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5成抑郁患者为在校生!孩子的“精神内耗”需要被看见近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等共同发布了《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有一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接近于成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41%曾因抑郁休学;77%和69%的学生患者在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中易出现抑郁;63%的学生患者在家庭中感受到严苛/控制、忽视/缺乏关爱和冲突/家暴虽有一半的抑郁症学生患者会通过朋友倾诉、父母沟通或其他渠道进行求助,但仍有46%的学生没有寻求任何帮助,而近30%的学生从未想过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未成年人的“精神内耗”亟待被看见。什么是“精神内耗”“精神内耗”是什么?简单来说,就像是开车双脚同时踩着刹车和油门,在不断拉扯中持续耗能,车仍停滞不前,无法到达追寻的终点。当内耗长期存在时会让人感到疲惫,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而是个体在心理方面损耗导致的一种状态。比如部分孩子在课堂上面临老师的提问时,心里会经历巨大的拉扯,一个内在声音说要举手回答问题;另一个内在声音却因为害怕答错,拒绝回答问题。或者有的孩子在准备做一件事之前,虽然已经准备的比较充分,但依然会因这件事未知的困难,而感到痛苦、焦虑、害怕、烦躁、压力,在这些情绪压力下,纠结于是否真的要做这件事,踌躇不前,不断犹豫。还有的孩子只要遇到点事,大脑里的两个小人就开始打架,开始内耗。别人用100%的专注力做一件事,而他们先内耗了50%,行动力自然就低了很多,长此以往内耗还会引起焦虑、精神疲惫。为什么有“精神内耗”?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高竞争”下成年人压力倍速增长,未成年人同处于这样的环境中,面临着学业“内卷”、父母厚望、同伴攀比、信息侵扰、社交抑制……在他们的世界里,压力并不一定亚于成年人。无法融入集体、被“小圈子”排挤、校园欺凌、失恋……这些人际关系上的无所适从,让未成年人深陷于自我怀疑的低安全感、低认同感的“内耗”中无法自拔。现代家庭中,大部分父母格外重视未成年人的教养,对他们的成长指标、学业发展拥有着更高的期待。很多父母焦虑之下的“恨铁不成钢”,过度苛责、过度干涉和控制欲望、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以及缺乏关爱等,这些都可能让未成年人无法感受到来自家人的认同和关注,他们常常被“无用感”所包围和困扰。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海量信息涌入,一些不良讯息、低俗文化、错误理念如杂草一般生长在未成年人周围,心智不成熟的他们无法明辨分析。“虚拟世界”的网络游戏、“低级快乐”的短视频、“丧文化”文学、“饭圈”文化……也让未成年人无法厘清虚拟与现实。未成年人的周遭世界已大不相同,这些社会文化因素也在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和幸福感。重重压力下,一些孩子提及上学就表示身体不舒服,浑身疼;与家人朋友疏离,拒绝坦率地沟通;过分焦虑或担忧;常感慨活着没什么意义,学习做事都没有动力,总说自己很累……很多人会认为他们这样的行为是“躺平”“叛逆”“娇气”,实际上,这些其实都是未成年人发出的“求救信号”,他们渴望“被看见”,亟须疏导和帮助。孩子的“精神内耗”需要被看见电视剧《天才基本法》中张新成扮演的数学天才裴之,能够在两个平行世界之间穿梭。两个世界的他,明明是同样的性格、同样的天赋、同样热爱数学,从小到大的机遇也差不多,但是草莓世界的裴之患了精神疾病,放弃了学习数学,当了一个三流拳击手,与伤痛为伴;而芝士世界的裴之,一直深入研究数学,在二十几岁就跟师父一起完成了足以改变全球发展的数学难题,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数学家之一。这是因为裴之在芝士世界治愈了自己的精神内耗。孩子的“精神内耗”需要被看见,家长应给予及时有效的解决策略,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向上成长。可能有的父母会问,我们要如何帮助孩子减少精神内耗呢?答案很简单,我们要做一个“好的客体”。所谓“好的客体”,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要恒常地爱孩子、看见孩子、支持孩子、共情孩子。而孩子在我们的行为和反馈中,感受到自己足够好,所有的一切都是被接纳的,他们才不会在心里排斥自己,跟自我、跟外界较劲。然后,他们会用自己的爱,回馈给我们这个“好的客体”。支撑孩子减少内耗的,从来不是来自父母的冷言冷语冷待,而是记忆中那些温暖、欢乐、有爱的时刻。正是因为心中满是爱和暖,才不怕苦和难。而这样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