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好帮手1/17陆游《示儿》精编教学设计精编3篇【导读】这篇文档“陆游《示儿》精编教学设计精编3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陆游《示儿》优秀教学设计1古诗是中国浩瀚文学艺术海洋中一枝俏丽的奇葩。许多诗文都流传千古,陆游和杜甫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他们的诗可以说在他们所处的时代里有着极大的影响。这两首诗也是古诗中的名篇,它们是在什么情况下诞生的?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已经有着丰富学诗经验的学生,这时关注的已不仅是课文的外在语言,诗歌内在的魅力对他们有构成了极大的吸引。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思考:本课中的两首诗堪称古代诗歌中的精品,两首诗特有的写作背景,赋予了诗句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可以作为两位诗人创作风格和人格格精神的生动写照。诗句虽语言通俗,但情感强烈。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结合背景资料,深刻领写作好帮手2/17会诗歌反映出来的深厚爱国之情。同时应抓住诗句的语言特点,让学生在受到爱国思想影响的同时,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教学重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设计特色:自主体悟,想象创新。信息资料:1、搜集查阅陆游、杜甫的相关资料,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2、录音范读磁带和舒缓的乐曲。教学要求:1、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治爱美情趣,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影响。2、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3、结合学诗,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5、学会4个生字。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写作好帮手3/171、学习《示儿》,体会作者深厚的忧国之情。2、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歌意境。3、学会2个生字。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示儿》教学流程:一、温故引新,确定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静夜思》。过渡:今天我们学习宋代诗人陆游写的一首牵挂祖国的诗。(板题)2、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自主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点拨。(以旧引新自然,自主确定目标民主。)二、提示诗题,介绍背景。1、读题质疑。示:告知,告诉。引发思考:谁告诉儿子?告诉了儿子什么?为什么要告诉?2、结合搜集的材料,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1、试读,要求正确流利。2、让学生结合注释,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四、细读体会,理解内容。运用掌握的学诗方法:读查连疑,弄清诗句内容,写作好帮手4/17体会诗句的文字美。五、想象画面,吟诵玩味。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充分练读;想象诗人临危时,遗憾之至,叮嘱儿子时的情景,教师可通过放音乐,用语言描绘,启发学生闭目想象,深悟诗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课堂练习。1、默写《示儿》,互相检查。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想象的画面及人物的语言。陆游《示儿》优秀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能力:1、收集、交流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解诗句的内容,并能从诗的内容想开去。2、通过自学掌握生字“祭、乃”等字,理解“九州、王师、家祭”等词语的意思。3、在理解古诗中字词含义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古汉语中通假字。过程与方法:1、学生依据学法自学掌握生字,理解词意,了解诗作的内容写作好帮手5/172、运用创设情境、激活想象、朗诵体味等形式去体会作者写下这份遗嘱时深沉丰富的感情。3、学生在情境中以陆游子孙的身份表述自己心中的话;联系今天祖国还没统一,深化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的爱国悲情,深情,产生对陆游的敬佩之情。2、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示儿》是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雪洗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悲之切的爱国深情,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三、教学准备:1、音乐《悲魂曲》2、资料准备:教师收集陆游的生平资料、《题临安邸》诗文背景资料;陆游诗《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写作好帮手6/17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也。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的声音交待遗嘱。这遗嘱就是《示儿》,这位老人就是陆游。(二)读诗,读出节奏。1、自由朗读《示儿》,把这首诗反复读,读反复,一直把诗读顺口、读清爽。2、学生个别读,老师指出节奏。3、师生合作读,老师后三字,学生前四字。反之亦然。4、学生齐读,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三)再读《示儿》,理解诗意。1、读诗不但要读出诗的节奏,诗的味道,更要去体会诗句带给我们的那份情绪和那种感觉。假如现在老师请你用一个字来形容、来表达你读完《示儿》这首诗后的感受、感觉和情绪,你会选哪个字?2、谁来用“悲”字组词。3、作者“悲”的是什么?“悲”从何来?4、我们知道,作者面对生死大限极其豁达,他告诉儿子:人死之后,万事皆空,再无牵挂。然而,即使豁达如斯的出游,也仍然难以斩断最后一根情丝。写作好帮手7/175、师过渡:诗人能对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唯独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之心至死不渝,在即将离开这个战乱频仍、山河破碎的世界时,诗人念念不忘的不是生的留恋,而是中原的恢复、祖国的统一,他什么都放得下,唯独放不下流血流泪的故土和故土里那望眼欲穿的遗民。(四)品读诗句,感悟诗情。老师出示《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1、学生自由读诗,用心去读,注意诗的节奏,体会诗带给我们的那份情绪和那种感觉。2、读着这样的诗句,此时此刻,你就是陆游,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展开想象,闭上眼睛,伴着音乐,用心感受那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3、把感觉到的画面用笔写下来并与同学交流。4、受尽了奴役的大宋百姓,盼望着大宋军队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可这一盼就是……5、百姓盼啊,望啊,等啊,一等就是65年,整整65年啊,同学们,65年中,我们的百姓要忍受多少的折磨啊——65年中,我们的百姓要承受多少的苦痛啊——65年中,我们的百姓要流下多少的血泪啊——6、此时,陆游的心情你懂吗?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写作好帮手8/17容这份心情呢?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心情。7、学生读“但悲不见九州同”。师过渡:中原的恢复、祖国的统一,靠谁呢?(王师)那些受苦受难、欲哭无泪的百姓需要谁去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中呢?(王师)可此时的王师在做什么呢?老师出示《题临安邸》。8、学生结合注释自由读诗,理解诗意并思考:这时的王权在做什么?9、学生个别谈对诗的理解。10、老师出示当时的背景资料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11、就知道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权贵们,西湖歌舞几时休?读到此时,你的心情如何?12,学生个别质问王权:西湖歌舞几时休?13、一起指着鼻子骂醒这群寻欢作乐的权贵们?西湖歌舞几时休?14、带着这份愤怒读好:但悲不见九州同。15、生命即将结束,作者始终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是悲伤,是悲痛,是悲愤。生读: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九州同。师过渡: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放不下这件事。因此,他告诉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写作好帮手9/1716、并且一再叮嘱,一再叮嘱,一再叮嘱……生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家祭无忘,家祭无忘告乃翁,告乃翁……(五)教师小结,升华感情。陆游去了,他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儿子再也听不到父亲的声音了,一切的一切都伴着陆游长眠于地下,唯独留下一腔遗恨和满怀“悲”意的《示儿》。学生再读《示儿》,升华感情。诗人的一腔遗恨化作不死的精气充盈天地,诗人的满怀信念,激励着后来的仁人志士为民族、为正义前赴后继,九死而不悔。一个民族总会有兴亡,总会有盛衰,然而只要这个民族的主体精神不灭,这个民族就不可战胜。陆游身后66年,南宋终于灭亡,我们不知道陆游的后人该怎样去告慰先人,中国历史有太多的无法源说,然而即使八百余年后,当我们再读陆游的《示儿》,却仍然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先人对神圣事业的坚定信念、超越生死的精神意志和不畏牺牲的壮怀激烈。学生再读《示儿》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六)作业布置1、积累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或诗句。2、试想:当陆游后人得知南宋终于灭亡时,在家里举行祭祀的时候会怎样告诉陆游?写作好帮手10/17陆游《示儿》优秀教学设计3一、谈话导入,理解遗嘱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遗嘱吗?遗嘱一般都会写些什么内容?2、我搜集了一些名人的遗嘱,同学们来读一读。出示鲁迅、孙中山、xxx的遗嘱,让学生读读二、读题解题,了解背景1、教师:同学们,在1210年,有一位85岁的老人,即将离开人世,他也给自己的子女留下了一份特别的遗嘱,是一首诗《示儿》(板书):2、读题3、引导说说题意。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4、这位老人是谁?对陆游你知道些什么?资料出示:「陆游身世」1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簪缨世家,少有才名。2孝宗即位,特赐进士出身。3、乾道二年(1166),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写作好帮手11/174、四十六岁入蜀,先后入王炎、范成大幕府,襄助军务。5、六十六岁后遭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5、过渡:85岁高龄的诗人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他什么事都丢开了,惟独为一件事而死不瞑目,忧愤至极的他伤心地留下这首诗篇,与世长辞。到底是哪件事让陆游牵肠挂肚、临死之前还要叮嘱儿子呢?请大家读两遍诗后,告诉我。三、体会诗意,理解情感1、学生读诗后,全班交流。2、这首诗说了些什么?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理顺这句话时需增补诗句中原来省掉的我,还需按我们今天的语言习惯调换诗句中词语的顺序。但悲不见九州同,但只。九州同指全国统一。王师北定中原日,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中原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祭祀祖宗。无不要。乃翁你们的父亲。□让学生充分说说诗意。□相机进行古诗知识点的教学(1)通假字元,通原;无,通勿。(2)古今字义不同但,只是。写作好帮手12/173、请你大声地再读一读这份遗嘱,你能体会到诗人此时此刻是怀着怎样一份感情写下这首诗的吗?4、学生读诗,体会作者的感情。5、全班交流。(悲、悲痛、悲愤、悲悯)(1、对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体之下,不能收复的悲痛。2、壮志未酬,未能再披戎装,亲自杀敌的悲伤。3、对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不思收复中原故土的悲愤。4、对于中原遗民沦为亡国奴,苟且偷生的悲悯。)出示材料:「当时社会现实」1126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南宋的朝廷向南逃到临安(杭州)定居,他们苟且偷安,不思保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95年。建炎三年(1129)金兵攻入扬州,以扬州作临时都城的宋高宗赵构匆忙逃窜。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兵再次南侵,扬州沦陷,再次遭劫掠。6、感受陆游的爱国精神。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材料要点:写作好帮手13/17爱国主义精神,是陆游诗思想内容的核心。陆游作为时代的歌手,理所当然要把抗敌复国作为最重要的主题。陆游的爱国情怀终生不渝,他一生中时刻盼望着有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机会,直到临终前仍作绝笔诗《示儿》中谆谆嘱咐儿孙。陆游从小就生活在战乱纷纷,国破家亡之中。在他年仅三岁的时候,汴京就被金兵占领了,他从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国的志向,长大后他亲自上战场参加抗金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陆游一生渴望的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他只有用他的诗歌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忧虑。出示下列材料: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直到四十多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