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0第三届南京市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NIMUNC2010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温室气体的减排背景文件(范例)我坚信,现在所有国家都意识到,迫切需要对气候变化采取全球性的长期对应措施,不但要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还要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010第三届南京市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NIMUNC20102目录1.版权说明2.欢迎信3.核心词汇解释4.历史情况5.该问题的现状及相关事例6.主要国家及其立场7.指导性问题8.尾注、开放资料以及推荐阅读2010第三届南京市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NIMUNC20103PART.1说明NIMUNC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在继续阅读本背景文件前,请细阅以下的使用许可及版权说明。使用许可NIMUNC更新材料版权归属于大会组委会。大会代表及指导教师可以,针对本文件的部分或全部,制作少量的副本,但不得广泛传播或使用于任何大会准备之外的用途。本许可不受用于本背景文件内的第三方版权材料。所有制作的副本都不得被出售和转让,并且必须包括本使用许可的全文。声明1.本材料为NIMUNC2010主席团背景文件写作的范例参考,其内容的学术价值有待加强。2.本材料内含有第三方链接。NIMUNC对于这些网页内容没有控制,并不对其内容、观点及准确性担负责任。3.本材料内的选取的第三方材料,包括图片、文字及其他形式,不一定代表NIMUNC组委会的观点、意见及声明。NIMUNC只是这些信息的传播者,而非作者,并不对其各自内容负有责任。更多信息如果对于本使用许可有任何疑问,请询问大会组委会以获得更多帮助。NIMUNC2010组委会2010年5月24日2010第三届南京市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NIMUNC20104PART.2欢迎信尊敬的各位代表:你好!首先,欢迎你们来到2010第三届南京市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NIMUNC2010中文会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希望接下来的会议中大家能够展现自我风采,共同解决国际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使命是“为全球环境保护提供领导,促进伙伴关系的建立,激励各国政府及其人民,向他们提供信息,提高其能力,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而不危及后代人的利益。”1因此,本会场为各位代表提供了一个共同合作解决环境危机,造福子孙后代的平台,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贡献力量。本次会议的议题是“温室气体的减排”,正如人们所知道的,自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生产力也不断地提高。然而,人类在一方面创造开发享受的同时,对于自然资源的掠夺以及自然环境的破坏也不断加强。作为人类必不可少的资源,空气对于每个人来说相当于生命,然而就是这人类无法离开的资源却也难逃一劫,尤其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更带来诸多问题。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造成了温室效应,通俗的来说就是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例如极低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森林消退等等。另一个方面,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对于物质的需求要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由此引发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全球论战。希望今天的你们在这里,用智慧、汗水和努力,让这个问题有一个圆满的结局。此致,敬礼!2010第三届南京市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NIMUNC2010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主席团陶野周运来刘天宇2010年5月24日1选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网站中文版第三届南京市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NIMUNC20105PART.3核心词汇解释1.温室气体1.1概念温室气体或称温室效应气体是指大气中促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成分。自然温室气体包括水汽(H2O),水汽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大约占整体温室效应的60-70%,其次是二氧化碳(CO2)大约占26%,其他还有臭氧(O3)、甲烷(CH4)、氧化亚氮(又称笑气,N2O)、以及人造温室气体氯氟碳化物(CFCs)、全氟碳化物(PFCs)、氢氟碳化物(HFCs),含氯氟烃(HCFCs)及六氟化硫(SF6)等。1.2特点温室气体的共同点,就在于它们对可见光透明,对红外线不透明。由于太阳辐射以可见光居多,这些可见光可直接穿透大气层,到达并加热地面。而加热后的地面会发射红外线从而释放热量,但这些红外线不能穿透大气层,因此热量就保留在地面附近的大气中,从而造成温室效应。1.3影响近年来最引人注意的反常全球气温快速上升,主要是由于人为作用,使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极剧上升所导致的。人类近代历史上的温室效应,与过去相比特别的显著,全球暖化即适用于形容现在的异常情形。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燃烧化石燃料而使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近十年来增加将近30%;其次是甲烷,从饲养牲畜的粪便发酵,污水泄漏,稻田粪肥发酵等活动产生的;还有许多人类合成的,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气体,如氟里昂。温室气体的增加,加强了温室效应,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已成为世界各国家的共识,也是一种全球性的污染。图1温室气体的来源2010第三届南京市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NIMUNC201062.碳排放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控制)碳排放”、“碳中和”这样的术语就成为容易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接受、并采取行动的文化基础。我们的日常生活一直都在排放二氧化碳,而如何通过有节制的生活,例如少用空调和暖气、少开车、少坐飞机等等,以及如何通过节能减误的技术来减少工厂和企业的碳排放量,成为本世纪初最重要的环保话题之一。图2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工厂3.巴厘路线图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与会各国接受了巴厘路线图作为此后两年中达致2009年丹麦完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的进程。该大会包括若干团体的会议,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三届会议以及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第三届会议。巴厘路线图包括巴厘行动计划被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三届会议的第1/CP.13号决定采纳。它也包括特设工作组关于根据京都议定书的附件一缔约方的进一步承诺磋商和它们2009年的限期,启动调适基金,京都议定书第9条的范围和内容,以及关于技术转让和减少毁林所致排放的决定。2010第三届南京市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NIMUNC201074.《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和《京都议定书》4.1概述191个国家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致力于制订国家战略来解决全球变暖问题。174个国家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京都议定书》,此议定书设定了限制工业化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和时间表。4.2内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是国际社会努力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核心。这两个条约是国际社会迄今为止对这一紧迫情况做出的响应,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气候小组)汇总了这些情况并反复强调气候正在不断变化,而这些变化在很大1992年5月9日,各国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4年3月21日起生效。虽然各国都通过了这项《公约》,但是政府机构意识到,仅靠《公约》条款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是远远不够的。1995年初,首次缔约方会议在德国柏林举行,会议开展了新一轮会谈,商论出更详细、更坚决的承诺。经过两年半紧锣密鼓的谈判,1997年12月在日本东京通过了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实质性扩充。此次会议制订的《京都议定书》从法律上为工业化国家设定了减少排放量的目标,并制订了创新机制来协助这些国家实现目标。《京都议定书》在55个缔约方批准后,于2004年11月28日正式生效,这些缔约方中包括定有具体减排目标的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1990年全部工业化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5%。4.3根据《气候公约》做出的承诺总体框架——《气候公约》为国际社会努力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制订了一个总体框架,该框架声明《公约》的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公约》几乎得到了全球各国的支持;截至2007年6月,已有191个国家批准了此《公约》。这些国家被称为《公约》缔约方。排放报告——《公约》缔约方达成了许多解决气候变化的承诺。所有缔约方都必须制订并定期提交专项报告(称为“国情通报”)。这些国情通报必须包含该缔约方的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并说明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实施《公约》的计划。国家方案——《公约》要求所有缔约方实施国家方案和相关措施,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并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缔约方还一致商定促进开发和使用气候友好型技术,开展关于气候变化及其重要影响的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对森林和其它可消除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生态系统进行可持续管理,并与其它存在这些问题的缔约方通力合作。工业化国家的承诺——工业化国家(也称为《公约》附件一缔约方)达成了其它相关承诺。这些缔约方初次达成一致,同意在本国采取政策和措施,以实现到2000年使本国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至1990年水平这一具体目标。附件一缔约方还必须更频繁地提供国情通报,而且必须单独提供关于本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年度报告。技术共享——经济较富裕的发达国家(也称为附件二缔约方)必须推动并促进向发展中国家和处于经济过渡时期的国家转让气候友好型技术。他们还必须通过全球环境基金提供资金资2010第三届南京市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NIMUNC20108源,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其承诺,全球环境基金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设置的财政机制,可通过双边或其它多边渠道筹集资金。4.4根据《京都议定书》做出的承诺稳定温室气体——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具有共同的最终目标,即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程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京都议定书》的内容以根据《公约》做出的诸多承诺为基础,并再次予以强调。只有《公约》缔约方才能成为议定书缔约方。发达国家的约束性——目标虽然所有缔约方都同意深入执行他们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做出的承诺,但是只有附件一缔约方根据《京都议定书》设定了新目标。具体说,这些缔约方同意履行在2008-2012年期间要达到的减排目标。减少排放的新途径——为了帮助工业化国家实现约束性目标,也为了促进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京都议定书》制订了三个创新机制,即清洁发展机制、联合履约机制和排放交易机制。监测遵守情况——为了支持这些机制的实施,也为了促进附件一缔约方遵守他们的减排目标,《京都议定书》加强了《公约》的报告和审查程序,并创建了一个电子数据库系统(称为“国家登记册”)来监测缔约方根据《京都议定书》机制开展的各项事务。它还成立了遵守委员会,此机构有权确定和制裁不遵守规定的行为。图3京都议定书2010第三届南京市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NIMUNC20109PART.4历史背景1.大事件一览1965年,美国总统咨询委员会的一个专门小组警告称,温室效应是一个需要“真正关注的问题”。1972年,第一届联合国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然而,会议议题集中在诸如化学污染、原子弹试验和捕鲸等问题上,对气候问题少有提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由此设立。1975年,美国科学家华莱士•布勒克在一篇科学论文的题目中提出了“全球变暖”的概念。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限制使用会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虽然该议定书初衷并非气候变化,但其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影响要大过《京都议定书》。1989年,拥有化学专业学位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联合国发言时警告称,“我们看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正在大量增加,其结果是,未来的变化可能要比我们此前所知的一切都要重要和影响广泛。”她呼吁就气候变化达成一项全球公约。1989年,矿物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每年60亿吨。1990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首份评估报告,认为地球气温较上个世纪上升了0.3至0.6摄氏度,温室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