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统战部长中心组研讨发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作模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常委统战部长中心组研讨发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作模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重大论断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芒,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民族理论的创新、对民族政策的运用、对民族工作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新征程上,我们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有形有感有效、久久为功做好各项工作。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是做好全区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引,是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纲领,是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指南。做好全区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考察内蒙古时,明确要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就要求我们立足民族地区工作的新变化新问题新情况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全局性,立足民族地区工作的短板弱项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针对性,立足民族地区工作存在的风险隐患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殊紧迫性,从而深刻认识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的重要性,凝聚起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纲领。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树立正确的“五观”,坚定“五个认同”,增强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是增进共同性的基本要求和基本任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首先要搞清楚、弄明白哪些方面必须“同”、哪些方面可以“异”这个重要问题。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高度认同,在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上不能有差异。同时,要尊重和包容各民族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让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百花园里绽放光彩、争奇斗艳。要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及时调整过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逐步完善差别化、精准化的区域支持政策;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群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差异,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工作。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指南。内蒙古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来,在全国、在国际上都有重要影响。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化,是由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现代化,是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就是要求民族地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广泛动员各族群众一起来想、一起来干,使各族群众紧密团结起来、义无反顾参与进来,在促进各地区、各民族共同发展中积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内蒙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好的基础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优良传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既是对内蒙古发展历程的经验性总结和规律性认识,也深刻阐明了全区上下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精神所在和动力所在。从最早在民族地区建立党组织,到在党的领导下建立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从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发愤图强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开拓创新,到新时代以来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内蒙古各族人民始终把中国共产党作为各项事业发展壮大最可靠的主心骨,用实际行动在百年党史和新中国史中书写了华彩乐章,成为了识大体、顾大局、讲风格、求奉献、有担当的榜样标杆。促进民族团结的传统好。内蒙古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建立党组织,使内蒙古地区的革命斗争成为全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全区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创造了“最好牧场为航天”“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始终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内蒙古各族人民始终是民族团结奋斗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始终把做好民族工作这一“国之大者”铭之于心、践之于行,坚定不移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做得好。内蒙古有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悠久历史和光辉典范。历史上,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流互鉴,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这里交汇融合,各民族在这里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在辉煌灿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自治区成立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不断贡献文化元素和文化力量,促进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把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精神纽带系得更牢固。亲如一家和谐稳定的局面好。内蒙古是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维护国家安全和边疆安宁、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是内蒙古的重大政治责任。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不断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各民族和谐共处、亲如一家,社会稳定、边疆稳固的大好局面。进入新时代,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各民族在生活上相互帮助、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相互借鉴、习俗上相互尊重、情感上相互亲近;始终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把总体国家安全观摆在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的核心位置,同做好民族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着力构建大安全格局和社会治理新格局。全面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始终牢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做任何工作、办任何事情,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既要下大气力解决好物质方面的问题,也要下大气力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既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既抓当前又抓长远,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党政部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主体作用,健全法规政策前置审核、备案审查工作机制,出台法规规章、制定政策性文件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前提。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实施内蒙古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工程(2023—2027年),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扩容、提质、增效,通过深度挖掘、整理、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提炼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坚持因策施教、分众宣讲;坚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各级各类学校、融进所有课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学生心灵深处。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着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充分挖掘和生动展现内蒙古大地上的厚重历史文化和丰富人文资源,着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推出一批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的高质量精品文化传播项目。加强中华民族史研究宣传教育,完成《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内蒙古卷》编纂工作,清晰展现内蒙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为说清楚、讲明白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进程提供翔实资料,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明的正确认知和历史自信。坚定不移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进一步建强教师队伍、丰富教学资源、创新办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各民族青少年掌握和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上作表率。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准确把握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的关系,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推动各民族文化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决防止和纠正固化和强化差异性、削弱和危害共同性的问题,更好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乌兰牧骑事业健康发展,更好满足各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深入实施各民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不断拓展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活动,不断巩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良好局面。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稳步提高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保障标准和服务水平,推动实现城乡交通、供水、电网、通信、燃气等基础设施同规同网,健全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长效机制;加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创造更加完善的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治理民族事务,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入研究总结党的民族政策在内蒙古的成功实践经验,加强民族工作领域制度系统集成,稳妥有序调整完善民族工作政策法规,进一步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研究,不断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实践创新,探索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新方略新路径,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根源越扎越深、实践根基越打越牢。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