅狉犻狌犿犺犲狉犫犪狉狌犿CGMCC3.2757宛氏拟青霉犘犪犲犮犻犾狅犿狔犮犲狊狏犪狉犻狅狋犻CGMCC3.4253桔青霉犘犲狀犻犮犻犾犾犻狌犿犮犻狋狉犻狀狌犿CGMCC3.2913绿色木霉犜狉犻犮犺狅犱犲狉犿犪狏犻狉犻犱犲CGMCC3.2941出芽短梗霉犃狌狉犲狅犫犪狊犻犱犻狌犿狆狌犾犾狌犾犪狀狊CGMCC3.837链格孢犃犾狋犲狉狀犪狋犪犪犾狋犲狉狀犪狋犪CGMCC3.4255 aCGMCC为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7.1.2 菌种培养及保藏在生物安全柜(5.8)内用无菌接种环(5.16)分别接种各种菌种(表3)于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6.5)上,在生化培养箱(5.2)中,于28℃~30℃条件下培养至斜面长满霉菌孢子,培养后置于3℃~10℃条件下保藏,时间不超过3个月。7.1.3 混合霉菌孢子液的制备在生物安全柜(5.8)内用无菌接种环(5.16)挑取霉菌孢子(7.1.2),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6.5)上,在28℃~30℃条件下培养7d~14d,当培养基表面长满霉菌孢子时,加入10mL无菌水(6.2),在生物安全柜(5.8)内用无菌接种环(5.16)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轻轻地刮取霉菌培养物表面的霉菌孢子,制成霉菌孢子悬浮液。将霉菌孢子悬浮液倒入125mL带有塞子并预先装有45mL无菌水(6.2)和10个~15个无菌玻璃珠(5.17)的无菌三角瓶(5.15)中,用力振荡无菌三角瓶(5.15)以打散孢子团并使霉菌孢子从子实体中释放出来。将带有无菌纤维滤纸(5.19)的无菌玻璃漏斗(5.18)置于无菌三角瓶(5.15)上,把振荡后的霉菌孢子悬浮液倒入无菌玻璃漏斗(5.18)内过滤,除去菌丝和培养基碎片。无菌条件下以4000r/min的速度离心已过滤的霉菌孢子悬浮液,去掉上清液,加入10mL~50mL无菌水(6.2)于孢子沉淀物中,充分混匀,然后离心得到霉菌孢子沉淀物,重新加入无菌水混匀,再次离心得到霉菌孢子沉淀物。将霉菌孢子沉淀物用营养盐溶液(6.3)稀释,用血球计数板(5.14)或其他方法测定霉菌孢子浓度,并稀释使悬浮液中霉菌孢子浓度为0.8×106个/毫升~1.2×106个/毫升。制备好的每种霉菌孢子悬浮液可在4℃~10℃冰箱(5.10)中保存不超过4d,试验前将制备的每种霉菌孢子悬浮液等体积混合,获得混合霉菌孢子液。4犌犅/犜1741—20207.2 样品产品按GB/T3186规定取样,取样量根据检验需要确定。7.3 试样的准备7.3.1 试验样品除另有规定外,采用铝板、玻璃板等不易生锈和吸潮的底材,尺寸为50mm×50mm,厚度至少为1mm。除另有规定外,按GB/T9271—2008的规定处理每一块试板,铝板等金属底材可用合适的砂纸打磨。然后按产品的规定施涂及养护3块试板作为试验样品。室外用产品试验样品的漆膜在耐霉菌性试验前按GB/T23987—2009
本文标题:GB∕T 1741-2020 漆膜耐霉菌性测定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954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