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秋中国通史12教学大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09年秋《中国通史》(1)(2)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中国通史》是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一门的省开课,是一门综合性和知识性特点较为突出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员获得较系统的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历史基础知识,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初步学会历史思维方法,能够运用所学到的史学理论和知识解决小学教学的有关问题。本课程6学分,分《中国通史》(1)、《中国通史》(2)两部分。二、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中国通史》课程虽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的知识性特点,在教学计划中它以一门基础性课程,是具有提高性质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历史知识。学生可以从此汲取中国有益成分,陶冶性情,丰富思想,从而对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课程突出了实际知识的需要,重在阐述历史的一般理论在历史长河中的运用。它以揭示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而和其他课程的一般规律相联系;以主要阐明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历史常识而与其他课程相区分。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简明、实用的要求,讲授中国古代史的一般理论知识,使学员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理论、知识、事实,形成必要的理论思维能力,树立为我国先进文化发展增砖添瓦信心和志向。2、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历史常识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按照图文并茂的要求讲授中国古代史的概念、理论、知识,利用各种实物、图形、视频等教学,不仅使学员理解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规律,还要增强其感性认识,把握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要求。3、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尽量组织学员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文物馆、文物保护单位等,要组织一定的教学讨论活动,促进学员思维能力的提高,培养学员面向社会的实践意识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四、教学方法1、按照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导学课应该以辅助学员的自学。2、要运用多种媒体教材的一体化设计方案,结合本地区学员的学习条件,提供课件、网络辅导、电话答疑、多种方式的学习支持服务。3、面授导学课应该侧重于理论教学、发展线索等内容,强化基础知识的来龙去脉,讲清思路与方法。4、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适当运用,培养学员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5、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有条件的地方要组织学员开展实地考察,并指导学员撰写考察报告。五、考试说明本课程期末考试由河北电视大学统一命题,并制定评分标准,考试采用闭卷方式。平时形成性考核工作具体操作方法参见《实践环节实施安排意见》。《中国通史》(1)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中国通史》(2)考试采用半开卷方式。教学要求分两个层次:1、了解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识记中国古代以及近现代史的一般概念、原理、原则及其相关知识;理解的重要概念、原理、原则及其相关的理论观点。2、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两个教学要求的层次,规定了本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教学中要求了解的内容、要求识记和理解的内容,在考试中体现为选择题型,是考试中客观性试题的主要范围;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在教学和考试中都是复习的重点的,在考试中体现为名词、简述或问答、综述等题型。第二部分教学设计一、总体设计本课程的教学以在职业余自学为主,并辅以适当的面授导学、课件和网络教学等远程教学方式。学生自主学习文字主教材是学习的主要环节,根据每章教学内容之后安排适当的复习、练习作业、专题研讨、实地考察等环节,结合学员当地的教育环境实际,适当组织专题研讨和专题辅导;重点强化平时作业与练习,学生应通过实践教学,独立思考撰写规定的实践报告来形成理论思维和写作的能力。考试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期末考试命题要全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体现教学要求的重点和层次的安排。二、教学资源选用说明1、《中国通史》课程教学大纲。2、《中国通史》课程实施方案。(含本课实践教学方案)3、《中国通史》课程考核说明。4、文字教材:课程选用的教材是《中国通史》(1)为张传玺主编的《简明中国古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通史》(2)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课程文字教材采取主教材和辅助教材“合一型”方式。每个教学单元都是一个教学模块。教学大纲对每一个教学模块都设计了学习的建议和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目标要求。5、《中国通史》录像课。6、CAI课件:本课程另配有《中国通史》CAI课件,由河北电大发行。它是文字教材的辅助学习资料,内容包括课程总体介绍与文字教材使用说明、配有丰富图片、课程讲解,教学参考书目、自测练习及答案提示等。主要解决学习辅导的问题,提示重点,解释难点,强化学习,帮助提高记忆。7、网上课程辅导文本:本课程另配有网上辅导材料,它们是文字教材的辅助学习资料。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要求,针对文字教材内容进行辅导,并提供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总体介绍、文字教材使用及课程学习方法要求、重点、难点提示等内容,以强化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8、直播课堂: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辅导;进行期末复习辅导。9、网上教学讨论:安排两次网上教学讨论,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讨,具体见网上教学整体设计方案。10、《中国通史》课程复习提要。三、教学过程设计及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中国通史》(1)教学内容课内学时课程预习录像课件面授导学网上学习练习作业第一章61130.50.5第二章61130.50.5第三章61130.50.5第四章61130.50.5第五章61130.50.5第六章61130.50.5第七章61130.50.5第八章61130.50.5实践教学4复习指导2《中国通史》(2)教学内容课内学时课程预习录像课件面授导学网上学习练习作业第一章51120.50.5第二章51120.50.5第三章51120.50.5第四章51120.50.5第五章51120.50.5第六章51120.50.5第七章51120.50.5第八章51120.50.5第九章51120.50.5第十章51120.50.5实践教学4复习指导2注:表中数字单位为学时四、实践教学方案设计1、开展实地调研。针对教学中涉及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如学习有关涉及本地历史的内容,可依托各地市地域上的历史特点和名胜古迹,掌握这方面的情况,并到所在地周边的遗址等做细致的考察调研。2、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史的调研,如利用口述史的方式对历史传说进行学习,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真实了解。3、充分利用河北地区异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文物馆、文物保护单位等,以直观地了解中国历史,以丰富书本外的知识。各地教学单位,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从以上方案中选择其中之一。在实践练习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员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的提高。为了保障实践性教学的效果,加强写作实践,组织同学开展论文写作,通过选题、搜集资料、文章规范和论述等环节的进行,加强写作实践,以提高同学的写作能力。要求完成一篇相关内容的考察报告或参观心得,1500字——3000字左右。并且作为一次形成性作业来对待,计入形成性作业考核成绩。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中国通史》(1)教学大纲第一章原始社会一、教学内容劳动创造人。氏族公社的特点。北京人。山顶洞人。丁村人。元谋猿人。原始群。原始群前期。原始群后期。有关原始群的传说。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二、教学要求一般掌握原始群前、后期的代表性人类化石的名称,发现地点,距今年代,相当于考古学的时期,婚姻状态。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的代表性文化遗存的名称,发现地点或分布地区,距今年代,相当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时期,婚姻状态。劳动创造人。氏族公社的特点。北京人。山顶洞人。丁村人。元谋猿人。三、教学建议本章导学,要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方法,尽可能体现直观教学效果。还要介绍一些学习中国历史的方法和比较好的相关网站。要引导学员在阅读教材时,要根据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把握章节具体内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史实必须牢固掌握。第二章夏商一、教学内容奴隶制国家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夏朝的灭亡。商朝的建立。商朝的社会经济。商朝的文化艺术。商朝的灭亡。二、教学要求一般掌握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夏朝的国家机构。夏朝和商朝的社会性质。商代文字的大致内容。禹。启。汤。盘庚迁殷。周武王伐纣。青铜铸造业的基本情况。甲骨文的内容、作用。三、教学建议本章导学,通过观看视频资料或者登陆相关网站,让学员了解一些考古发掘的成果,要增加对国家大型科研项目夏商周工程的介绍。第三章西周春秋战国一、教学内容西周的建立。西周的贵族政治制度。封建领主制经济。西周的灭亡。春秋大国争霸。、领主经济解体和地主经济萌芽。政在家门。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战国时期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从诸侯称雄到秦统一中国。五经。三传。诸子百家。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文学和科学技术。二、教学要求重点掌握:西周分封制的性质、基础,分封的对象与方式,分封制的作用。初税亩。李悝改革。五经。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一般掌握西周分封制的基础、具体方式(层层分封)、主要封国的名称、地点。井田制的性质和含义。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的大致经过。平王东迁的大致经过和意义。春秋五霸的名称(一般说法)。最先称霸者。邗沟的开凿者、地点、意义。战国时期金属货币的种类及流行地区。都江堰的开凿者、地点、作用。诸予百家中的主要派别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左传》的性质和作者。《楚辞》的大致内容、主要作者及其代表作。了解管仲。三、教学建议通过本章学习,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学说、基本理论,领会各派学说的思想价值,记诵、领会各家学说代表人物的重要言论,分析百家争鸣对现实社会的影响。第四章秦汉一、教学内容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镇压反动势力。秦经略边疆。秦末农民战争。西汉前期的“休养生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汉民族关系的发展。西汉中后期的政治与社会。西汉末农民起义。东汉加强封建专政体制。东汉社会经济的发展。东汉民族关系的发展。东汉时期的宦官与朋党。东汉末农民起义。秦汉的经学、哲学、宗教。秦汉的文学、艺术、史学、科学技术。二、教学要求重点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的政权形式: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刘秀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文景之治。昭君出塞。司马迁与《史记》。班固与《汉书》。张仲景。一般掌握和了解秦统一货币和文字的大致内容。秦修长城的起止地点。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领导人、地点。了解项羽。七国之乱的原因、大致经过。张骞通西城的大致经过。代田法的大致内容、推行者。王莽篡汉、改制的大致情况。绿林赤眉起义的地点、领导人。黄巾起义的领导人、口号、利用宗教的名称。了解张衡、王充、蔡伦。三、教学建议本章学习时,建议引导学员对暴政和农民起义的关系进行讨论。认识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一、教学内容魏、蜀、吴三国鼎立。三国的政治、经济。西晋统一中国。西晋灭亡。东晋偏安江南。东晋灭亡。南朝各代的更替。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六国的兴亡。北魏的政治。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北魏末各族人民大起义。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魏晋南北朝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史学、地理学、科学技术。二、教学要求重点掌握九品中正制的内容及演变情况。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内容、意义。户调式。淝水之战。《齐民要术》。一般掌握和了解官渡之战的大致经过、意义。赤壁之战的大致经过、意义。曹魏屯田的大致内容。“八王之乱”的原因、大致经过与影响。五胡的名称。“王与马,共天下”的含义。建安文学及其代表性人物。主要石窟寺的名称、年代、地点。祖逖。《神灭论》的性质、作者、成书年代。《水经注》的性质、作者、成书年代。刘裕。三、教学建议本章学习,要注意突出历史上的民族大团结问题。使大家认识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是我国历史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华文化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长期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共同体文化有着强大的包容各民族文化的凝聚力。第六章隋唐五代一、教学内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